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修订版)

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
图书标签:
  • 盆景
  • 园林
  • 艺术
  • 植物
  • 中国园林
  • 传统艺术
  • 园艺
  • 收藏
  • 景观设计
  • 文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62315
商品编码:1394914783
出版时间:2014-04-01

具体描述

作  者:韦金笙 定  价:95 出 版 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01日 页  数:275 装  帧:平装 ISBN:9787533762315 概述
1.苏州拙政园盆景园
2.广州流花西苑
3.杭州药圃掇景园
4.温州盆景园
5.扬州红园
6.泰州盆景园
7.成都杜甫草堂盆景园
8.上海植物园盆景园
9.苏州虎丘万景山庄
10.成都市百花潭公园盆景图
11.扬州盆景图
12.徐州果树盆景艺术园
13.昆明市关上公园
14.天津盆景园
15.北京植物园盆景园
16.深圳东湖公园盆景世界
17.昆明世界园艺术博览园盆景园
18.江阴*国乡镇盆景博物馆
19.靖江盆景园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该书精选34家中国盆景名园500件珍贵盆景藏品,每件藏品均有精美的彩图展示和简明的说明及赏析文字。这些藏品艺术价值极高,有的已有百年历史,极其珍贵。很多藏品都是在本书中靠前次公开发布。此外,每家名园的历史及藏品特色,书中也有介绍。 韦金笙 韦金笙,1936年9月生,上海市人,原任扬州市园林管理局总工程师、不错工程师,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和扬州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
从事风景园林、花卉盆景研究和建设40余春秋。曾系统探讨扬派盆景个性,发扬“云片”特色,打破“师传口授”习俗,总结剪扎技艺11种棕法,倡导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1979年10月主持盆景艺术展览苏北馆展出,重点展览扬派盆景并获好评。

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修订版) 引言 盆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将自然的壮丽与艺术的精妙巧妙地融为一体。它浓缩了山川的秀美,承载了岁月的沧桑,更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在中国,盆景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名家辈出,佳作无数。 本书亮点与价值 《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修订版)》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系统地梳理、精选并呈现了中国各大知名盆景名园的珍贵藏品。本书力求以最全面、最详实、最精美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中国盆景艺术的最高成就。 权威性与代表性: 本书收录的作品均来自全国各地极具代表性的盆景名园,这些名园历经岁月沉淀,汇聚了无数国宝级的盆景艺术珍品。从园林的设计风格到盆景的选材、造型,再到养护技艺,都代表了中国盆景界的最高水平。每一件作品都经过了专家团队的严谨审定,确保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珍品荟萃,异彩纷呈: 本书收录的盆景作品涵盖了多种树种、多种风格。无论是苍劲古朴的松柏,还是婀娜多姿的杂木;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水盆景,还是精致细腻的树桩盆景,都展现了盆景艺术的无穷魅力。读者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那些凝聚了艺术家毕生心血,经历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精心培育的传世之作。 深度解析,技艺精湛: 本书不仅展示了精美的盆景图片,更对每一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选材的独特性,到造型的寓意,再到养护的要诀,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盆景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将一株普通的植物,雕琢成一件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对于盆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而言,本书无疑是一本难得的学习宝典。 历史传承,文化溯源: 盆景艺术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与中国的哲学思想、园林艺术、绘画雕塑等传统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的渊源。本书通过对这些名园藏品的展示,也折射出中国盆景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演变。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中国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修订升级,更臻完美: 本次修订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不仅增加了更多近年来的优秀作品,更新了部分园藏信息,还对文字内容进行了更为精炼和准确的表述。印刷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力求以最完美的视觉体验呈现每一件作品的细节之美。 内容概览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名园巡礼,风采各异: 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国内多家声名卓著的盆景名园。例如,介绍苏州园林中融汇了苏州园林的秀美婉约,将盆景艺术融入古典园林景致的独特魅力;展现岭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孕育出的,色彩鲜艳、造型奔放的岭南派盆景;探访川派盆景的厚重与古朴,感受其大气磅礴的风格;品味扬派盆景的写意与洒脱,领略其诗情画意的韵味。每一个园林都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展示着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盆景艺术风格。 经典树种,风姿万千: 本书将集中展现盆景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树种。 松柏类: 以其四季常青、刚毅挺拔的姿态,成为盆景艺术的经典之选。书中将呈现各种形态的松柏盆景,如直干式、曲干式、悬崖式等,展现其苍劲古朴的风骨。 杂木类: 如榆树、枫树、三角枫、雀梅、黄杨等,它们或叶片繁茂,或花果艳丽,或枝条舒展,通过精心的造型,展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花果类: 如山茶、梅花、石榴、金桔等,它们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增添了盆景的生机与色彩,寓意吉祥如意。 山水盆景: 介绍以石头为骨架,以植物为点缀,营造出逼真山水意境的宏大作品。 造型技法,匠心独运: 本书将重点介绍盆景的各种经典造型技法,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深入讲解。 树桩盆景: 直干式: 强调植物挺拔向上的生命力。 曲干式: 表现植物历经风雨、曲折前进的顽强生命。 斜干式: 展现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力或生长方向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姿态。 悬崖式: 模拟植物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展现其顽强生存的精神。 临水式: 表现植物靠近水源,形态优美的意境。 卧干式: 模仿植物倒伏在地,重新生长出新枝的形态。 连根式: 表现植物根系暴露,极具岁月感的姿态。 附石式: 将植物种植在石头上,展现植物与石头的共生之美。 山水盆景: 介绍如何通过对山石的掇、砌、雕、磨等技法,以及植物的配置,营造出气势磅礴或幽静雅致的山水画卷。 养护管理,经验传授: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欣赏类的图册,更包含了一线盆景专家的养护经验。从土壤的选择、浇水施肥的技巧、修剪整形的方法、病虫害防治的对策,到越冬防寒的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实用的养护知识,将帮助广大盆景爱好者更好地掌握盆景的培育和管理技巧,让自己的盆景作品更加健康、美丽。 文化内涵,意境深远: 每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寓意。本书将深入挖掘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解读其所传达的哲学思想、人生感悟以及吉祥的寓意。例如,苍劲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盛开的梅花代表着傲雪报春的君子风范;繁茂的花果寓意着家庭的幸福美满。通过对这些文化内涵的解读,读者将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盆景艺术的魅力所在。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各类读者: 盆景爱好者: 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学习盆景艺术、提升鉴赏能力、掌握养护技巧的绝佳参考。 盆景从业者: 盆景设计师、园艺师、花卉从业者等,本书将为您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前沿的技艺参考。 园林艺术研究者: 为深入研究中国园林艺术和盆景发展史的学者提供珍贵的资料。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通过盆景这一载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追求生活品质的读者: 喜爱绿色植物,希望为生活增添雅趣和品位的读者。 结语 《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修订版)》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读者的盛宴。它不仅是一本精美的图册,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盆景艺术的百科全书,一本关于生活哲学、审美情趣的集萃。翻开本书,您将步入一个充满生命与艺术的奇妙世界,感受中国盆景艺术的无穷魅力。我们相信,本书将成为您案头不可或缺的瑰宝,陪伴您一同探索和体验盆景艺术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绝非市面上那些肤浅的“养护小窍门”集合。从植物学分类的准确性,到不同流派(如海派、苏派、川派等)风格特征的精准界定,都体现出编纂团队下了巨大的功夫。我发现它对盆景的“意境”解读也颇有独到之处,例如,它如何用寥寥数语勾勒出“空、静、雅”的禅意境界,又如何解释“曲、拙、古”的苍劲之美,这些理论支撑非常坚实。对于希望系统学习盆景艺术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权威的参考书。即便是资深玩家,对照书中的描述来审视自己手中的藏品,也能发现自己此前忽略的美学盲点和技术短板。这种专业性,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显得尤为“耐看”,可以反复查阅而不觉陈旧。

评分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件藏品时所采用的叙事角度,那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堆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大师在娓娓道来他与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对于一件被冠以“百年老桩”的松树盆景的描述,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匠人精神的敬佩,读来令人动容。它不仅描述了树的形态——针叶的疏密、舍利的走向,还巧妙地穿插了该盆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修剪与养护的细节,让我们窥见了“人”与“自然”之间长期博弈、相互成就的复杂关系。这种深度挖掘背后的情感和历史脉络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它不再仅仅是一本“怎么做”的指南,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传承”和“如何感知生命力”的哲学思考。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仿佛那些古老的树木也向我低语了它们在时光隧道中积淀的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从封面那雅致的留白到内页的精美印刷,无不透露出一种对艺术的尊重与敬畏。特别是那些高清的彩色照片,每一个盆景的形态、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乃至那古朴的树皮纹理,都像是被放大镜仔细观察过一般,细腻到让人几乎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湿润和泥土的芬芳。我记得我翻到其中一幅关于岭南派作品的特写时,那种虬曲老干与嫩绿新芽的强烈对比,瞬间就将我带入了一个微缩的、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世界。书中的排版也极其考究,文字和图片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读者在欣赏那些鬼斧神工的造型时,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哪里是简单的图册,分明就是一本精心策展的艺术画廊,即便是对盆景艺术了解不深的人,也会被它散发出的那种宁静致远的气场所吸引。光是捧着这本书,翻阅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就仿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人不禁放慢呼吸,去体悟那些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微缩江山”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提供的那些超越表象的细节洞察力。它不是简单地展示“成品”有多美,而是通过对盆景“骨架”的剖析,让我们看到造型背后的逻辑和长远的规划。例如,书中对某几件作品的“截干留顶”或“分枝处理”的文字描述,清晰地勾勒出了艺术家如何在不破坏树木生长特性的前提下,引导其向着理想的艺术造型发展。这对于那些正处于养护关键期的爱好者来说,是无价的经验总结。我感觉,作者似乎在教导我们,真正的艺术不在于一蹴而就的雕琢,而在于对生命长远负责的耐心和科学的判断。读完后,我去看待我自己的几盆旧作时,眼光都不一样了,不再只关注表面的叶片是否翠绿,而是开始思考其主干的走势是否符合整体的艺术张力。这本书,让我的养护工作从一种“爱好”提升到了一种带着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层面。

评分

翻阅此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云游”。这些珍贵的藏品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名园,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瞬间获得了私人导览的权限,得以近距离欣赏到那些平日里深藏不露的镇园之宝。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地区盆景时所展现出的地域文化差异。比如,对徽派盆景那种崇尚自然野趣、讲究“一树一景”的写意表达,与对蜀派盆景中那种繁复精细、追求雕琢之美的对比描述,让我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种收藏级别的展示,不仅满足了我对稀有品种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审美”是如何被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塑造和定义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一卷在手,览尽天下名木”的境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