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五子棋入门与提高——棋牌娱乐指南
:10.00元
作者:膳书堂文化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022058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72kg
编辑推荐
愉悦身心,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集科学、文化、军事、竞技、教育等诸多属性于一身,形式多样、内涵深邃、隐蕴哲理,愉悦身心,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增进友谊。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呈才,静如遂意。
——唐·李泌
内容提要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源于史书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因此又称连珠五子棋。它生在中国,长在日本,风靡于全世界。它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广为流传。迄今,全世界已经有数亿人下五子棋。
许多国家的人对五子棋都有不同的爱称,韩国人把五子棋称为“情侣棋”,言下之意是说情人之间下五子棋有利于增加感情的交流;欧洲人称之为“绅士棋”,比喻棋手下五子棋的君子风度胜似绅士;美洲人称之为“商业棋”,意思可能是边下五子棋边谈生意,是商业贸易之桥;日本人则称之为“中老年棋”,表示五子棋适合成熟的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地区的人们都可以借助五子棋这一简单而又深奥的棋艺进行交流、比赛,增进友谊。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短、平、快”,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阴阳易理”;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场”的概念,亦有“点”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国棋手的努力下,简单的五子棋游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职业连珠已迅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1988年8月8日,国际连珠联盟由日本、俄罗斯、瑞典、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法国、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9个成员国在瑞典宣告创立,中国于1996年正式加入国际连珠联盟,现在全世界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连珠联盟的正式会员。职业连珠的世界锦标赛从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了七届,第三、五、六、七届的冠军是爱沙尼亚人,其余三届的冠军都是日本人。我国好成绩是团体第七,个人张进宇第9名。就水平而言,目前以俄罗斯、日本、瑞典强,其中日本研究也深,我国只处于中等水平。日本拥有自己的五子棋职业棋手,并且对连珠技术的研究也相当普遍和全面。日本每年举行连珠名人战。
五子棋是一种易学难精的棋种,它的基本胜负判定十分简单,在纵横各15条线组成的棋盘上,黑方先下,黑白双方轮流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着子,在没有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先在纵、横、斜任一方向上连成五子的一方获胜。正是由于五子棋的易学性,加之五子棋“短、平、快”的特点,给这项活动带来了大量的参与和爱好者,小到孩童大到老者,都可以借这项运动得到娱乐、进行交流、增进友谊。
本书立足入门,从初学者的角度分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局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五子棋的着法,使读者清晰、高效地领会五子棋的攻杀技巧,称雄于棋场。
目录
章 五子棋的基础知识
五子棋的发展历程
一、五子棋的历史渊源
二、五子棋的发展与现状
三、五子棋有益于健康
棋盘与棋子及记谱方法
一、棋盘
二、棋子
三、记谱方法
五子棋常用术语
五子棋的规则
第二章 五子棋的基本着法
五连
长连
四连和四
怎样形成冲四
关于三
怎样形成三
关于四三
关于四四
关于三三
真活三和假活三
不能获胜的四三
不算禁手的三三
变形的四四
妙手回春的三
二王连和禁手同时产生
依次产生的三
四三无胜
第三章 五子棋的基本胜法
三和四的联合攻击
四的连续手
落子顺序的重要性
进攻探索
做杀取胜(下一手冲四活三)
做杀取胜(下一手连续冲四)
三三胜
四四胜
防守急所(活三的防守方法)
防守急所(四三做杀的防守方法)
抓禁手胜
怎样逃脱禁手
利用对手的棋子取胜(1)
利用对手的棋子取胜(2)
怎样拓展棋路取胜
第四章 连珠趣味排局
初级连珠排局
一、三三可以生四三
二、叫四三与叫冲四并用
三、谨防反先
四、两端一间夹的妙着
五、连续冲四胜
六、四三胜还是设禁手胜
七、不要忽视白方冲四
八、四先的强大作用
九、注意落子的前后顺序
十、巧妙利用白子解禁
中级连珠排局
一、利用白棋取胜
二、欲速则不达
三、留意对方防守时反先
四、后四三取胜
五、大步跳出的妙着
六、陷对方于四四禁手点
七、落子顺序的关键性
八、巧避对方成四反先
九、先思考再落子
十、VCF(连续冲四)胜法
高级连珠排局
一、双叫四三取胜
二、迂回取胜的手段
三、双叫冲四妙着
四、瞄准禁手,迂回进攻
五、变废为宝
六、连冲四取胜
七、限制方冲四胜
八、白方抓禁手取胜
九、三叶
十、横贯冰雪
第五章 连珠定式
“浦月”定式
“花月”定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深沉的靛蓝色背景,配上几颗错落有致的黑色和白色棋子,立刻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而又蕴含无限可能的氛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但翻开扉页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一个新手,开篇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开局策略,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的笔触,讲述了五子棋这项古老游戏的魅力和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棋盘的结构、基本规则的细微之处,甚至连如何正确地执棋、落子时的心态调整都有细致的描述,这些看似基础的内容,却是真正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尤其是关于“眼位”和“活棋”的讲解,插图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次接触棋类游戏的读者,也能迅速领会其中的奥妙。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技术,而是在参与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将枯燥的规则讲解得如同散文一般流畅,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对即将展开的博弈充满了期待。
评分谈到“提高”的部分,这本书展现出了作者作为资深棋手的深厚功力。书中后期对中局和残局的分析,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入门书籍的范畴,简直可以算得上是一本精选的对局集锦。作者挑选了几局历史上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局进行深度剖析,重点不在于复盘每一手的具体走法,而在于提炼出那些超越具体棋局的、可以迁移到任何战局中的“战略思想”。比如对“大局观”的培养,作者提到要学会从全局出发,权衡“点位价值”和“时间效率”,而不是纠结于局部得失。这种宏观的视角转换,对我来说是醍醐灌顶。此外,书中对“禁手”的讨论也极其到位,它不仅仅是罗列规则,而是从逻辑上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走法是无效的,这有助于棋手在紧张的对弈中保持思维的严谨性。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战略思想的深度挖掘,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入门”之名,更像是一本高级棋手的案头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应用部分简直是为我这种“棋场小白”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之前在网上和人对弈过几次,总是输得一塌糊涂,搞不清楚为什么明明感觉自己占据了优势,却总是被人“双活”或“三连”破解。这本书的“初阶战术解析”章节彻底点醒了我。它没有堆砌那些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而是选取了最常见、最容易出现的几种定式,比如经典的“直二”与“曲三”的应对,都配上了详细的走法图例,每一步的变化都标注了作者独到的思考路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非常强调“防守”的重要性,书中有一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前提是你不能轻易露出破绽”,让我印象深刻。它教会了我如何提前预判对手的意图,而不是只顾着向前猛冲。这种由浅入深、注重实操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实战信心,我现在已经敢于主动向水平比我稍高的朋友发起挑战了,虽然胜率依旧不高,但至少我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并且有清晰的改进方向。
评分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作者在全书贯穿的那种“棋道”精神,这是一种超越胜负的哲学探讨。虽然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下赢棋的书,但作者反复强调,真正的乐趣在于思考的过程本身,以及在对弈中展现出的风度和智慧。书中提到,一个优秀的棋手,应该具备极强的自省能力,每次失利后,不是抱怨对手的运气或策略,而是冷静地复盘自己的思维漏洞。这种强调内在修养的论述,让这本书拥有了一种超越技术指南的深度。我读到后来,甚至觉得自己在学习的不仅仅是五子棋的技巧,更是一种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清晰思考的思维训练方法。作者的语言风格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暖而坚定的鼓励,让人感觉自己随时都有提升的空间,并且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充满了成就感。这是一本真正能让人在享受智力挑战的同时,也能滋养心性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绝对是值得称赞的。在如今很多图书为了节约成本而采用粗糙纸张的背景下,这本指南选择了哑光的高克重纸张,手感温润而厚实,即便是经常翻阅和在棋盘边对照,也不会很快出现折痕或磨损。更重要的是,棋盘图例的印刷质量非常出色,线条黑白分明,对比度恰到好处,这对于阅读棋谱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因图案模糊而导致的误判。在章节的过渡部分,作者偶尔穿插的一些关于五子棋历史趣闻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小故事,也起到了很好的调剂作用,让阅读过程保持了愉悦感,避免了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劳。每次合上这本书,都能感受到设计者对读者的尊重,他们显然是想制作一本真正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值得收藏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快消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