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

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戴夫.布魯諾(Dave Bruno) 著,王戎 譯
圖書標籤:
  • 極簡主義
  • 斷捨離
  • 極簡生活
  • 極簡主義生活
  • 極簡
  • 生活方式
  • 消費降級
  • 極簡挑戰
  • 一年
  • 物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橡實文化
ISBN:9789865623456
商品編碼:1608878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2-01
頁數:29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作者親授3R步驟,帶領你一步步去蕪存菁、邁嚮理想的簡單生活!

3R是什麼?就是如何減少(Reduce)、拒絕(Refuse)、重組(Rejigger)。

1R:對於已經擁有的「舊東西」,要能懂得如何「減少」,將個人物品縮減到必要的程度。

2R:對於還想要擁有的「新東西」(尤其是受到商業廣告的影響),要學會如何「拒絕」購買的欲望。

3R:重要的是,必須換一種方式來安排你的個人物品,並且重新定義你的生活風格,那就是「重組」的真義。

◎內頁隨附:分類填空理想清單,具體寫齣「你必需的100樣物品清單」

「基本生活用品類」:皮夾、手錶、結婚戒指、筆記本、盥洗用品、化妝保養用品等等
「3C科技用品類」:筆電、手機、平闆電腦、耳機等等
「交通工具類」:悠遊卡、自行車、機車、汽車等等
「工作服裝類」:西裝、套裝、襯衫、製服、皮鞋、高跟鞋、工作靴等等
「個人服裝類」:T恤、帽子、牛仔褲、裙子、大衣、睡衣、內衣褲、涼鞋等等
「運動用品類」:排汗衣、防風夾剋、運動內衣、慢跑鞋、籃球鞋等等

《時代》雜誌強力報導,受邀TED演講,全美知名極簡主義者親授「少卻更好」的人生!
內附:分類填空清單,讀後列齣你重要的100樣物品清單!

我想知道沒瞭多餘,沒瞭負擔,日子會變得多自在?
真正的問題,不是要丟掉什麼,而是決定留下什麼??
清點真正重要的,其餘皆可拋。

我是一個年近40歲的成功創業傢,三個小孩的父親,
也是一個生活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時代下的平凡人,
曾經以為「美好生活」就是擁有更多想要的東西,
曾經以為我擁有之物可以告訴別人:我是誰。

直到有一天,看著堆滿物品的房間而睏惑:
「為什麼我要擁有那麼多東西?它們在我生命中發揮瞭多少作用?」
我甚至質疑起自己沒日沒夜工作,到底是為瞭什麼??
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嗎?

我發現,人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新的東西,
而不是那些可以讓人安頓下來慢慢品味與享受的事物。
生活其實沒有缺少太多,唯一缺少的是內在的「富足感」。

這樣荒唐的生活狀態,開始讓我的內心感到極度不安,
我決定做些改變!我選擇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風格!
我想要過得簡單而富足,就從「隻靠一百樣東西過一年」開始吧!

你的收入有多少花在「瞎拚」上?
你是否沉溺在網路購物而無法自拔?
你時常都被過多的個人物品所睏擾嗎?

為瞭掙脫美國式消費主義如毒癮般的影響,青年創業傢戴夫?布魯諾發起瞭一項實驗性質的自我挑戰——隻靠100樣物品過一年,並將多餘物品統統「斷捨離」。

齣乎意料的是,原本純屬戴夫的個人行為在網友的瘋傳分享下,竟掀起瞭一股仿效的熱潮,甚至引起《時代》雜誌等重要媒體的關注及報導,甚至受邀遠赴英國,透過電颱節目嚮人們傳達他的理念。

在本書中,戴夫真實地記錄下那一年中,他徹底落實3R簡單生活的心路歷程、內心掙紮(尤其是在要「處理」對自己具有紀念性意義的物品時),並在更宏觀的層麵上,以一個消費者的身分,反思自己存在於這無孔不入商業消費社會中的新可能性。

跟著極簡生活的實踐傢,開始過自己的清爽新生活,現在就建立一份專屬你的「100樣物品理想清單」。你可以從參考戴夫的理想清單開始,擺脫過多物品的束縛,一起體驗「少卻更好」的快意人生。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戴夫.布魯諾(Dave Bruno)
生長在加州聖地牙哥,成功的創業傢、作傢和簡單生活的實踐者,「隻靠100樣東西活下去的挑戰」(100TC)運動創始人。喜歡騎自行車和衝浪,現與妻子和三個女兒,定居於加州。著有《極簡富足》一書。

精彩書評

◎聯閤推薦
創作鬼纔/盧廣仲
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創辦人/張培仁
親子專欄作傢/陳安儀

目錄

前言:關於貓與滿足的人生

部 邁嚮人生新階段,生活可以更簡單
1.隻靠一百樣東西過一年
2.迷途知返的企業傢
3.告別美國式消費主義
4.挑戰的規則
5.個人的改變從傢庭做起
6.處理個人物品,斬斷舊日情懷
7.忍痛割愛

第二部 3R:如何減少(Reduce)、拒絕(Refuse)、重組(Rejigger)
8.挑戰開始,建立一百樣個人物品清單
9.告別精確,耶誕血拼大挑戰
10.看穿物質的局限性,年終大掃除
11.別在乎他人反應,堅持簡約新生活
12.大哉問的小迴應
13.近乎完美的星期三
14.有些東西是我們始終不應該拋棄的

結語:讓簡單生活持續下去
【附錄一】行動指南
【附錄二】理想清單
【屬於你的練習】邁嚮人生新階段,我必需的一百樣物品清單

《極簡生活指南:打造你的專屬富足之道》 前言:從物質的洪流中尋找真正的自由 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我們似乎總在追逐著「更多」——更多的物品、更多的行程、更多的責任。然而,當我們被無數的雜物和待辦事項淹沒時,內心的平靜與真正的富足感卻越來越遙遠。《極簡生活指南:打造你的專屬富足之道》並非一本簡單的斷捨離手冊,它是一份引導讀者深入探索個人價值觀、重新定義「擁有」與「幸福」的實用哲學書。 本書旨在幫助那些渴望擺脫物質束縛、尋求生活重心的人們,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可持續的極簡生活係統。我們相信,真正的富足並非取決於你擁有多少,而是取決於你如何運用你所擁有的,以及你如何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設定界限。 第一部:覺醒與轉變——認識你的物質束縛 許多人過著「被動生活」,每天忙於處理和維持那些他們並不真正需要或喜愛的事物。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引導你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釐清你對物品的依戀背後真正的心理動機。 第一章:物質的幻象: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麼多? 探討社會文化如何塑造我們的消費觀念,以及「擁有即成功」的迷思。我們將分析品牌、廣告以及同儕壓力如何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的購買決策。 第二章:隱形的成本:時間、空間與精神的耗損 物品不僅佔據物理空間,它們更竊取瞭我們的時間、精力和注意力。本章將量化這些「隱形成本」——從整理、清潔、維護到擔憂遺失或損壞的心理負擔,幫助讀者意識到過多的物品帶來的實際生活損耗。 第三章:價值觀的羅盤:界定你的核心需求 極簡不是一味地丟棄,而是有意識地選擇留下。我們將提供一係列引導性練習,幫助讀者分辨哪些事物真正服務於他們的核心價值觀(例如:健康、創造力、人際關係、學習),哪些隻是習慣或衝動的產物。 第二部:係統化極簡——建構你的個人化篩選機製 極簡生活需要一套持續運作的係統,而不是一次性的清理大掃除。本部分側重於建立一個長期的、個人化的篩選框架,確保「新進入」的物品不會再次堆積。 第四章:物品的生命週期管理 學習如何從源頭控製物品的流入。本章涵蓋「零進入原則」的應用,以及在必要採購時,如何實踐「一進一齣」的規則。我們將探討如何選擇更耐用、更高品質、更具多功能性的產品,從而減少重複購買。 第五章:空間的重塑:功能性與美學的平衡 如何規劃一個讓心靈得以呼吸的物理空間。本章著重於高效的收納策略,但更強調「空氣感」和「留白」的重要性。我們提供不同生活情境(如:書房、廚房、衣櫃)的佈局建議,讓空間設計服務於你的日常活動,而非反過來被空間的限製所牽製。 第六章:衣櫥的精煉:建立膠囊衣櫃的藝術與實踐 衣櫥通常是混亂的重災區。本章提供詳細步驟,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己的身形、生活方式和季節,建立一個功能齊全、風格一緻的膠囊衣櫥。從麵料的選擇到色彩的搭配,讓每天的穿搭決策變得輕鬆快捷。 第七章:數位極簡:清理你的虛擬空間 在現代生活中,數位雜亂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本章深入探討如何整理電子郵件、雲端文件、手機App和社交媒體動態。學習設置專注時間,減少通知乾擾,將數位空間轉化為提高效率的工具,而非分心的來源。 第三部:富足的擴展——時間、精力與關係的極簡化 真正的富足延伸到物質之外,體現在我們如何分配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和精力。本部分指導讀者將極簡的原則應用於非物質層麵。 第八章:精力預算與專注力投資 如同管理金錢預算,我們必須學會管理精力預算。本章介紹「精力清單」的製作,識別並移除那些消耗你精力卻無產齣的活動、會議或關係。著重於深度工作(Deep Work)的實踐,將寶貴的專注力投入到真正能帶來迴報的任務上。 第九章:關係的淨化:建立高品質的社交圈 我們的人際關係質量直接影響我們的幸福感。本章探討如何設定健康的人際界限(Boundaries),並勇敢地篩選齣那些耗損情感或帶來負麵影響的連結,從而騰齣空間來滋養真正有意義、互相支持的關係。 第十章:日程錶的留白哲學 繁忙不等於充實。本書提倡「日程留白」,即刻意在行事曆上安排空檔時間,作為思考、休息、應對突發狀況,或單純享受「無所事事」的權利。這是預防倦怠和激發創意的關鍵策略。 第十一章:極簡的反思與維護:持續的自我校準 極簡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種動態平衡。本章提供年度、季度和月度的檢視清單,幫助讀者定期審視自己的生活係統是否依然符閤當下的需求。探討如何應對生活中的重大轉變(如:搬傢、換工作、傢庭變化)時,保持極簡原則的彈性與韌性。 結語:富足,在你簡單的選擇中誕生 《極簡生活指南:打造你的專屬富足之道》的最終目標,是讓你明白,當你減少對外在事物的依賴時,你內在的力量和創造力將會顯現。富足感並非來自於你擺脫瞭多少東西,而是來自於你清晰地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更專注、更有意識地去體驗和享受它們。這本書提供的,是工具和視野,讓你開始設計一個更輕盈、更有意義的人生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剛翻完《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內心真的被狠狠觸動瞭。一直以來,我總覺得生活裏缺瞭點什麼,拼命地想抓住更多,但越抓越覺得空虛,錢沒少花,快樂卻沒增加多少。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把我從“擁有越多越好的”消費主義泥潭裏拉瞭齣來。作者的經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用100件物品就度過瞭一整年,這在當下這個物質極大豐富、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她卻是真實地做到瞭,而且是“富足”地做到,這其中的反差感太強烈瞭。 我尤其佩服的是作者在“捨棄”這件事上的勇氣和智慧。想象一下,一年裏隻能留下100件物品,這是何等的“斷捨離”?這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騰空,更是心靈的解放。我腦海裏瞬間閃過我傢裏那些堆積如山、一年都沒用過幾次的物品,那些占用瞭我寶貴空間和心力的“負擔”。讀這本書,就像進行瞭一次深度的自我審視,讓我開始認真思考: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那些讓我快樂、有價值的,又是哪些?它促使我去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去質疑那些“必要”的購買,去尋找真正能帶來長久幸福感的源泉,而不是短暫的物質滿足。

評分

剛開始讀《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我就被深深吸引瞭。我的生活裏總是充滿瞭各種各樣的物品,感覺好像怎麼收拾也收拾不完,每天都在為物品的收納和整理而煩惱。作者僅憑100件物品就能過完一年,這對我來說簡直是難以置信,但又充滿瞭巨大的吸引力。它讓我開始質疑,我到底需要那麼多東西嗎?那些堆積如山的東西,真的能給我帶來幸福感嗎? 我特彆想從書中找到關於“如何開始”的答案。比如,她是如何一步步地篩選齣那100件物品的?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什麼特彆的原則或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當麵對一些“非必要但很有用”或者“情感價值很高”的物品時,她是如何做決定的?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極簡生活的故事,更是在提供一種解決我們現代人“物質焦慮”的有效途徑。我期待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精簡物品的同時,提升生活的品質和幸福感,找到一種更輕鬆、更自在的生活方式。

評分

讀《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之前,我總覺得自己是個“生活達人”,傢裏的東西應有盡有,齣門也總是塞得滿滿當當。但看完之後,我纔意識到,我所謂的“豐富”,其實是一種混亂和無序。作者的100件物品,仿佛是一種魔法,讓生活變得井然有序,讓時間更加充裕,讓心靈更加寜靜。這完全顛覆瞭我對“必需品”和“幸福感”的認知。 我最想知道的是,她是如何做到在“100件物品”這個看似極其苛刻的限製下,依然能過上豐富多彩、充滿儀式感的生活的。例如,她是如何挑選這100件物品的?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場閤,這些物品又如何被巧妙地運用?會不會有不得不放棄的、曾經認為非常重要但現在看來卻可有可無的東西?這些細節的描寫,對於我這種“囤積狂”來說,簡直是救贖。它讓我開始反思,我那些“看起來有用”的東西,究竟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又是否真的為我帶來瞭我所期望的價值。

評分

《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這本書,像是給我打瞭一劑清醒劑。我一直以為“富足”就是要擁有很多,但作者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證明,真正的富足,可能在於“擁有”的質量,而非數量。她用100件物品度過一整年,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衝擊力的概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是如何在如此精簡的物品清單中,找到滿足日常需求、精神愉悅以及情感寄托的平衡點的。 我很好奇,她是如何做齣“100樣東西”這個選擇的?這個過程一定充滿瞭艱難的取捨,是對過往消費習慣的徹底顛覆。她是如何評估每一件物品的價值,又是如何權衡實用性、美觀性以及情感連接的?更重要的是,她是如何在這種極緻的簡化中,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和創造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物品的減少,更是關於生活哲學的重塑,它似乎在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到底是為瞭什麼而生活,而那些被我們視為“必需品”的東西,又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地服務於我們的生活目標。

評分

《極簡富足: 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觀。我一直以為“富足”就是財富的堆積,是物質的充裕,但讀完之後,我纔明白,原來真正的富足,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豐盈,一種對生活的掌控感,一種由內而外的自在。作者的100件物品清單,讓我大開眼界,她是如何在如此精簡的條件下,依然過得有滋味、有品質?這其中一定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智慧和策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並非鼓吹苦行僧式的禁欲,而是在“精簡”中尋找“優化”,在“有限”中創造“無限”。這種平衡感非常重要,它告訴我,極簡不是一味地放棄,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一種對生活更高層次的追求。她是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如何去取捨,如何讓這100件物品最大化地滿足她的需求,並且依然能享受生活的美好?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並且期待從書中找到答案的地方。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我們一直以來追求的“更多”,或許並不是幸福的答案,而“更少”卻可能蘊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