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資料
作者:塚本由晴(Tsukamoto Yoshiharu)、東京工業大學塚本由晴研究室
譯者:蔡青雯
齣版社:臉譜
書係:藝術叢書1
齣版日期:2014-09-09
ISBN:9789862353868
城邦書號:FI1035
規格:平裝 / 全彩 / 288頁 / 14.8cm×21cm
11個國傢,31座城鎮,35扇窗景── 窗的發展脈絡,文化、城市、街景的演變和存續 窗,象徵個體的存在,相互保持距離卻匯集在一起 窗,複雜反復的韻律和樣式,形塑公共空間的風貌 窗,是一幅幅街景的故事,是時間留下的記憶 ◎好評著作《窗,光與風與人的對話》作者zui xin窗學力作 ◎從個體的窗到群體的窗到整體性的街景,近百張全彩精印街景連續照片、精繪建物連續立麵圖收錄 ◎從係譜、製度、生產來剖析窗的脈絡,從窗的發展來認識歷史街區的風貌沿革 ◎極具獨特性的窗景和街景觀察,前所未見的探討角度和呈現手法。
'序文 窗與街景的係譜學
調查地及氣候?6?4宗教分布圖
本書的閱讀方式
【Europe】
Belgium 比利時
Bruges Grote Markt 布魯日 市集廣場
Antwerp Grote Markt 安特衛普 市集廣場
Netherlands 荷蘭
Amsterdam Brouwersgracht 阿姆斯特丹 釀酒者運河
Amsterdam Keizersgracht 阿姆斯特丹 皇帝運河
Germany 德國
Munich Max-Joseph-platz 慕尼黑 馬剋斯約瑟夫廣場
Hann. Muenden Ziegelstrasse 漢明頓 齊格爾街
Freudenberg Marktstrasse 費登堡 市場街
France 法國
Paris Rue de Rivoli 巴黎 裏沃利街
Monpazier Place des Cornieres 濛帕齊耶 角隅廣場
Spain 西班牙
Muros Avenida Castelao 穆羅斯 卡斯特勞大道
A Coruna Avenida la Marina 拉科魯尼亞 濱海大道
Malta 馬爾他
Valletta Triq il-Lvant 瓦萊塔 東街
Sliema Triq Rodolfu 斯利馬 魯道夫街
【Asia】
Vietnam 越南
Hanoi Pho Dinh Liet 河內 丁列街
Hong Kong 香港
旺角 上海街
China 中國大陸
廣州 上下九路
開平 赤坎鎮
鳳凰古城 沱江
Macao 澳門
澳門 賈伯樂提督街
Singapore 新加坡
Chinatown Ann Siang Road 牛車水 安祥路
Philippines 菲律賓
Vigan Crisologo Street 美岸 剋裏索洛戈街
【Japan】
新潟
見附市本町
上越市高田
長野
東禦市本海野
塩尻市奈良井
岐阜
飛驒市古川町1
飛驒市古川町2
郡上市八幡町北町
郡上市八幡町小駄良川
石川
金澤市東山東
京都
與謝郡伊根町
岡山
倉敷市美觀地區
香川
丸龜市本島町笠島
東京
颱東區小島
颱東區田原町
結語
調查成員?6?4調查地區?6?4圖版製作成員
塚本由晴(Tsukamoto Yoshiharu)
1965年,齣生於日本神奈川縣。1987年,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學士。1987-88年,法國國立高等巴黎貝勒維建築學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Paris-Belleville)訪問學者。1992年,與妻子貝島桃代設立建築事務所汪工房。1994年,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準教授、哈佛大學研究所客座講師。現任東京工業大學建築學科副教授。
官網 http://www.bow-wow.jp/
東京工業大學塚本由晴研究室
塚本由晴是汪工房(Atelier Bow-Wow)創辦人之一,著有多部集結調查的著作,包括《超迷你建築指導手冊 Pet Architecture Guide Book》(ペット?9?9アーキテクチャー?9?9ガイドブック)、《東京製造 Made in Tokyo》(メイド?9?9イン?9?9トーキョー)等;另有許多建築作品,包括《Mini House》、《Ani House》、《Gae House》、《House & Atelier Bow-Wow》;還有國內外藝術和裝置藝術作品等,參與各種活動,是十分活躍的建築師。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室主要進行建築設計、學術論文、都市調查等相關的廣泛教育活動。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一看就不是那種流水綫上的大眾讀物,它散發著一種匠人精神的氣息。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關於“街景”的描述,這讓我聯想到許多經典攝影作品中那種抓拍瞬間的魔力。我想,塚本研究室的工作方法,一定是那種深入現場、長時間蹲點觀察的“田野調查”模式。他們不會滿足於平麵圖和效果圖的二維呈現,而是力求捕捉光影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對建築立麵的微妙影響。這種對“時間性”的強調,是現代建築理論中常常被忽略,但卻是最能體現生命力的維度。這本書的價值或許正在於,它試圖將建築從一個靜止的、純粹的功能容器中解放齣來,讓它重新成為一個隨著使用者和環境共同呼吸的有機體。特彆是對於我們這些在高速城市化進程中感到疏離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慢下來的契機,去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城市景觀,去“預訂”一個屬於自己的、與周遭環境對話的“窗”。
評分作為一名對城市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傾嚮於認為這本書是鏈接學術前沿與在地實踐的優秀橋梁。東京這座城市本身就是多重時間疊壓的樣本,從江戶時代的遺跡到超級現代化的摩天大樓,一切都在同一個城市肌理上共存。這本書必然會觸及到一個核心議題: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創造齣既迴應當代需求,又具備未來潛力的空間形式。“窗”在這裏可以被視為一種文化符號,它代錶著界限、視野、以及室內與室外的永恒張力。我預感,書中對“港颱繁體中文”讀者的側重,也意味著在翻譯和引介這些日本前沿建築思想時,會特彆注意文化語境的銜接,使得我們本地的讀者能更好地吸收和轉化這些理念,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欣賞層麵。這是一種難得的、深具本土關懷的跨文化知識傳播。
評分我對於這本書裏可能探討的“預訂”概念感到非常好奇。這是否意味著作者在研究一種有意識地介入城市空間、去“篩選”信息流的行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被動地接收著海量的城市信息,而這本書似乎在暗示一種主動的選擇和許可,即“我選擇在此時此地,通過這個特定的視角去看世界”。這種主動權在現代設計中是極其珍貴的。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深入挖掘齣這種“預訂”行為背後的哲學意涵,那它將遠遠超越一本純粹的建築專著,而成為一本關於生活方式和存在狀態的深度對話錄。從塚本由晴教授一貫的嚴謹和創新來看,這本書的理論深度是毋庸置疑的,我期待看到他如何將復雜的理論框架,通過具體的案例——那些“窗”與“街景”——以一種易於感知的敘事方式呈現齣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盛宴,那種深邃的藍和清冷的灰調子,一下子就把人拉進瞭一種既現代又帶著曆史厚重感的氛圍裏。光是看著這個封麵,我就能想象齣作者在文字裏對城市肌理和空間哲學的細膩捕捉。我猜想,這本書絕不僅僅是在羅列一些建築案例或者時間軸上的事件,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感知”的筆記,記錄瞭作者如何在東京工業大學那個充滿實驗精神的環境中,與塚本由晴教授一起,探索建築與時間、空間、以及日常生活的交織點。光是書名中的“預訂 窗”這三個字,就充滿瞭詩意和一種期待感,仿佛每一次的觀察、每一次的停留,都是經過精心安排和預約的儀式。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他們獨特的視角,解構和重塑我們對“窗戶”這一媒介的理解——它既是物理的隔斷,也是心理的連接點,是觀看者與被觀看世界之間的復雜界麵。港颱繁體中文的印刷質感,想必也能為這種嚴肅的學術探索增添一份沉靜的閱讀體驗。我完全相信,這本書會為所有對城市規劃、建築美學以及存在主義式空間體驗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次深刻的精神漫遊。
評分讀完書名後的第一直覺是,這本書可能包含瞭大量關於“過程”而非“結果”的記錄。建築的完成隻是一個起點,而“時間”纔是真正雕刻建築的藝術傢。我猜想,書中可能會詳細記錄研究室成員如何觀察一棟建築在雨夜、在清晨、在人潮湧動時所展現齣的不同“性格”。這種對微小變動的捕捉和記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敏銳的洞察力。如果這本書能成功地將這種“時間感”和“空間感”的捕捉,轉化為可供讀者模仿和實踐的方法論,那麼它的價值就無法估量瞭。它不僅是給我們看“彆人做瞭什麼”,更是教我們如何用一種更具敬畏心和好奇心的態度,去“體驗”我們身邊的世界。這無疑是一本需要反復翻閱、邊讀邊思考的書,每一次重讀,都會在新的時間節點上,發現新的“窗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