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 2本 音頻技術與錄音藝術譯叢 專業混音教程書籍

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 2本 音頻技術與錄音藝術譯叢 專業混音教程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MikeSenior,[英] 伊紮基 著
圖書標籤:
  • 混音
  • 錄音
  • 音頻技術
  • 小型工作室
  • 混音教程
  • 音樂製作
  • 專業書籍
  • 譯叢
  • 錄音藝術
  • 混音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曠氏文豪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53495
商品編碼:15639895985

具體描述

YL9495  9787115453495 9787115238610

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

本書探索瞭如何在小型工作室環境中運用那些成功製作人常用的**混音技巧,獲得**齣版級質量的混音效果。 對那些充滿熱情且急切希望進入**混音領域的初學者而言,這是一本切實有效的入門指導書。藉助上百位**工程師的混音秘技,本書將帶領初學者一步步進入混音的世界,從簡單的均衡、動態處理到**的頻率動態處理和其他神奇的效果,為大傢逐步揭開混音的神秘麵紗。 
第1部分 聽與所聽 …………………………………… 1 
第1章 近場**的使用 ………………………………………… 3 
1.1 選擇你的武器 ……………………………………………………………………… 3 
1.2 音箱的定位 ……………………………………………………………………… 12 
1.3 聲反射的處理 …………………………………………………………………… 16 
1.4 房間共振的處理 ………………………………………………………………… 20 
1.5 我的**係統什麼時候準備好 ………………………………………………… 28 
小結 …………………………………………………………………………………… 29 
第2章 補充** ………………………………………………… 31 
2.1 Auratone 5C**級聲立方的靈魂 ……………………………………………… 32 
2.2 耳機 …………………………………………………………………………… 41 
2.3 傢用廉價小音箱 ………………………………………………………………… 43 
小結 …………………………………………………………………………………… 45 
第3章 限製低頻危害 …………………………………………… 47 
3.1 處理廉價的倒相式音箱 ………………………………………………………… 48 
3.2 取室內的平均值 ………………………………………………………………… 49 
3.3 頻譜分析和測量 ………………………………………………………………… 50 
3.4 觀察那些紙盆 …………………………………………………………………… 51 
3.5 先發製人 ………………………………………………………………………… 53 
小結 …………………………………………………………………………………… 55 
第4章 從主觀印象到客觀結果 ………………………………… 57 
4.1 訓練你的耳朵 …………………………………………………………………… 58 
4.2 對照參考麯目混音的藝術 ……………………………………………………… 63 
4.3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網 …………………………………………………………… 71 
小結 …………………………………………………………………………………… 75 
第2部分 混音準備 ………………………………… 77 
第5章 重要的基礎 ……………………………………………… 79 
5.1 重新開始 ………………………………………………………………………… 79 
5.2 提高瀏覽效率 …………………………………………………………………… 80 
5.3 工程勘察:定位問題和發掘“寶石” ………………………………………… 82 
5.4 修正素材的時刻到瞭 …………………………………………………………… 85 
小結 …………………………………………………………………………………… 85 
第6章 節奏調整和音準調整 …………………………………… 87 
6.1 音樂節奏和節奏調整 …………………………………………………………… 88 
6.2 節奏調整的音頻編輯技巧 ……………………………………………………… 92 
6.3 音準調整 ………………………………………………………………………… 97 
6.4 對速度的要求 ……………………………………………………………………102 
小結 ……………………………………………………………………………………103 
第7章 素材組織與編麯 ……………………………………… 105 
7.1 素材組織 …………………………………………………………………………105 
7.2 為你的編麯注入活力 ……………………………………………………………108 
小結 ……………………………………………………………………………………113 
第3部分 平衡 ……………………………………… 115 
第8章 構建初步平衡 ………………………………………… 117 
8.1 順序,順序 ………………………………………………………………………117 
8.2 進行簡單的平衡 …………………………………………………………………122 
8.3 更復雜的平衡任務 ………………………………………………………………130 
8.4 案例研究:鼓的多軌錄音 ………………………………………………………135 
小結 ……………………………………………………………………………………138 
第9章 閤理的壓縮 …………………………………………… 141 
9.1 兩個壓縮控製參量 ………………………………………………………………141 
9.2 細化壓縮設置 ……………………………………………………………………147 
9.3 並聯壓縮 …………………………………………………………………………154 
9.4 迴歸平衡本身 ……………………………………………………………………156 
小結 ……………………………………………………………………………………157 
第10章 其他動態處理器 …………………………………… 159 
10.1 擴展器和噪聲門 ………………………………………………………………159 
10.2 加強瞬態響應 …………………………………………………………………162 
10.3 受節奏驅動的平衡處理 ………………………………………………………164 
小結 ……………………………………………………………………………………166 
第11章 閤理的均衡 ………………………………………… 167 
11.1 頻率掩蔽與平衡 ………………………………………………………………167 
11.2 基本均衡處理工具和使用技巧 ………………………………………………169 
11.3 多軌同期錄音的均衡處理 ……………………………………………………180 
11.4 均衡的局限性 …………………………………………………………………183 
小結 ……………………………………………………………………………………183 
第12章 其他頻率處理設備 ………………………………… 185 
12.1 失真:一種混音工具 …………………………………………………………185 
12.2 低頻增強 ………………………………………………………………………189 
12.3 **鋪底 ………………………………………………………………………193 
小結 ……………………………………………………………………………………193 
第13章 可選頻段的動態處理 ……………………………… 195 
13.1 對全頻帶動態處理器的均衡調整 ……………………………………………195 
13.2 多段壓縮 ………………………………………………………………………199 
13.3 動態均衡器 ……………………………………………………………………204 
小結 ……………………………………………………………………………………207 
第14章 旁鏈的力量 ………………………………………… 209 
鍵控多段壓縮 …………………………………………………………………………212 
小結 ……………………………………………………………………………………212 
第15章 流暢的平衡調整 …………………………………… 215 
小結 ……………………………………………………………………………………217 
第4部分 個性化聲音美化 ………………………… 219 
第16章 帶混響混音 ………………………………………… 221 
16.1 5個方麵同時改善 ……………………………………………………………221 
16.2 重要的混響控製和參數設置 …………………………………………………222 
16.3 融閤混響 ………………………………………………………………………224 
16.4 用於塑造聲場大小的混響 ……………………………………………………231 
16.5 用於音色美化的混響 …………………………………………………………235 
16.6 餘音控製混響 …………………………………………………………………237 
16.7 增強立體聲寬度的混響 ………………………………………………………239 
16.8 混響效果的擴展 ………………………………………………………………239 
小結 ……………………………………………………………………………………240 
第17章 混音中延時的使用 ………………………………… 243 
17.1 基本延時控製與設置 …………………………………………………………243 
17.2 立體聲中的延時運用 …………………………………………………………246 
小結 ……………………………………………………………………………………247 
第18章 立體聲增強 ………………………………………… 249 
18.1 編麯微調 ………………………………………………………………………249 
18.2 立體聲寬度調節 ………………………………………………………………250 
18.3 靜態增強 ………………………………………………………………………252 
18.4 動態增強 ………………………………………………………………………255 
18.5 選擇,選擇 ……………………………………………………………………257 
小結 ……………………………………………………………………………………257 
第19章 母綫壓縮、自動化和收尾工作 …………………… 259 
19.1 母綫壓縮 ………………………………………………………………………259 
19.2 根據參考音樂進行響度匹配 …………………………………………………262 
19.3 參考項目一覽錶 ………………………………………………………………265 
19.4 自動化 …………………………………………………………………………267 
19.5 完善細節 ………………………………………………………………………270 
19.6 確定**終混音版本 ……………………………………………………………277 
小結 ……………………………………………………………………………………280 
第20章 結論 ………………………………………………… 283 
附錄1 名人錄 ………………………………………………… 285 
附錄2 參考文獻 ……………………………………………… 301 
附錄3 圖片齣處說明 ………………………………………… 310 

混音指南

混音的質量可以決定一個錄音作品的成敗。對於不夠齣名的藝術傢和傢庭錄音人員來說,混音製作是讓他們的錄音作品齣彩的基本的催化劑;對於**錄音師而言,齣眾的混音技巧可以讓他們節省大量的金錢,並滿足高端製作的需求。為瞭提升混音技巧,你需要具備有關混音的藝術和技術兩方麵的能力。
《混音指南》作者Roey Izhaki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混音工作。他在歐洲的各種學校和展覽上做過關於混音的講座。目前,他在位於倫敦的SAE學院的音頻工程部門工作。
《混音指南》提供給你所必需的、能夠用於實際操作的混音知識,從而幫助你提高混音水平。書中的內容從基本的概念延伸到**的技術,還包括大量的小技巧和小竅門。
Roey Izhaki告訴你混音觀念的重要性,教給你如何完成混音工作並評估你的混音作品,並且使你的混音質量更上一個颱階。他介紹瞭混音中用到的各種理論和設備,以及將這些知識用於實踐的方法,還通過4個混音實例告訴你如何將這些知識統一在一起用於創作。
《混音指南》帶有大量的照片、圖示、圖錶和音頻樣本,是一本任何想要在混音領域取得成功的人士不可缺少的書籍。同時,本書附帶一張DVD光盤,其中包含**過2000個音頻樣本和4個混音樣本。
1部分 概念與實踐
1 音樂與混音
1.1 音樂--一個簡短的介紹
1.2 **的混音
2 一些常識和注意事項
2.1 響度越大聽上去越好
2.2 打擊樂器的掩蔽作用較小
2.3 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2.4 自然感與人工修飾感
3 學習混音
3.1 **混音師的要素
3.2 學習混音的方法
3.3 混音作品分析
3.4 使用參考麯目
4 混音流程
4.1 混音與音樂製作流程
4.2 混音是多種元素的復閤體
4.3 從哪裏入手?
4.4 一些難題
4.5 混音流程中的幾個裏程碑
4.6 混音效果的定型與固化
5 相關問題
5.1 混音要花多長時間?
5.2 休息
5.3 使用獨聽
5.4 單聲道**
5.5 並軌
5.6 混音工程管理
5.7 混音的編訂版
5.8 母帶處理
6 混音涉及的領域與目標
6.1 混音的目標
6.2 頻率領域
6.3 電平領域
6.4 立體聲領域
6.5 深度
第二部分 設備
7 **
7.1 **揚聲器是如何發展到當前狀態的
7.2 **揚聲器的選擇
7.3 影響**效果的房間要素
7.4 **揚聲器的擺放
8 儀錶
8.1 振幅和電平
8.2 機械式和光柵式電平錶
8.3 峰值電平錶
8.4 平均值電平錶
8.5 相位錶
9 混音調音颱
9.1 母綫
9.2 處理器與效果器
9.3 基本的信號流程
9.4 信號流程圖的重要性
9.5 編組
9.6 占綫式調音颱
9.7 **模塊
9.8 獨聽
9.9 增益結構校正
9.10 數字調音颱
10 軟件調音颱
10.1 音軌和調音颱通道條
10.2 信號分配
10.3 軟件調音颱的內部結構
11 相位
11.1 什麼是相位?
11.2 相位問題
11.3 混音中利用相位進行處理的小技巧
12 推子
12.1 類型
12.2 刻度
12.3 推子的使用
13 聲像
13.1 立體聲是如何産生的?
13.2 聲像控製器
13.3 音軌的種類
13.4 聲像的設置方法
13.5 聲像電位器之外的聲像控製方法
14 均衡器
14.1 作用
14.2 頻譜
14.3 類型與控製參數
14.4 實際應用中的問題
14.5 針對不同樂器的均衡調整方法
15 動態範圍處理器介紹
15.1 動態範圍
15.2 動態
15.3 動態範圍處理器簡介
16 壓縮器
16.1 壓縮器的發展曆史
16.2 壓縮器的聲音
16.3 操作原理與核心控製參數
16.4 其他控製參數
16.5 實際應用中的控製參數設定
16.6 作用
16.7 壓縮器的使用技巧
16.8 關於壓縮器的更多內容
17 限製器
18 噪聲門
18.1 控製參數
18.2 作用
18.3 實際應用方法
18.4 噪聲門的使用技巧
19 擴展器
19.1 控製參數
19.2 實際應用方法
19.3 嚮上擴展器
20 閃避處理器
20.1 操作與控製參數
20.2 作用
21 延時器
21.1 延時器基礎
21.2 類型
21.3 實際應用方法
21.4 作用
22 其他調製工具
22.1 顫音
22.2 ADT
22.3 閤唱
22.4 鑲邊
22.5 移相
22.6 震音
23 混響器
23.1 什麼是混響?
23.2 作用
23.3 類型
23.4 混響程序.............


好的,以下是為您構思的一份圖書簡介,該書聚焦於音樂製作、錄音技術和聲音設計的前沿實踐,但不包含您提到的《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的具體內容,而是涵蓋瞭更廣闊的音頻工程領域。 --- 突破聲場界限:當代音樂製作與高級音頻工程實踐 一本全麵解析從聲學基礎到沉浸式音頻製作的深度指南 在這個數字音頻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音樂的創作與呈現方式正在經曆一場深刻的變革。本厚重的指南,匯集瞭資深音頻工程師和頂尖製作人的智慧結晶,旨在為所有渴望在聲音領域登峰造極的專業人士和熱忱愛好者提供一套係統、前沿且實用的知識體係。本書超越瞭基礎的設備操作和單軌混音技巧,深入剖析瞭聲音的物理本質、現代錄音棚的係統架構,以及在復雜項目(如電影配樂、大型樂隊錄製及沉浸式音景構建)中所需的決策能力。 第一部分:聲學與信號流的底層邏輯 成功的音頻製作始於對聲音及其傳播環境的深刻理解。本書的開篇,將帶領讀者迴到聲音科學的核心。 一、 空間聲學與房間聲學設計: 我們將詳細探討室內聲學的關鍵參數,如混響時間(RT60)、早期反射點、駐波與梳狀濾波效應的成因與治理。內容涵蓋瞭從小型傢庭錄音棚到專業控製室的聲學處理策略,包括吸音體、擴散體和陷波器的精確計算與部署。這不是簡單的“貼海綿”指南,而是基於伯努假設和傳遞函數分析的科學實踐。 二、 數字音頻理論與采樣精度: 深入解析模擬到數字轉換(ADC/DAC)的精妙過程,對比不同的抖動(Jitter)管理技術對最終音質的影響。我們將探討高分辨率音頻(如DSD與高規格PCM)的優勢與局限,以及在不同采樣率和位深下,量化噪聲與失真如何影響聲音的感知。 三、 嚴謹的信號流與布綫哲學: 詳細規劃從麥剋風拾音到DAW記錄的完整路徑。這部分內容側重於專業級模擬設備(如高性能前置放大器、變壓器設計)的選擇哲學,以及平衡與非平衡信號在長距離傳輸中的抗噪策略。 第二部分:前沿錄音技術與微觀拾音策略 本書摒棄瞭通用的“麥剋風擺位圖”,轉而聚焦於特定樂器和聲學環境下的精細化拾音藝術。 一、 復雜聲源的立體聲與多點拾音技術: 深入研究M/S、Blumlein立體聲、Decca Tree以及ORTF等經典立體聲技術的應用場景。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重現特定空間感,而非僅僅記錄聲像。 二、 鼓組與低頻樂器的精細拾音: 針對鼓組,我們將提供針對不同音樂風格(如爵士、金屬、放剋)的定製化麥剋風組閤方案,包括如何精確控製底鼓的“敲擊感”和軍鼓的“空氣感”。對於貝斯和低音提琴,內容將涵蓋直通(DI)信號的優化處理,以及如何通過相位相乾性來確保低頻的清晰度與衝擊力。 三、 臨場錄音與環境音景捕獲: 介紹瞭雙耳錄音(Binaural Recording)的基本原理與設備選擇,以及如何使用高階麥剋風陣列(如Ambisonics)捕捉三維聲場,為後續的沉浸式後期製作打下基礎。 第三部分:動態控製、頻率塑形與非綫性處理 本章節是關於“聲音塑造”的核心,講解如何運用高級工具來馴服或增強原始錄音。 一、 動態處理的精深運用: 不僅是壓縮和限製器的閾值設置,更側重於側鏈(Sidechain)技術的復雜應用,如多頻段壓縮在解決特定頻率衝突中的作用。此外,對瞬態塑形器(Transient Shapers)和門限器(Gates)的參數理解,將幫助製作人精準控製聲音的起伏和衰減。 二、 均衡器(EQ)的審美與物理模擬: 探討模擬均衡器設計(如Pultec、API、SSL)背後的電路哲學,及其對聲音“色彩”的影響。內容涵蓋瞭如何利用綫性相位EQ進行精確的頻率修復,以及使用非綫性/動態EQ進行聲像的微妙調整。 三、 空間化與時間效果的構建: 詳細分析不同類型的混響算法(闆式、彈簧、捲積、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聽覺特性。深入講解延遲、鑲邊(Flanging)和顫音(Chorus)等調製效果的參數對聲場深度的影響,以及如何設計齣獨特的、有辨識度的空間效果。 第四部分:跨界整閤與未來製作範式 隨著技術邊界的模糊,現代音頻製作人必須掌握多平颱整閤的能力。 一、 現代工作流程與項目管理: 探討大型多軌項目的組織策略,如對BPM、拍號不一緻素材的處理,以及高效的備份與版本控製係統。內容涵蓋瞭不同DAW平颱(Pro Tools, Logic, Nuendo等)之間的互操作性與軌道交換規範。 二、 沉浸式音頻與空間化製作(Dolby Atmos/Auro 3D): 這是本書的重點前瞻部分。我們將詳細解析沉浸式音頻渲染器的界麵、元數據嵌入流程,以及如何將傳統的立體聲混音概念轉化為三維聲場布局。內容包括如何設計“聲音對象”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軌跡,並進行最終的兼容性檢查。 三、 母帶處理的終極優化: 專注於成品發布前的最後一道關卡。探討響度戰爭的現狀與Loudness Units(LUFS)標準在不同發行平颱(流媒體、廣播、物理媒介)中的要求,以及如何運用高品質的限製器和總綫塑形工具,確保聲音在任何播放係統上都能保持一緻的衝擊力和清晰度。 --- 適閤讀者: 專業的錄音工程師、混音師及母帶工程師。 音樂製作專業(聲學、錄音藝術)的高年級學生及研究人員。 對聲音科學、高級信號處理感興趣的電子音樂人及音效設計師。 本書承諾提供您在任何基礎教程中都找不到的、關於音頻科學與前沿實踐的深度洞察。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剛開始接觸音頻製作的新手,我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尤其是看著各種復雜的插件和參數,心裏直打鼓。但《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這套書,真的就像及時雨一樣。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復雜的混音概念變得簡單易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音色塑造”的部分,以前我隻知道怎麼把聲音錄進去,卻不知道如何讓聲音變得更有特色。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EQ、壓縮、飽和度等效果器來調整樂器的音色,讓它們聽起來更加飽滿、有力量,或者更有空氣感。而且,書中還強調瞭“耳朵纔是最好的工具”這個理念,鼓勵我們多去聆聽優秀的混音作品,從中學習和藉鑒。這讓我意識到,技術固然重要,但對聲音的品味和判斷力同樣不可或缺。現在,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摸不著頭腦的新手瞭,而是有瞭一些方嚮和方法,可以開始獨立地去創作和混音瞭。

評分

我平時喜歡在傢搗鼓一些音樂,但一直受限於設備和技術,總覺得自己的作品聽起來不夠“專業”。偶然看到這套《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結果真的沒有讓我失望!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實用性非常強,它沒有迴避那些我們這些小型工作室可能會遇到的設備限製,而是提供瞭很多在有限條件下也能做齣齣色混音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免費或低成本的插件來達到很好的效果,如何通過一些巧妙的擺位和錄音技巧來提升錄音質量。書中還詳細介紹瞭混音的“邏輯”,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某一步,這樣做是為瞭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對混音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現在,我感覺自己的混音作品聽起來比以前清晰瞭很多,樂器之間的平衡也做得更好,雖然離大神還有距離,但進步是實實在在的,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也買過一些關於混音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讀起來非常枯燥,而且很多內容感覺離我的實際操作有點遠,像是給專業錄音棚設計的。這次入手這套《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真的是一個驚喜!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先是基礎的混音製作流程,然後是深入的混音技巧,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覺得學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我特彆喜歡它關於“聲音的層次感”的講解,以前我總是把所有樂器一股腦地堆在一起,聽起來亂糟糟的,但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明白原來通過閤理的增益、均衡、壓縮以及空間效果的運用,可以讓每個樂器都在混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清晰地呈現齣來。書中提供的很多“小貼士”和“誤區避雷”環節,更是解決瞭我之前很多睏惑。現在,當我再聽自己做的混音時,能明顯感覺到聲音比以前更加立體、飽滿,而且層次感也提升瞭不少。這套書不僅教會瞭我技術,更重要的是,它提升瞭我對聲音的感知能力。

評分

這套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音樂製作和混音充滿熱情,但總覺得技術層麵上的東西有點難以捉摸,尤其是那些專業術語和復雜的流程,常常讓我望而卻步。拿到這套《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之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發現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用非常易懂的方式為我解開瞭那些曾經睏擾我的難題。它沒有上來就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如何正確地設置監聽環境,如何理解不同頻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簡單的技巧提升混音的清晰度和空間感。書中還提供瞭很多實際操作的案例,讓我可以對照著自己的設備和工程去嘗試,這種“邊學邊做”的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局限於某一種風格的音樂,而是涵蓋瞭多種音樂類型的混音思路,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嘗試不同音樂風格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太有用瞭。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張藏寶圖,指引我一步步探索音頻技術和錄音藝術的迷人世界,讓我對未來的混音之路充滿瞭期待。

評分

我是一名從業多年的音樂人,雖然有一些製作經驗,但在混音方麵總感覺還有提升的空間,尤其是如何讓混音達到商業級彆的專業水準,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這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混音指南》這套書,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書籍那樣隻是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混音的每一個細節,從信號流的理解,到各種效果器的精妙運用,再到母帶處理前的準備工作,都講解得非常透徹。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動態處理”的講解,對於如何通過壓縮和擴展器來控製樂器的動態範圍,讓混音聽起來既有力量又不失細節,書中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的技巧和思路。而且,它還探討瞭不同風格音樂的混音特點,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處理多種音樂類型的創作者來說,非常有啓發性。現在,我感覺自己的混音技巧又上瞭一個颱階,作品的整體質感和錶現力都有瞭顯著的提升,真的非常感謝這套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