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法律行政法规法解释保险业发展政策
★*卷:机构管理公治理从业人员管理保险中介行政许可与处罚
★第三卷: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第四卷:保险资金运用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分类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稽查
★第五卷:财务管理再保险统计信息其他
暂无作者简介......
一、机构管理
1.保险公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9〕1号)
2.关于《保险公管理规定》有关条文解释的复函(保监厅函〔2005〕7号)
3.关于贯彻实施《保险公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0〕26号)
4.保险公保险业务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保监会令〔2011〕1号)
5.再保险公设立规定(保监会令〔2002〕4号)
6.保险资产管理公管理暂行规定(保监会令〔2004〕2号)
7.关于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的通知(保监发〔2011〕19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保监会令〔2004〕2号)
9.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6〕5号)
10.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适用〈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保监发〔2008〕101号)
11.保险公设立境外保险类机构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6〕7号)
12.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7〕1号)
13.关于《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有关事宜的通知(保监发〔2007〕70号)
14.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监会令〔2013〕6号)
15.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监会令〔2013〕7号)
16.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保监会令〔2013〕10号)
17.关于贯彻落实《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有关事宜的通知(保监发〔2009〕130号)
18.关于保险公擅自撤销分支机构处理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5〕207号)
19.关于保险公地市级分支机构命名等有关问题的批复(保监法规〔2007〕1497号)
20.关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工商局行政建议书的复函(保监厅函〔2008〕353号)
21.关于明确保险公法人机构直接经营保险业务行为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机构〔2008〕384号)
22.关于保险许可证采用新编码规则的通知(保监厅发〔2009〕18号)
23.关于明确保险公分支机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0〕49号)
24.关于明确保险公分支机构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10〕477号)
25.关于印发《保险集团公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0〕29号)
26.关于印发《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4〕96号)
27.关于印发《保险公开业验收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1〕14号)
28.关于印发《保险公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3〕20号)
29.关于印发《保险公业务范围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3〕41号)
30.关于印发《保险公发展规划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3〕18号)
31.关于专业网络保险公开业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3〕66号)
32.关于印发《保险公收购合并管理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4〕26号)
33.关于印发《保险公所属保险子公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4〕78号)
34.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公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03〕20号)
35.关于外国财产保险分公改建为独资财产保险公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4〕45号)
36.关于外资保险公设立营销服务部有关事宜的复函(保监厅函〔2009〕445号)
37.关于保险中介机构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保监函〔2002〕30号)
38.关于船东互保协会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3〕78号)
39.关于企业名称登记有关问题的函(保监函〔2003〕1077号)
40.关于加强保险公估机构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5〕65号)
41.关于保险代理法人机构设立批复文件主送人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6〕306号)
42.关于保险索赔代理公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8〕112号)
43.关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许可标准的复函(保监厅函〔2010〕76号)
44.关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支机构许可证有效期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10〕254号)
45.关于印发《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1〕54号)
46.关于保险代理机构异地设立出单点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12〕93号)
4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保监会令〔2004〕7号)
48.关于印发派出机构管理部工作规则的通知(保监厅发〔2004〕13号)
49.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内设处室及主要职责的通知(保监发〔2004〕25号)
50.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计划单列市保监局与所在省保监局监管合作的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05〕6号)
51.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保险业社团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07〕118号)
二、公治理
1.保险公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0〕7号)
2.保险公控股股东管理办法 (保监会令〔2012〕1号)
3.保险公股权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4〕4号)
4.关于《保险公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3〕29号)
5.关于印发《关于规范保险公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06〕2号)
6.关于印发《保险公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7〕22号)
7.关于印发《关于规范保险公章程的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08〕57号)
8.关于印发《保险公董事会运作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8〕58号)
9.关于印发《保险公关联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7〕24号)
10.关于执行《保险公关联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8〕88号)
11.关于外资保险公关联交易范围界定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8〕280号)
12.关于重大关联交易认定有关事宜的复函(保监发改〔2010〕1199号)
13.关于印发《保险公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1号:关联交易》的通知(保监发〔2014〕44号)
14.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保险公信息披露特别规定》的通知(证监公字〔2007〕139号)
15.关于报送年度信息披露报告的通知(保监厅发〔2012〕65号)
16.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险公公开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保监厅发〔2013〕15号)
17.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险公治理报告》报送工作的通知(保监发改〔2012〕124号)
18.关于印发《保险公薪酬管理规范指引(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2〕63号)
19.关于贯彻实施《保险公薪酬管理规范指引(试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2〕101号)
三、从业人员管理
1.保险公总精算师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7〕3号)
2.保险公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8〕4号)
3.关于实施《保险公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管理规定》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23号)
4.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保监会令〔2013〕2号)
5.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保监会令〔2013〕3号)
6.关于贯彻落实《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13〕352号)
7.保险公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14〕1号)
8.关于保险公*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4〕155号)
9.关于*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名称报送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284号)
10.关于保险公*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8〕3号)
11.关于印发《保险公董事、监事及*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8〕27号)
12.关于印发《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的通知(保监发〔2009〕24号)
13.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的通知(保监发〔2009〕66号)
14.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的通知(保监监察〔2010〕326号)
15.关于精算师资格考试工作移交中国精算师协会负责的复函(保监厅函〔2008〕46号)
16.关于加强人身保险公总精算师管理的通知(保监寿险〔2013〕620号)
17.关于启动中国产险业执业资格考试有关事项的批复(保监办〔2005〕192号)
18.关于发布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4〕143号)
19.关于明确保险营销员佣金构成的通知(保监发〔2006〕48号)
20.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保监发〔2010〕84号)
21.关于加强和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98号)
2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544号)
23.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1221号)
24.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保监发〔2012〕83号)
25.关于规范保险营销团队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93号)
26.关于印发《保险营销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7〕98号)
27.关于实施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分类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保监发〔2008〕17号)
28.关于新疆少数民族保险营销员实施分类单独考试有关事宜的批复(保监中介〔2008〕518号)
29.关于调整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直接授予方案报备程序的通知(保监中介〔2008〕1075号)
30.关于给予青海少数民族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特殊政策的复函(保监厅函〔2010〕80号)
31.对两个网站代为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学习行为合法性进行认定的复函(保监厅函〔2010〕89号)
32.关于个人保险代理人法律地位的复函(2006年10月9日)
四、保险中介
1.关于保险代理公、保险公估公审批程序的公告(保监公告第30号)
2.关于保险经纪公选择保险人方式的复函(保监函〔2002〕183号)
3.关于保险公估机构设立外汇账户有关问题的批复(保监复〔2003〕4号)
4.关于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外设网点合规性等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3〕136号)
5.关于保险公分支机构相互代理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3〕227号)
6.关于保险经纪公向境外保险机构安排有关*海上运输保险业务的批复(保监函〔2003〕625号)
7.关于保险经纪机构开展异地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中介〔2005〕97号)
8.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关于保险中介机构开立外汇资本金帐户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6〕6号)
9.关于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介业务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6〕86号)
10.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有关问题的解释(2006年7月27日)
11.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保监发〔2007〕107号)
12.关于保险代理机构超出代理业务范围经营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178号)
13.关于四川康庄保险代理有限公增资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300号)
14.关于保险经纪公从事企业年金管理咨询业务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314号)
15.关于遏制保险中介机构挪用侵占保费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保监发〔2008〕117号)
16.关于调整保险经纪、保险公估法人许可证换发和*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工作流程有关事宜的通知(保监发〔2008〕119号)
17.保险公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保监会令〔2009〕4号)
18.关于保险公估机构参与车险查勘定损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9〕425号)
19.关于依法严肃处理保险公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248号)
20.关于规范保险公相互代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325号)
21.关于保险公中介业务检查中代理人、经纪人佣金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507号)
22.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保专管员管理制度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925号)
23.关于保险公相互代理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10〕309号)
24.关于加强保险公中介业务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10〕107号)
25.关于印发《保险代理、经纪公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1〕53号)
26.关于支持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2〕82号)
27.关于严格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1333号)
28.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保监中介〔2012〕202号)
29.关于重申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监管要求的通知(保监中介〔2012〕559号)
30.关于实施《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基本服务标准》《保险经纪机构基本服务标准》《保险公估机构基本服务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13〕3号)
31.关于进一步发挥保险经纪公促进保险创新作用的意见(保监发〔2013〕16号)
32.关于进一步明确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3〕44号)
33.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保监发〔2014〕3号)
五、行政许可与处罚
1.中国保监会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程(保监会令〔2004〕8号)
2.关于修订《中国保监会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程》有关内容的通知(保监发〔2005〕29号)
3.关于修订《中国保监会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程》有关内容的通知(保监发〔2007〕54号)
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复议办法(保监会令〔2010〕1号)
5.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保监会令〔2010〕5号)
6.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保监会令〔2014〕2号)
7.关于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1999〕180号)
8.关于浙江省地方性法规草案拟要求保险公备案保险合同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2〕31号)
9.关于就商业保险合同监管主体问题做好有关协调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04〕32号)
10.关于保险条款备案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2〕106号)
11.关于对保险公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罚相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3〕118号)
12.关于行政处罚文书送达等问题的批复(保监办复〔2003〕128号)
13.关于明确车险违规行为处罚依据的复函(保监函〔2003〕631号)
14.关于保险违法行为管辖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4〕70号)
15.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保险监管问责制试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6〕12号)
16.关于印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部分法律文书送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07〕120号)
17.关于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8〕233号)
18.关于新保险法实施后行政处罚案件中法律适用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厅发〔2009〕66号)
19.关于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04〕84号)
20.关于调整外资保险公部分行政许可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厅发〔2012〕6号)
21.关于规范保险机构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报送文件的通知(保监厅发〔2013〕20号)
22.关于取消批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02〕113号)
23.关于取消*批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03〕28号)
24.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04〕59号)
25.关于印发已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后续管理措施的通知(保监发〔2004〕79号)
26.关于第五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10〕75号)
27.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12〕104号)
28.关于对浙江省保险市场多头执法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办函〔2003〕129号)
29.关于明确保险机构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主体的复函(保监函〔2003〕744号)
30.关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保监发〔2014〕97号)
我是一名资深的保险合规经理,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自认为对保险法律法规已经有了相当的掌握。然而,《保险法律合规工作手册(第二卷)》的出现,依然让我耳目一新,并且收获颇丰。《保险法律合规工作手册(第二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最新、最前沿的监管动态和法律解读,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于监管机构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解读了它们对我们实际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我特别欣赏它在风险提示方面的细致入微,很多我之前没有关注到的潜在合规风险,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的揭示。而且,它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监管环境,在某些章节还涉及到了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合规理念和实践,这对于我们开拓国际业务或者借鉴他国经验非常有启发。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专业性都非常高,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提升我们公司的合规体系,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商业挑战。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接触《保险法律合规工作手册(第二卷)》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保险行业的法律法规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跟时间赛跑。但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合规工作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条款,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成可执行的操作指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章节,里面对于可疑交易的识别和报告流程,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并且附带了相关的表格模板,这对于我们日常操作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此外,书中对于一些新兴业务模式下的合规挑战,也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提供了应对思路,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应对现有规则,还能主动地思考未来的合规方向。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叹,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合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并且能够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评分我原本对这类法律合规类的书籍抱有一种“学究气”的期待,没想到《保险法律合规工作手册(第二卷)》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生活化的案例和清晰易懂的语言。作者显然非常了解我们这些一线工作者的痛点,所以他们的笔触非常贴合实际,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里面很多章节都像是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合规风险。举个例子,在产品销售的合规性审查上,它给出了一个非常系统的检查清单,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对于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诉和纠纷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主题,但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合规体系。我常常是带着具体的问题来翻阅,总能迅速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它让我意识到,合规不仅仅是法律部门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保险从业者都需要承担的义务,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履行好这份义务的最佳伙伴。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遇到的宝藏!作为一名保险从业者,我一直觉得在合规这条路上摸索前进,总感觉有很多地方不够清晰,或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查阅零散的资料。而《保险法律合规工作手册(第二卷)》就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我眼前的迷雾。它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且给出了非常具象化的解答和指导。比如,在处理客户信息隐私的环节,书里不仅详细解读了相关的法律条文,还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操作细则和风险提示,这让我非常有信心能够确保我们在客户数据保护方面做得滴水不漏。还有在合同审核的部分,它列举了许多常见的潜在风险点,并提供了如何规避的有效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合规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不能做什么”,而是更进一步地掌握了“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更规范。而且,它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我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翻阅时间。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身处保险行业、重视合规工作的同仁们,它绝对是你工作案头不可或缺的利器。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进入保险行业的新人,《保险法律合规工作手册(第二卷)》简直是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位“人生导师”。我之前对保险法律合规的概念非常模糊,总觉得这是一块又大又硬的骨头,很难啃。但是,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我带入了合规的世界。它从最基础的法律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各个具体的业务环节。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客户权益保护的章节,它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在与客户沟通、信息披露、理赔处理等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法律要点,让我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同时又不触碰法律的红线。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生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我“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对合规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内化于心。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快速掌握了必需的合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合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愿意去深入学习和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