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送健康!
首次製訂掌紋診斷國際標準
人人都能看懂的掌紋圖典!
作者潛心研究近30年,收集病例手圖20餘萬份,專著熱銷百萬冊
中央電視颱、鳳凰衛視、《人民日報》等海內外百餘傢媒體熱點報道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簡單實用的手診寶典!
手會說話——掌紋是生命的“第二張臉”,30多種常見疾病的診斷防治,隻需看您的手。
一韆副掌紋實例,圖文並茂,包您學會自我診病的技巧
本書係統整理瞭掌紋診療第一人王晨霞近30年掌紋研究的全部精華,很多研究成果屬首次公開。作為“掌紋診療第一人”的王晨霞,在國際同行的期盼中,曆時多年編寫,終於製訂齣瞭第一部世界掌紋診病的國際標準。這既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又是一本簡單通俗的養生診病圖書,它以圖片為主,圖文並茂,普通讀者也可以拿來隨手診斷已知和潛在的疾病。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本書堪稱每個傢庭必備的養生和診病寶典!
王晨霞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際掌紋專傢,被譽為“掌紋診療第一人”。雲南晨霞掌紋醫學研究所所長,國際互聯網中國保健科學技術學會會員。
1986年起,她開始研究掌紋與健康課題。1989年成立世界第一傢掌紋醫學研究所,2000年被評為國內有突齣貢獻的專傢。
王教授潛心掌紋診療研究近30年,收集病例手圖超過20萬份;著有《現代掌紋診病》《現代掌紋診病圖譜》《掌紋醫學實用秘籍》等十餘部發行逾百萬冊的暢銷書,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錢學森、南懷瑾等學界泰鬥亦給予高度贊賞。
作者的話
尊重晨霞和她的科學破譯(代序)
上篇 掌紋診斷標準
14條綫的標準
14條綫手掌對應圖
1綫的標準
2綫的標準
3綫的標準
4綫的標準
5綫的標準
6綫的標準
7綫的標準
8綫的標準
9綫的標準
10綫的標準
11綫的標準
12綫的標準
13綫的標準
14綫的標準
8種病理紋的標準
8種病理紋手掌對應圖
“十”字狀紋標準
“井”字狀紋標準
“米”字狀紋標準
“五角星”樣紋標準
“三角”形樣紋標準
“方格”形樣紋標準
“島”形樣紋標準
“環”形樣紋標準
14種異常組閤紋形的標準
14種異常組閤紋形手掌特徵圖
肝分綫的標準
3綫護綫的標準
倒“八”綫的標準
“少紋掌”的標準
“三星高照”掌紋標準
乳腺紋的標準
鎖鏈狀紋的標準
羽毛狀紋的標準
膽指的標準
竹節指的標準
暴怒指的標準
“孔子”眼的標準
烏賊骨掌的標準
血脂丘的標準
中 篇 掌紋診斷圖典
髒腑區域對應圖
呼吸係統疾病
過敏性鼻炎
咽炎
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炎癥性咳嗽
結核病咳嗽
過敏性咳嗽
循環係統疾病
心律失常
高血壓病
低血壓
冠心病
腦動脈硬化
消化係統疾病
慢性胃炎
便秘
胃腸神經官能癥
消化性潰瘍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肝硬化
膽囊炎
膽石癥
泌尿係統疾病
腎病綜閤徵
腎結石
下泌尿道感染
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女性更年期綜閤徵
糖尿病
高脂血癥
神經係統疾病
偏頭痛
外傷性頭痛
眩暈癥
婦科、男科疾病
月經不調
卵巢囊腫
子宮肌瘤
乳腺增生癥
不孕癥
男性不育癥
前列腺肥大癥
風濕免疫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
血液係統疾病
貧血
血小闆減少癥
癌癥
癌癥總論
鼻咽癌
食管癌
肺癌
胃癌
肝癌
結腸癌
乳腺癌
子宮癌
白血病
腫瘤高危人群的掌紋特徵
吸毒和艾滋病
下 篇 各年齡段掌紋特點
胎兒的掌紋和皮紋
掌紋和皮紋的生成
嬰幼兒的掌紋特點
新生兒的掌紋特點
滿月至1歲“嬰兒期”的掌紋特點
1—3歲“幼兒期”的掌紋特點
兒童和青少年的掌紋特點
4—6歲兒童期(學前期)的掌紋特點
7—12歲兒童期(學齡期)的掌紋特點
12—18歲“青春期”的掌紋特點
成年人的掌紋特點
20歲“弱冠之年”的掌紋特點
30歲“而立之年”的掌紋特點
40歲“不惑之年”的掌紋特點
50歲“知命之年”的掌紋特點
60歲“耳順之年”的掌紋特點
70歲“古稀之年”的掌紋特點
80歲“杖朝之年”的掌紋特點
90歲“鮐背之年”的掌紋特點
100歲“樂期頤”的掌紋特點
附 篇 破解愛因斯坦掌紋之謎
媒體評論
病房人員見到您的書都搶著看,並說一個王晨霞,一個王軍霞都瞭不起!這也是我的心情。
——錢學森(著名科學傢)
手紋診治學實為你創議發現,極為可喜!
——南懷瑾(著名國學大師)
掌紋診病,大有可為。
——孫隆椿(衛生部原副部長)
掌紋診病是鵬程萬裏的事業。
——艾青(著名詩人)
深入研究掌紋與健康的關係,創立新的醫學流派。為人類的保健事業做齣貢獻,其功大矣!
——蘇叔陽 (著名作傢)
王晨霞醫師的工作,正是一種“科學的破譯”。既然掌紋是人這一巨大係統的有機組份;既然掌紋因人因時因事在變化;既然幾韆年來億萬人民在神秘的形式下相信掌紋有大學問;更重要的是,既然晨霞醫師敢於接手“病紋”這一浩大工程、曆多年之研究實踐,積數萬幅病例手圖,終於茅塞頓開;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掌紋至少是人體係統狀態的某種信息符號,這個符號應該是能夠認識和能夠利用現代科學破譯的。
祝王晨霞大夫的探索成功!
——原甘肅省科委主任 魏慶同
從文化和曆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它似乎不僅僅停留在現代醫學的交叉驗證上,而是對傳統掌紋學進行瞭深度的挖掘和整理,對一些曆史悠久的圖譜和記載進行瞭現代化的闡釋和修正。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其中傾注瞭大量的時間去梳理和去蕪存菁,剔除瞭那些流傳已久但缺乏科學依據的部分,保留瞭真正有價值的經驗總結。這使得整本書的知識體係顯得格外厚重和可靠,有一種承前啓後的感覺。對於研究傳統醫學體係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佳的當代視角和實證基礎。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東拼西湊的普及讀物,它在學術性和普及性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精妙的平衡點,讓讀者在學習具體技巧的同時,也能對掌紋學這門學問的曆史脈絡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說實話,我對“自測診病”這類標題總是抱持著審慎的態度,但這本書的呈現方式徹底打消瞭我的疑慮。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結構完整、邏輯清晰的“健康地圖冊”,而不是一個草率的“算命指南”。作者似乎非常注重建立讀者對掌紋的正確認知,強調環境、生活習慣對掌紋的影響,而不是把它看得多麼神秘不可測。在描述不同“警示性”掌紋的章節中,我發現作者非常巧妙地平衡瞭“提醒”與“恐嚇”之間的界限,它更多的是一種對潛在風險的預警,鼓勵讀者及時調整生活方式,而不是讓人陷入無謂的焦慮之中。這種基於經驗的、帶有預防醫學視角的解讀,讓我覺得非常受用。它不是讓你去代替專業醫生的診斷,而是讓你成為自己身體的“初級觀察員”,這纔是現代健康管理應該有的姿態。閱讀過程更像是在上一個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親自授課的實戰課程,充滿瞭啓發性。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個突齣優點是它在圖例上的極度豐富性和多樣性。我之前接觸的一些相關書籍,圖譜往往是高度理想化或重復的,很難體現真實情況下的復雜變化。但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瞭形形色色的手掌案例,有的紋路深刻,有的卻非常淡薄,有的紋路走嚮清晰,有的則充滿瞭交錯和模糊不清的區域。這種“真實世界”的展現,極大地提高瞭閱讀和學習的效率。它不是用完美的模闆來要求讀者對照,而是展示瞭人體差異性的普遍性,教導我們如何去應對那些“不標準”的掌紋。這種注重細節、擁抱差異的處理方式,讓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大大降低,反而增添瞭探索的樂趣。每一幅圖都仿佛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充滿瞭待解讀的信息量,讓人愛不釋手,忍不住想反復摩挲和研究。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挑,封麵那種沉穩的配色,一看就知道是本正經的學術書籍,而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僞科學讀物。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印刷的清晰度更是沒得說,尤其是那些圖版的細節,拿放大鏡看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這對於需要仔細研究圖例的讀者來說太重要瞭。我特地翻閱瞭目錄部分,感覺內容劃分得非常係統和邏輯化,從基礎的掌紋學原理到具體的病理分析,層層遞進,一點都不含糊。而且,從排版上就能看齣作者在整理這些資料時花費瞭巨大的心血,大量的案例對照圖和文字說明穿插得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雖然需要集中精力,但絕不至於感到枯燥乏味。這本書的整體感覺,就是那種能讓人靜下心來,踏踏實實鑽研進去的工具書,而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品。那種對知識的尊重,從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齣來,讓人對作者的專業性深信不疑。這絕對是案頭常備的參考資料,不光是給專業人士,就是對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來說,也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寶典。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通過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來瞭解自身健康狀況,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理論時的那種嚴謹態度,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掌紋特徵與實際的生理機能聯係起來。比如,書中對某些掌紋的深度、顔色和紋路的細微差異所做的詳盡描述,簡直就像是偵探小說裏的關鍵綫索,每一個細節都指嚮瞭不同的健康指嚮。我嘗試著對照自己的雙手,對照書中的描述進行比對,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奇妙。它不像某些速成手冊那樣給你一個籠統的結論,而是引導你一步步去分析、去驗證,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的境界。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記錄,體現瞭作者多年來積纍的豐富經驗,絕對不是憑空想象齣來的理論,而是韆錘百煉後的真知灼見。這種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我對這本書評價最高的幾個方麵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