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蒙特梭利儿童财商训练班
:15.00元
作者:林一鸣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5049505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作者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心理学家光顾不多的重要问题:人的财富智慧、财富道德以及怎样对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本书体现了作者对经济生活和财富的理解、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感晤。
——陈会昌
招商基金“定投宝宝”财商教育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执行委员会顾问
理财教育对于帮助孩子确立健康的财富观、学会积极地规划人生、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都有重要价值。本书是国内不可多得的财商教育读物。
——肖川
招商基金“定投宝宝”财商教育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国际会员
本书作者十分强调财商教育对于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阐述财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长也许对此不以为然,但您可以冷静下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家族富不过三代,而有些却能长盛不衰?为什么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有人过得富裕殷实,而有人却不得不寅吃卯粮?一切都与财商有关。
——靳菁
招商基金“定投宝宝”财商教育顾问
财商是儿童一生的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仅重视儿童的智商和情商是远远不够的。讲故事、做游戏、参观和实践,是儿童财商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本书既是作者财商教育实践的结晶,又是招商基金“定投宝宝”献给小伙伴及其家长的新礼物。
——江勇
招商基金市场总监、财商理论研究者
内容提要
编者们围绕财商这个核心,创造性地整合多种社会资源,联手学术机构、传媒机构和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投资专家,共同开展财商的基础研究和普及,在2008年底推出“定投宝宝”儿童财商教育服务品牌,开展财商教育公益讲座、研发出财商教育系列指导课程、定投宝宝对账单和定投宝宝游戏棋,并定期推送。编者们的这些努力受到了社会和投资人广泛的欢迎。
现在推出招商基金“定投宝宝”系列丛书,这是编者们开展财商教育、服务投资人又一次新的努力。编者们相信,位专家、学者对财商以及财商教育研究的结晶,对普及财商观念、提升财商教育水平、丰富财商教育方法都会有良多的裨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财商教育,让编者们的下一代拥正确的财富观念和良好的理财习惯,无论对于个人、家庭还是民族,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目录
理论篇
1.儿童的财商
1.1 为什么孩子需要接受理财训练?
1.2 什么是财商?
1.3 从小做好理财训练的重要性
1.4 本书的理财训练
爸爸给孩子的信(一)
2.蒙特梭利教学法与儿童心理学
2.1 蒙特梭利儿童教学法
2.2 从心理学看孩子的理财
2.3 孩子的学习模式
2.4 如何教育娇生惯养的儿童
2.5 让孩子接受锻炼
2.6 今天吃还是明天吃?
2.7 你的理财性格
2.8 孩子的理财性格
爸爸给孩子的信(二)
实践篇
3.理财训练的课
3.1 成长周期与理财训练
3.2 认识金钱
3.3 孩子的零用钱
3.4 记录零用钱的运用
3.5 金钱的意识
3.6 贪心的孩子
爸爸给孩子的信(三)
4.孩子的理财预算案
4.1 你的孩子有梦想吗?
4.2 希望与需要
4.3 设计份预算案
4.4 如何令孩子学习储蓄
4.5 预算案的定期检讨
爸爸给孩子的信(囚)
5.让孩子明白你的财务状况
5.1 为什么要让孩子明白家庭的财务状况?
5.2 家庭的收支平衡表
5.3 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爸爸给孩子的信(五)
6.带领孩子进入银行及投资的世界
6.1 银行的世界
6.2 利息的定义
6.3 贷款的世界
6.4 信用卡
6.5 股票
6.6 定投基金
孩子给爸爸的信
总结篇
7.儿童教育之道
7.1 儿童理财教育的十大原则
7.2 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7.3 奖励与惩罚
7.4 让孩子有自主权
给父母的故事:孩子的命运是属于你的,还是孩子的?
后记
作者介绍
林一鸣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哲学博士、特许财务分析师(CFA)、注册理财规划师(CFP)、注册财务策划师学会资深会员(FRFP)及英国财务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FFA),被选为上海市1985—2005年*秀博士后之一,成就被辑录于《海上骄阳——上海市博士后工作20年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立刻去翻阅了之前买给大宝读的那本畅销的“小小企业家养成手册”,对比之下,差异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本畅销书上来就教孩子如何制作“产品原型”和进行“市场调研”,内容过于成人化和功利化,读得孩子一头雾水,最终也就流于形式,那本书的重点显然是培养“小老板”,而不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康金钱观的“社会公民”。而这本《蒙特梭利儿童财商训练班》则完全避开了这种过早的商业化灌输。它用非常柔和的语言,探讨了“分享的经济学”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书中提到一个关于“交换玩具”的场景,它不是关注交换的价值是否对等,而是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我不再喜欢这个玩具了?它对别人来说为什么宝贵?这其中牵扯到的情感转移和注意力分配,才是真正的财商初探。” 我个人认为,这种从社会情感和心理需求出发来理解金钱属性的做法,是极其高明的,它让财商教育回归到孩子自身的发展脉络中,而不是强行嫁接成人世界的商业规则。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教辅读物那样充满指令性的“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耳边低语。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非物质财富”的讨论,这在其他强调储蓄和预算的书里是极少被深入挖掘的。比如,书中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区分“拥有”和“体验”的价值差异,并通过对比孩子在“得到一个昂贵的新玩具”和“完成一次家庭探险活动”后的长期幸福感指数,来引导孩子对价值进行排序。市面上绝大多数理财书籍都在鼓吹“积累资产”,但这本书却在悄悄地引导孩子去“积累有意义的记忆和技能”。这种对消费主义的温和反思,显得尤为珍贵。它教会孩子如何区分“值得花钱的消费”和“不必要的开支”,核心标准不是价格,而是是否能带来持久的内在满足感,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消费决策能力。
评分这本《蒙特梭利儿童财商训练班》的读后感,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尤其是当我把它和市面上那些主流的儿童理财启蒙书放在一起比较时,感受更为深刻。我特地去对比了几本我之前给孩子买过的关于“如何教孩子存钱”和“认识金钱”的书,发现它们大多集中在非常基础的层面,比如认识纸币硬币、区分需要和想要,或者引入简单的零花钱管理计划。然而,这本书似乎走得更远,它没有花费大量篇幅去讲解金钱的物理形态,而是更侧重于一种内在的、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的“财商思维”。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关于“工作与价值交换”的那一章,书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表格或步骤,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练习,引导孩子去体会劳动带来的满足感,以及物品和服务背后所蕴含的真实价值,这远比单纯的“存入储蓄罐”要高明得多。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尊重劳动和资源”的哲学指南,而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记账的工具书。市面上很多书都急于让孩子学会“投资回报”,但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了“延迟满足”和“自我效能感”的构建上,这才是财商的基石啊。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我是带着一丝怀疑来翻阅这本书的,因为市面上关于“蒙特梭利+XX教育”的结合产品,很多都只是贴了个时髦的标签,内容上依然是传统说教。但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准备好的环境”这一蒙特梭利核心概念的创新性应用。我特地对照了书中提到的“财商角”的设置建议,它提议的不是一个放满玩具的架子,而是一个模拟社区资源交换的微缩空间,里面放置了不同价值的“服务代币”(比如“帮忙洗碗一次”的卡片)和不同种类的“必需品模型”。这种设计,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以前教孩子理财,总是局限在“金钱”这个单一的载体上,而这本书则将“时间、服务、物品”都纳入了价值交换的讨论范畴。这种广义的财商视野,远超出了我对传统理财书籍的认知边界,它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构建一个更复杂的、动态的价值系统,而不是静态地看银行余额。
评分当我把这本书的内容和我们家正在用的传统家庭预算表进行对比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传统的预算表是自上而下的:父母定下总额,然后分配到食物、衣物、娱乐等固定栏目。这本书里却展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财商构建流程。它从孩子日常的“渴望清单”入手,然后鼓励孩子将“渴望”分解成“可实现的小目标”,再反过来倒推出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单位”或“时间成本”。这种倒推法,极大地增强了孩子对“成本核算”的直观理解。其他书籍可能会告诉你“这个玩具太贵了,别买”,而这本书则会引导孩子思考:“如果你想买这个玩具,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等价的让步或付出,以达成这个目标?” 这种主动选择和权衡的过程,培养的不仅仅是节俭,更是一种成熟的决策模型,它让孩子从金钱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设计师,这才是真正的“训练班”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