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修订版 湖北新华书店

《正面管教》修订版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简·尼尔森 著
图书标签:
  • 正面管教
  • 亲子沟通
  • 家庭教育
  • 儿童心理学
  • 育儿
  • 行为塑造
  • 新华书店
  • 修订版
  • 教育心理学
  • 亲子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8517
商品编码:1385129609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正面管教》修订版作者 简·尼尔森
定价38.00元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8517出版日期2016-07-01
字数页码
版次1装帧平装
开本16开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好的结果。

自1981年本书版初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被翻译成16中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自1987年次修订之后,每10年修订一次,本书根据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订版(2006年出版)翻译,该版首印数为70多万册。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美】简·尼尔森(Jane Nelsen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是2个孩子的曾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她于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开“正面管教中国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开演讲受到了中国父母的热烈欢迎。


   目录

译者的话:我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

序言及致谢

引言

第1章正面的方法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 10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 12

和善与坚定并行/ 13

相反相吸:当一个家长和善,而另一个坚定时/ 18

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心灵纽带)/ 18

是否长期有效?/ 19

教给孩子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 19

正面管教之旅/ 20

回顾/ 21

·正面管教工具/ 21

·问题/ 21

第2章几个基本概念

在知道“怎么做”之前,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家长和老师们更多地了解人类的行为,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良行为,以及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帮助孩子学会成为一个快乐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态度……

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25

“赢得”孩子/ 26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29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30

·1孩子是社会人/ 30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0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31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31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32

·6平等/ 35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35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39

回顾/ 42

·正面管教工具/ 42

·问题/ 43

第3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对出生顺序的了解,能增进你对孩子们基于自己在家里的出生顺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对自己的错误观念的理解。这是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一条途径。家里的老大、老小、独生子、排行中间的孩子会对自己有怎样的看法?你怎样帮助孩子……

排行大的孩子/ 47

排行小的孩子/ 48

排行中间的孩子/ 51

独生子/ 51

一些例外/ 52

家庭氛围/ 54

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 55

出生顺序和婚姻/ 58

出生顺序和执教风格/ 59

小组练习/ 60

回顾/ 61

·问题/ 61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需要爱的孩子……

责任感不等于责难或羞辱/ 64

什么是不良行为?/ 64

帮助识别错误目的和观念的线索/ 72

·条线索/ 72

·第二条线索/ 73

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有效鼓励方式/ 75

·寻求过度关注/ 76

·寻求权力/ 77

·报复/ 77

·自暴自弃/ 78

目的揭示法/ 82

失望行为的不同表现/ 85

对待十几岁的孩子/ 88

回顾/ 89

·正面管教工具/ 91

·问题/ 91

第5章当心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只有在运用得当、正确的情况下,才能让孩子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它不能成为伪装的“惩罚”,而自然后果在运用恰当的情况下,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自然后果/ 96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97

逻辑后果/ 100

转移孩子的行为/ 103

逻辑后果与行为的错误目的/ 105

转度的必要性/ 106

让孩子们事先参与/ 107

回顾/ 111

·正面管教工具/ 111

·问题/ 112

第6章关注于解决问题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积极的“暂停”/ 122

启发式问题/ 126

回顾/ 128

·正面管教工具/ 129

·问题/ 129

第7章有效地运用鼓励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但是,要对一个正在作出不当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许多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励……

时机/ 133

相互尊重/ 134

改善,而不是完美/ 137

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 138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139

作出弥补/ 139

避开社会压力/ 142

安排特别时光/ 143

鼓励与赞扬/ 146

鼓励与批评/ 149

鼓励自我评价/ 149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 150

日常惯例表/ 153

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机/ 154

启发式问题/ 155

试试抱一抱/ 156

一个孩子的观点/ 157

回顾/ 158

·正面管教工具/ 158

·问题/ 160

第8章班会

班会为老师和孩子们提供了好的环境来学习和实践合作、相互尊重以及专注于解决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而且能够消除孩子们的行为问题并促进学业知识的学习……

成功班会的态度和指导原则/ 163

班会的几个目的/ 166

·教会孩子们相互尊重/ 166

·致谢、感谢以及感激/ 167

·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案/ 168

·逻辑后果/ 169

班会指南/ 170

·使用议程/ 170

·使用冷静期/ 171

·围成圆圈/ 172

·班会的组织/ 172

老师的态度和技巧/ 174

·1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 174

·2做出榜样/ 175

·3问启发式问题(“苏格拉底法”)/ 175

·4要为一些问题承担起责任/ 177

·5要客观,不要评判/ 178

·6寻找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 179

常见问题/ 179

其他建议/ 188

·秘密好友/ 188

·班级规则/ 189

·如何结束班会/ 190

·事情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糟/ 190

回顾/ 191

·班会指导原则/ 191

·班会失败的六个原因/ 192

第9章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解决管教问题方面能够起到和班会同样的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家人之间的合作和亲密感的好办法,但由于家庭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家庭会议和班会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家庭会议与班会有哪些不同/ 196

家庭会议的“构件”/ 197

·主席/ 197

·秘书/ 197

·致谢/ 197

·感激/ 198

·议程/ 198

·解决问题/ 199

·计划家庭活动/ 199

·计划家庭娱乐活动/ 202

·讨论家务事/ 202

一些特殊的挑战/ 205

·年幼的孩子/ 205

·十几岁的孩子/ 205

·单亲家庭/ 207

为家庭会议增添趣味/ 208

·家庭格言/ 208

·感激纸/ 210

·致谢纸/ 210

·家庭娱乐表/ 211

家庭晚餐计划/ 213

回顾/ 214

·正面管教工具/ 215

·问题/ 216

第10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正如孩子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一样,大人也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生活态度取向。这是你从自己孩提时代的大量潜意识的决定积累起来的,决定了你的性格……并且直接影响着你对孩子的态度和孩子的性格。

什么是生活态度取向?/ 219

搞清楚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 223

你的人生蓝图/ 223

搞清楚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225

生活态度取向和养育风格、教学风格/ 226

·安逸型/ 226

·控制型/ 229

·取悦型/ 230

·力争型/ 231

互相冲突的生活态度取向/ 233

回顾/ 235

第11章综合应用

当我们把本书中的原则和正确的态度结合起来时,我们就有了一个极好的管教工具箱,可以用来帮助孩子形成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品质……

卫生间的使用技巧/ 237

小说的使用技巧/ 238

积极的“暂停”/ 240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243

情绪的撤出/ 246

避免早晨的麻烦/ 247

日常惯例表/ 248

避免就寝时的争斗/ 249

睡前分享/ 251

避免就餐时的争斗/ 252

让孩子参与/ 253

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254

无言的信号/ 259

给孩子提供选择/ 262

“你一……我们就……”/ 263

零花钱/ 264

回顾/ 265

·正面管教工具/ 265

·问题/ 266

第12章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

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三个提醒/ 269

·1我们做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270

·2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 271

·3有时候,我们必须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 274

寻找积极的方面/ 275

先假定孩子无辜/ 276

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 276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281

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做出榜样/ 282

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284

承担起你自己的全部责任/ 285

对你自己要有同情心/ 285

加强自我学习/ 286

回顾/ 287

·正面管教工具/ 287

·问题/ 288

附录1发起一个正面管教学习小组

附录2通过“同伴辅导”培养社会责任感

附录3给家长的信


   编辑推荐
广受爸爸妈妈和老师们欢迎的《正面管教》线上课程,正在火热招募中,了解详情请点击。2016年11月底前点击购买,享受特价优惠!非常超值的12次线上课程,附赠一本正面管教*修订版图书,*别导师团队带领,谁点谁受益!1、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2、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3、自1981年本书*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4、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在本书中告诉21世纪的父母和老师们:惩罚和娇纵为什么对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何赢得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合作?如何消解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超级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各种性格的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老师们如何避免对孩子造成管教问题?从3岁到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将因为本书而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气愤,改变自己的人生。

   文摘

   序言

《正面管教》修订版:点亮孩子成长之路的智慧之光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他们的成长之路,既充满无限可能,也伴随着挑战与困惑。作为家长、教育者,我们肩负着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有责任感地成长的重任。在茫茫的育儿知识海洋中,一本集结了多年实践经验与深刻理论洞察的著作,能够成为我们最可靠的灯塔。《正面管教》修订版,正是这样一本承载着教育智慧、滋养心灵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帮助无数家庭和学校构建起积极、和谐的亲子与师生关系,点亮孩子内心深处的光芒。 这部修订版,在继承了正面管教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可操作性。它并非枯燥的说教,而是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带领读者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去学习如何用尊重、友善、有效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赋权,一种赋能,让我们从“管”的思维转向“教”的智慧,从“控制”的模式走向“合作”的伙伴关系。 核心理念:尊重与合作,解决问题的基石 正面管教的基石,在于“尊重”和“合作”。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于全书的行动指南。正面管教强调,孩子需要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当我们以尊重为出发点,去倾听、去理解、去看见孩子时,孩子才更容易敞开心扉,建立信任。 与之相伴的是“合作”。正面管教倡导的是一种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当父母或老师不再试图去“控制”孩子,而是邀请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时,孩子会感受到被重视、被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解决眼前的冲突,更能培养孩子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 具体方法:从理论到实践的智慧之桥 《正面管教》修订版不仅仅停留在理念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倾听与表达: 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积极倾听,如何用“我”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非指责和评判。例如,当孩子打翻了牛奶,与其愤怒地责骂,不如平静地说:“我看到牛奶打翻了,我感到有点担心,我们需要一起把它擦干净。” 这种表达方式,既能让孩子理解问题的发生,又能引导他们承担责任,而非感到羞愧。 鼓励与赞美: 正面管教区分了“鼓励”和“赞美”。赞美往往是对结果的肯定,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担心达不到期望。而鼓励,则是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进步和品质,例如,“你为了完成这个拼图,尝试了好几种方法,真棒!” 这种鼓励,更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长型思维。 设定界限与规则: 设定清晰、合理的界限和规则,是维护家庭和学校秩序的重要方式。但正面管教强调,规则的制定应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商讨,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而非被动接受。当规则被打破时,处理方式也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非惩罚。例如,约定好睡觉时间,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推迟睡觉可能带来的后果,或者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解决冲突与纠正错误: 冲突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面管教提供了一系列有效处理冲突的工具,例如,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感受,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对于错误,则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原因,思考如何避免下次再犯,而非一味地惩罚。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自律: 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孩子能够逐渐培养起责任感。而自律,则是在清晰的界限和内在动机的驱动下,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正面管教通过合作、鼓励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成为有责任感、有自律性的独立个体。 应用场景:从家庭到学校的全方位指南 《正面管教》修订版的内容,不仅适用于家庭教育,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亲子关系: 在家庭中,正面管教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学会与孩子建立牢固的情感连接,化解亲子间的矛盾,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它鼓励父母放下权威的姿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支持者。 学校教育: 在学校,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管理效率,减少不当行为。它鼓励教师以关怀、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自我成长: 阅读《正面管教》修订版,不仅是对孩子教育的指导,也是一次父母和教育者自身的成长之旅。在学习如何管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以更成熟、更智慧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为何选择《正面管教》修订版? 这部修订版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并持续受到读者的喜爱,在于它: 1. 实践性强: 书中提供的工具和技巧,都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易于理解和应用。 2. 理论扎实: 它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为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3. 人性化: 它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提倡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方式,避免了过度严厉或溺爱的误区。 4. 普适性: 无论孩子的年龄大小,无论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都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5. 持续更新: 修订版的推出,意味着作者团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和完善内容,使其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实用性。 结语 《正面管教》修订版,如同一本永不落幕的教育启蒙书,它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实用的方法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爱与尊重的育儿蓝图。它告诉我们,教育并非简单的“控制”与“被控制”,而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当我们用尊重和合作去浇灌孩子的心灵,用智慧和耐心去引导他们的成长,我们就能帮助他们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成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未来栋梁。这本书,是每一位渴望成为更优秀父母和教育者的必读之选,是点亮孩子成长之路不可或缺的智慧之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新近读到的育儿指南,简直是为我这样在新手父母的迷雾中摸索的人量身定制的宝典。书里对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剖析得极其透彻,让我这个过去常常只盯着“后果”看的人,开始学会往回溯源,去探究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底下,究竟隐藏着怎样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期待。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倾听”的部分,不是空泛地告诉你“要多听”,而是提供了一套实操的、分步骤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进行“无评判的复述”,让我真切体会到,原来我们平时听孩子说话,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我们自己的说辞,而不是真正接收他们传递的信息。书中的案例选取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无论是早晨起床的拉锯战,还是面对玩具被抢时的情绪爆发,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解读和建设性的处理路径。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没有贩卖那种“完美父母”的焦虑,反而强调了父母自身的成长和接纳不完美的重要性,这种务实、有温度的笔触,让阅读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自我疗愈和成长的体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和孩子在进行一场零和博弈,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具同理心、更懂得如何设置有效界限的引导者。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市面上那些“管教”类的书籍是抱有一种警惕态度的,总觉得它们会教人一套僵硬的、把孩子塑造成“乖宝宝”的公式。但这一本却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核心理念,那种强调“既和善又坚定”的平衡点,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智慧展示。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时所强调的“连接先于纠正”的原则。这就像是在建筑一座大厦,你必须先打好坚实的地基(情感连接),才能在这上面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行为引导)。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关注和肯定”来引导孩子积极行为的养成,而不是仅仅依赖惩罚。那种通过设置“自然和逻辑后果”来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方式,比单纯的“不许做”要高明得多,它赋予了孩子一种内在的责任感和自律的萌芽。读完后,我明显感觉到家庭氛围的松动,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场面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带着尊重和理解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我如何管教孩子的书,更是一本教我如何做一个更成熟、更有智慧的成年人的指南。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拒绝使用任何带有标签化的语言,它彻底打破了“好孩子”和“坏孩子”的二元对立。作者致力于引导我们看到每个行为背后那个渴望被看见、渴望有所贡献的“小大人”。在讨论“鼓励”与“表扬”的区别时,书中给出的洞察力令人震撼。表扬往往关注结果和外在标准(“你画得真棒!”),而鼓励则关注过程、努力和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我看到你为了画这幅画尝试了好多颜色,你真的很坚持!”)。这种细微的差别,彻底改变了我与孩子日常交流的基调。从那天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将赞美转化为建设性的鼓励,神奇的是,孩子对自我表达的意愿明显增强了,他们不再仅仅为了得到我的“肯定”而行动,而是开始享受探索和尝试本身的乐趣。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且富有远见的导师,教你如何播下自主和自信的种子,而不是急功近利地要求开花结果。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它不是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巧妙地将理论、工具和大量真实场景的应对策略穿插进行。尤其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情绪管理”那一章。过去我对孩子发脾气时的处理方式常常是“压制”或“忽视”,认为发泄情绪本身就是不好的行为。但书中清晰地阐释了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表达它们。它提供了一系列可以直接套用的“情绪词汇库”,教我如何帮助孩子准确命名他们正在经历的复杂感受,例如“你现在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你的积木倒了,对吗?”这种精准的语言介入,仿佛一股清流,瞬间就缓解了孩子当时激动的情绪阈值。而且,书中对“自我关怀”的强调也极其到位,它提醒父母,只有当自己的情绪水杯是满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去滋养他人。这种双向的、互惠的成长视角,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倍感充实且充满力量,让人愿意反复咀嚼其中的精髓。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意识到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赋权”的理念,它不是一套控制孩子的剧本,而是一套激发潜能的工具箱。它所倡导的“家庭会议”实践,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环节之一。起初,我担心孩子年龄太小无法参与决策,但书中的指导让我明白,即使是三岁的孩子,也有能力在限定的范围内为家庭规则的制定贡献想法。通过这种定期的、结构化的沟通机制,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是家庭中被尊重的一份子,这极大地减少了他们通过破坏性行为来争取注意力的冲动。我们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我单方面下达命令,这种角色的转变,不仅教会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合作与责任感。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沉稳而充满智慧,没有浮夸的承诺,只有脚踏实地的引导,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平等、更具韧性的亲子关系框架,其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