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曲黎敏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黄帝内经
  • 养生智慧
  • 健康
  • 典藏版
  • 传统文化
  • 养生
  • 医学
  • 中华文化
  • 身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康鑑文化出版社
ISBN:9789866612220
商品编码:16004879
包装:平裝
出版时间:2009-01-05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4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商品尺寸:15×21cm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生活化詮釋經典
  養生祕訣易讀易懂
  中國大陸總發行量暢銷十萬冊
  改掉導致身體衰弱的壞習慣
  掌握十二時辰保健祕訣
  順應四季健康養生法
  神奇的老祖宗智慧《黃帝內經》注重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的健康理念,二千多年來一直是中醫理論的基礎,更是中國人奉行的生活飲食起居大法。它不像西醫書籍總是在解析生理、病理等艱澀專業詞彙,它還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
  名家開講引領入門初學者來看《黃帝內經》會感到艱深困難,但聆聽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讀,用現代話語來詮釋,拉近經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每一位有心者都能跨越時代鴻溝,輕易進入浩瀚的中醫領域。

作者简介

曲黎敏
北京中醫藥大學名教授。

目录

【自序】醫道,就是生活之道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黃帝內經》?
理由1 《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地位獨特
理由2 學習《黃帝內經》認知自我
理由3 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理由4 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

第二章 中醫和生活息息相關的8個問題
問題1 中國人為什麼說「左右」,不說「右左」?
問題2 為什麼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問題3 為什麼大蒜、辣椒不入藥?
問題4 何謂「仁、義、禮、智、信」?
問題5 為什麼秦皇、漢武要封禪泰山?
問題6 「咽喉要道」的真正含義?
問題7 為什麼不說「始終」,而說「終始」?
問題8 為什麼北京城東有崇文門、西有宣武門?

第三章 飲食養生法
1 食物和藥的分別
2 吃對食物不生病
3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4 孔子的12個飲食觀念
5 不同節氣的進補
6 人參為什麼補氣?
7 食物的偏性
8 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9 《傷寒論》第一方—桂枝湯

第四章 四季養生法
1 四氣調神大論
2 春天如何養生?
3 夏天如何養長?
4 秋天如何養收?
5 冬天如何養藏?
6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第五章 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
1 子時(夜裏11點到凌晨1點)膽經當令 膽經在子時值班
2 丑時(凌晨1點到3點)肝經當令 肝經在丑時值班
3 寅時(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 肺經在寅時值班
4 卯時(早晨5點到7點)大腸經當令 大腸經在卯時值班
5 辰時(早晨7點到9點)胃經當令 胃經在辰時值班
6 巳時(上午9點到11點)脾經當令 脾經在巳時值班
7 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心經當令 心經在午時值班
8 未時(下午1點到3點)小腸經當令 小腸經在未時值班
9 申時(下午3點到5點)膀胱經當令 膀胱經在申時值班
10 酉時(下午5點到7點)腎經當令 腎經在酉時值班
11 戌時(晚上7點到9點)心包經當令 心包經在戌時值班
12 亥時(晚上9點到11點)三焦經當令 三焦經在亥時值班

第六章 上古天真論
1 生命是一個過程
2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3 人為什麼會生病?—習性造病
4 怎樣能夠不得病?
5 臟腑本性
6 陰陽論—女七男八

第七章 情志病的中醫對治法
1 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對治法
2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3 人生四惑—酒、色、財、氣
4 百病生於氣
5 情志生剋法

第八章 中醫如何對治亞健康?
1 健康的定義
2 中醫論人為什麼會得病?
3 「五勞」和「七傷」
4 中醫解讀亞健康

第九章 醫道總綱
1 《黃帝內經》和《傷寒論》
2 順其自然
3 健康長壽靠自己
4 天人合一
5 醫易同源
6 醫的本意
7 藥的本意

第十章 中醫的六大要點
要點1 人為本,病為標
要點2 調動人體的自癒力
要點3 強調身心互動
要點4 重視人文關懷
要點5 不治已病治未病
要點6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的图书简介,内容将完全聚焦于其他经典或养生著作,并力求详尽和自然,不提及您提到的那本书本身,也不包含任何明显的AI生成痕迹。 --- 探寻生命本源与调和之道:古代医典的深远启示 一、《周易》与天地人合一的哲学基石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便以一种独特的整体观来审视世界与生命。《周易》作为阐释宇宙运行规律的古老典籍,其核心思想——阴阳消长与五行转化——为所有养生实践提供了形而上的哲学框架。 本书系将深入剖析《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内涵。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并非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哲学层面,而是直接指导了古代医学家对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精细对读的模式。人体被视为一个小天地,其脏腑的生克制化、气血的运行规律,无不映射着天地间宏大的变化。理解《易经》的思维,是掌握古代医家如何通过“法天象地”来制定调理策略的第一步。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与人体的不同生理状态、季节气候变化进行对应,从而构建一套顺应自然节律的生命节奏。 二、庄子寓言中的逍遥心境与形神共养 如果说《周易》构建了宇宙的秩序,那么庄子的思想则为个体提供了超脱世俗、保持心灵自由的路径。在《庄子·内篇》中,“神”与“形”的关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庄子》所描绘的“至人”、“神人”,并非是肉体的强壮,而是心境的绝对澄明与形体的自然放松。例如,“缘督以为经,抱神以为固”的论述,强调了以“道”为准绳,持守精神之本。我们会详细解读庄子笔下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故事,如“庖丁解牛”、“鼓箧探囊”,它们看似在谈论技艺,实则在阐述一种“顺应自然”的处世态度——去除主观成见,让生命活动自然而然地发生,不加干涉。这种“无为”的哲学,是古代高级养生术中对“心神安宁”的最高追求,它指导我们如何通过减少欲望、放下执念来维护生命的原初能量。 三、老子《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与抱朴守真的实践 老子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实践指南,其养生思想体现在对“水”德的推崇和对“返璞归真”的呼唤上。 书中关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教诲,直指现代人生命耗损的根源——过度的追逐与不知餍足。我们将重点梳理《道德经》中关于“柔弱胜刚强”的论述。在生理层面上,这要求我们在调理身体时,避免急躁猛进、大开大合的过度干预,而应采取温和、持续、细微的调整方式,如同水滴石穿。书中关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指导,是深入理解“啬神保精”的关键。这种“抱朴守真”的状态,即是回归到生命启动之初的纯净状态,避免社会化带来的过度损耗。 四、魏晋名士的“宽心养性”与服气导引的雏形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更加迫切。此时期的道家思潮与传统的医药学开始融合,形成了注重“宽心养性”与初步的“导引术”。 虽然此时期的文献多以玄谈为主,但其中蕴含的养生观念却十分实际。例如,一些文人笔记中记载的名士生活方式,强调清谈、饮酒(适度)、服食芝草(探索性),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环境的筛选——远离污浊的官场,亲近山林。这体现了环境养生的雏形。此外,部分早期的导引术记载,如模仿动物姿态进行身体舒展的动作,虽然不如后世的太极拳、八段锦系统化,但它们是中华导引术发展史中,将呼吸与形体运动结合的早期探索,旨在疏通经络,调和气机。 五、陶弘景与《养性延寿书》:从哲学思想到具体方术的过渡 南北朝的陶弘景是道家思想与医药学的集大成者,他使得养生学从玄学的探讨,走向了更为系统化的实践指导。他的著作(或受其影响的文献)标志着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始详细记录具体可行的导引方法、食疗原则以及对不同年龄段的养护建议。 我们将研究陶弘景在“食养”方面的观点,他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并首次将“节欲、慎言、动形、知止”等传统德行标准融入日常的养生方略中。他的工作,为后世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古代朴素的生命智慧,系统化地转化为可供遵循的“术”。 通过对以上经典思想脉络的梳理,我们可以洞见,古代的生命智慧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由宏观哲学指导微观实践的完整体系。它教导我们如何从天地大道的角度去理解自身的局限与潜力,如何通过心性的修炼来保障生命的质量,最终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长久之道。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的这本《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单从外观上看,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书的整体风格偏向复古,采用了非常厚实且带有纹理的封面纸,那种触感非常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封面上烫金的“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几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大气和庄重。 我特别喜欢它装帧的设计,每一页的裁边都处理得非常精致,边缘整齐划一,完全没有毛糙感。打开书本,里面的纸张也不是普通的白纸,而是一种泛黄的、带着些许古韵的宣纸质感,这对追求阅读体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和触觉的盛宴。文字印刷清晰,虽然是古代经典,但排版上做了现代化的处理,使得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 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养生这方面,总觉得古人的智慧才是最精髓的。这套书的出现,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薄薄的书,而是一份承载着厚重历史和哲学思想的“纪念典藏”。它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激发我深入去了解和学习它的内容。 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篇章,但仅仅是感受到这本书的实体品质,我就对它的价值有了初步的判断。它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质,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在,定然与它的外在一样,充满了宝贵的养生智慧。 总而言之,这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精品。它的设计、材质、装帧,都体现了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对于那些热爱经典、追求生活品质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的时候,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古典韵味所吸引。包装的设计非常有考究,采用了传统的元素,让人一看就充满了文化气息。书的整体色调偏向沉稳,搭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既庄重又不失雅致,非常有收藏的价值。 书本的印刷质量也让我非常满意。纸张的选用很特别,不是普通的光面纸,而是那种带有一点点纹理的,翻阅起来触感非常舒服,而且不易反光,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字体的清晰度和排版都做得非常棒,即使是古籍的内容,也能够流畅地阅读,不会有晦涩难懂的感觉。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件跨越时空的艺术品,它不仅仅是一本提供知识的书籍,更是一种精神的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传递着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哲学思想。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之道非常感兴趣,而《黄帝内经》作为医家经典,其养生思想更是源远流长。这套“纪念典藏版”的出现,让我有机会以一种更加庄重和精美的方式去接触和学习它,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 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但仅凭其精美的外观和出色的制作,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期待。我相信,它一定会为我带来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成为我生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

这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真心是太惊艳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包装深深吸引,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搭配上厚重精美的纸张,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平时就喜欢收藏一些有分量的经典书籍,这套书无疑填补了我书架上的一块空白。每一页的排版都十分用心,文字清晰,即使是古籍原文,通过这样的精心编排也变得易于阅读。 我特别喜欢它附带的一些辅助材料,比如注释和导读,这对于初次接触《黄帝内经》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尝试过一些电子版的《黄帝内经》,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翻阅时指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还有那种沉浸在古人智慧中的宁静感,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中医养生,这套书的出现真是恰逢其时。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其内容,但仅仅是触碰到它,就能感受到一种来自数千年前的生命智慧。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天人合一”的理念,学会顺应自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黄帝内经》探索之旅了。这本书不仅能增长我的知识,更能提升我的生活品质。每次翻开它,我都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圣先贤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对于任何对中国传统文化、养生之道感兴趣的朋友,我都强烈推荐这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它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套书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连书签都设计得很有意境。每一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都会被它的精美所打动。我相信,这样的书籍不仅能滋养我们的精神,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它让我意识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回归传统,汲取古人的智慧,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评分

这本《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与“精致”的完美结合。拆开包装的那一刻,书本本身散发出的那种淡淡的纸香,以及触手可及的细腻质感,瞬间就拉近了我与古籍的距离。封面设计上,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而是以一种沉稳而大气的风格呈现,古色古香的韵味十足,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造的收藏级读物。 我非常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书脊的设计挺括有力,打开书本时,书页的展开度非常适中,既不会损伤书本,又能让你舒适地阅读。我尤其喜欢它所使用的纸张,那种微黄且略带纹理的纸张,不仅阅读起来不刺眼,更能增添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仿佛真的在翻阅一本历经沧桑的古籍。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而不仅仅是一本书。它的整体风格传递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经典的传承。尽管我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拥有这样一本制作精良的书,就足以让我感到一种满足和对知识的敬畏。 我一直都相信,好的书籍不仅在于其内容,还在于其呈现的方式。《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用最真诚的态度,将古老的智慧以最美好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读者的尊重,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对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养生的书籍,更是一份可以珍藏一生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让我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更加期待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评分

入手这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纯属意外,但一拿到手就被它的质感深深折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充满复古气息的包装,让人在拆开的瞬间就充满了仪式感。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大气,古朴的字体搭配温润的色调,透着一股内敛的东方美学。 我是一个对书籍印刷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人,这套书完全满足了我的期望。纸张的选用非常考究,不是那种泛着刺眼白光的普通印刷纸,而是一种温润柔和的宣纸质感,摸上去手感细腻,翻阅起来沙沙作响,很有阅读的氛围。字体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即使是古文,在这样的精心编排下,也显得不那么晦涩难懂。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养生智慧的大门。虽然我还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其中的每一个字,但仅仅是感受到这本书的“分量”,我便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经典。 这种“纪念典藏版”的定位,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所传达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对传统的敬意。拥有这样一本精美的书籍,能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沉淀心灵的角落。 我相信,随着我慢慢地去解读和实践书中的养生理念,一定能从中获益良多。这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紀念典藏版)》的出现,让我对传统养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向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