《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教材。
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总述该时期外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社会诸因素的具体联系、美术各门类升沉起伏的线索及主要成就;为全书新增了百余张配图,并将文图混排,方便读者查阅。《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4年,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该书的视觉美感,我社与作者通力协作,对《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进行了新研究成果的增补,并将全书的大部分图片替换为彩图,并正式更名为《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系外国美术教研室由50年代留学前苏联归来的学者创立,并在近 年由留学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教学队伍,教学和研究的领域包括 从原始、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近代和现当代美术史和美术思潮,教师们均发表有各自的专著和论文。教研室教师合作完成的《外国美术简史》(1990,高教出版社,2007,中国青年出版社)是受国 家教委委托、为卫星教育美术专业外国美术史课程编写的教材、国家教育计划的重点教材。
前言
一章 原始、古代美术概况
一节 原始美术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第三节 古代埃及美术
第四节 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第五节 古代罗马美术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概况
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概况
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二节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三节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五节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概况
一节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
第二节 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
第三节 17世纪荷兰美术
第四节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
第五节 17、18世纪法国美术
……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
20世纪世界上重大的事件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劳动力、生产资源和市场发动了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巨大的影响,东方随之兴起;空前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美苏争霸和冷战;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以及由此造成的新问题;否定传统思维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可能性和由此产生的严重危机;各种新的哲学和美学思潮活跃了人们的思维又带来极大的混乱。在“革命”的旗号下,美术创作空前活跃,同时也丧失恒定的判断标准。现代主义在西方成为主流,但也遇到新的问题。现实主义艺术受到挑战,但经过调整后继续发展,在苏联及东欧各国一度成为主流,在西欧和美国也出现新形态的现实主义美术。西方20世纪初的现代美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第二阶段是自1945年之后至今天。一阶段,“现代主义”(Modernism)占主流地位,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现代主义中心在巴黎。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人们将其称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和“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心转移到纽约。
坦白说,我购买这套书之前,对“简史”类的书籍总是抱有一丝疑虑,总担心内容会过于碎片化或浮于表面。然而,实际阅读后发现,这种“简”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广度与深度。它在覆盖了从史前到当代的整个艺术谱系时,对于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运动和关键人物,都能做到深入浅出的剖析,绝非简单的介绍性文字堆砌。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艺术概念,作者总能找到非常贴切的比喻或者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义。例如,它对立体主义的解析,不像其他书那样一味强调几何分解,而是结合了当时科学界对空间认知的革命性变化来进行阐释,这种多维度解读,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让人感到豁然开朗。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和内容组织结构感到非常满意。它没有采取那种干巴巴的、流水账式的编年体叙述,而是巧妙地将艺术发展融入到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之中。阅读起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背诵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在跟随一位学识渊博的导游,穿梭于不同文明的艺术殿堂。比如,当它谈到文艺复兴时,会穿插讲解当时的哲学思辨和新兴的商业力量如何共同催生了人文主义的光辉,而不是孤立地罗列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这种将“艺术”置于“文化脉络”中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深度和趣味性。它成功地回答了“为什么那个时候会出现那样的艺术风格”这一深层问题,让人对艺术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是什么”,而是深入到“为什么会是这样”。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排版和用色非常考究,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我尤其喜欢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让整个书本散发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艺术气息。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印刷质量的精良,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即便是长时间翻阅,手指触感也十分舒适。内页的插图印刷更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丰富,这对于学习美术史来说至关重要。清晰的图像能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画派的笔触和韵味,这一点上,这套书做得非常到位。相比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同类书籍,这套书在视觉呈现上无疑是更胜一筹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外有品味。我甚至忍不住会花时间去研究一下书脊和封底的设计,那种小小的匠心,真的体现了出版方对“艺术”二字的敬畏。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中西艺术对比”时的那种坦荡和公允。在介绍完西方艺术的演进后,内容无缝衔接到东方艺术的独特体系,并且并非是简单的“介绍一个不同的分支”,而是探讨了不同文明在面对相似的艺术命题(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精神世界的表达)时,所采用的不同路径和美学取向。这种跨文化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美”的理解边界。它让我意识到,艺术史并非一条单向度的主线,而是无数条并行发展的河流,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种全球化视角的构建,对于培养现代艺术读者的格局和胸怀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我不再将“西方”或“东方”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学会了欣赏每一种文化孕育出的独特审美价值。
评分从实操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索引和术语表设计得极其人性化。作为一本学习资料,查阅效率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发现,无论我想快速定位某个艺术流派的定义,还是寻找某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列表,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详尽的附录找到目标。这种便捷性,使得它能够很好地适应课堂学习、自我提升乃至专业研究等多种阅读场景。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从头读到尾的“小说式”历史书,更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即取即用的“字典式”参考工具。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回溯和交叉验证知识点的读者来说,这种严谨的编目体系,简直是福音,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还不错
评分棒棒哒!
评分书挺好的,目前已经在学习了
评分不错,价格实惠,快递太慢
评分还可以。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书有破损~包装的有点简陋了~其他的都还好~
评分书挺好的,目前已经在学习了
评分正版书,质量很好,就是发货略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