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套装2册套装
1、30岁起这样吃,代谢好就不难瘦
2、田安石的低醣厨房
《30歲起這樣吃,代謝好就不難瘦》
的關鍵不在減重,而是「減肥」!
日本藝人、模特兒專屬運動指導森大師教你,
光靠吃就能「只減肥油,不減肌肉」!
提供43種讓代謝下降、容易發胖的「群像」,歡迎對號入座,揪出肥胖病灶!用對的食物,提升代謝,擁抱不會胖的自己!
《田安石的低醣廚房:本無麥、無米、無糖的超級無麩質烘焙糕點配方!》
燃燒脂肪、穩定血糖、遠離麩質,增肌減重大口吃甜點!
不再使用麵粉與糖粉,顛覆傳統烘焙方式!開創烘焙新紀元。
你只要學會:不用麵粉、不用糖的烘焙方法,在家就可以自己做,步驟簡單又好吃更不失敗。吃出窈窕的腰線、擺脫被甜食控制的情緒與爆食自責的無間循環、身輕氣爽。
低醣烘焙,帶你邁向烘焙烏托邦!
《30岁起这样吃,代谢好就不难瘦》
20幾歲,只要三天不吃晚餐,就能瘦回來。
30歲以後,一樣不吃晚餐,體重有減輕,但感覺還是肉肉的。
問題就出在「代謝變差了」!
肥胖的根源是代謝變慢,想要一直保持健康、理想體重,飲食一定要改變!
本書針對反覆減肥、復胖,並且討厭揮汗運動的女性,
提出「不靠運動,只要吃對食物就能燃燒體脂肪!」的有效對策。
以一目了然的代謝下降群像圖檢視43種肥胖特徵:光吃蔬菜、愛吃麵包、早餐一杯蔬果昔、水腫型肥胖、三餐大碗飯、夜貓族、低熱量中毒、禁油脂......提供不必劇烈運動、選對吃了會瘦的食物,幫助你有效剷除惱人的脂肪,守住維護健康的代謝力。
《田安石的低醣厨房》
本書為以中文撰寫的低醣烘培食譜,衷心希望能提供所有熱愛甜點又需忌口的健康族及血糖控制者,另一種簡單而方便的選擇。
全書食譜不用麵粉也不含糖粉,用醣的含量高低分三篇章,讓想開始低醣飲食的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從限醣開始接著低醣,後生酮。
燃燒脂肪→生酮篇( 28款糕點配方)
穩定血糖→低醣篇(15款糕點配方)
高蛋白增肌→限醣篇(7款糕點配方)
每個食譜標註
*難易度、耗時度、相似度
*脂肪,蛋白質,可消化性澱粉與糖、纖維營養素的重量,以及總卡路里
*圖表食譜成分與特色 (無麩質,無堅果,無黃豆,無麵粉,無雞蛋,無動物奶,無乳酪,無酵母,高纖維,高蛋白,生酮,無糖,低澱粉,低卡路里)
其他還有烘焙材料圖鑑(哪裡買?如何保存?)、營養成分表、重量換算表、烘焙器具圖鑑、部落格食譜常用材料中英對照表等實用單元
森拓郎
運動指導師,曾任職於大型健身俱樂部,2009年在東京惠比壽創立「rinato」(加壓訓練&皮拉提斯)工作室,指導健身與。對於鍛鍊至上的健身產業有所質疑,不囿於運動範疇的獨特法,獲得時尚界模特兒、女演員等名人的支持,也得到電視、雜誌等諸多媒體的關注,是引領飲食風潮的美體工作者。著有《減肥一分靠運動,九分靠飲食》《100%靠飲食的技術》《100%靠飲食提升代謝》,熱銷突破30萬本。
田安石
旅紐約企業管理歸國學人及部落格料理研究家
法商珠寶集團與美國道瓊成分股公司之中高階主管
田安石的低醣廚房。安食幫FB社團
年輕時留學紐約期間隨著濃濃烘焙興趣與打工經驗,接觸各式食材,與烘焙結下不解之緣;回台灣後,無預警的心血管冠狀動脈剝離惡疾隨著長年高血壓血糖的遺傳襲擊家族,更加忐忑謹慎的推促著這縷因緣開花結果,成就了百篇低醣減脂的筆記落稿成書!
因為自身迫切需求,在歷經多年反覆研發實作後,更在歐美烘焙的基礎上,創造出大量中西合併的無麩質低醣食譜:無米、麥、糖且低醣(低澱粉),卻又齒頰留香的絕妙作品(即便糖友、三高族群,都能輕鬆享用)。
低醣烘焙食譜,確實讓熱愛甜點,但因總總緣由而有所限制飲食的現代飲食男女,開了另一扇簡單、方便的美味法門。而訴求健康飲食、抗發炎飲食者,更能隨興應手地自在烘焙而不逾矩,讓健康烘焙與美食能成為魚與熊掌兼得的雙贏賽局,更成為全家安心享用烘焙美食的快樂選擇!
《30岁起这样吃,代谢好就不难瘦》
作者: 森拓郎
譯者:張佳雯
出版日期:2017/04/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 986 136 4841
叢書系列:HAPPY BODY
規格: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 塑身美妝> 美體
《田安石的低醣厨房》
作者: 田安石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2017/04/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 986 941 7426
叢書系列:滿足館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飲食/ 西式點心/麵包
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港台原版”的质感果然不同凡响,纸张和印刷都非常舒服,让人愿意捧着它细细阅读,而不是对着手机屏幕草草扫过。我尤其好奇“代谢好就不难瘦”这部分内容会如何深入剖析我们身体能量转换的机制。说实话,我一直以为减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但近几年越发觉得,很多时候体重反弹,并不是因为意志力薄弱,而是身体内部的某些“开关”没被正确打开。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来优化胰岛素敏感性,或者调整肠道菌群来提高基础代谢率的见解,那对我来说价值就太大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我“不能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吃了什么能让身体更高效地运作”。毕竟,只有理解了背后的原理,我们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外出就餐)时,也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完全被食谱束缚住。这种深层次的认知提升,才是真正持久的健康投资。
评分这本书的系列组合非常吸引我的一点是它强调的是“吃”这个主动权,而不是被动地去消耗热量。我希望阅读后,我能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健康食物雷达”。比如,看到一份菜单时,我能立刻知道哪些是帮助我优化代谢的“助推器”,哪些是需要尽量避免的“代谢阻碍剂”。我特别期待森拓郎关于如何调整身体对碳水化合物敏感度的具体建议。如果它能帮我识别出那些真正导致我腹胀或精力下降的“隐形”致敏原或者高升糖指数食物,那就太厉害了。总而言之,我购买这套书,是希望它能成为我未来十年饮食决策的可靠参考手册,而不是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摆设。我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融入血液、融入习惯的长期指导,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期攻略。
评分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最大的痛点是工作餐的选择和晚饭后的罪恶感。关于森拓郎的那部分内容,我隐隐感觉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饮食结合的智慧。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应对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如何保证营养摄入的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轻断食”或者“间歇性禁食”这种对初学者不太友好的概念。田安石的低醣厨房听起来就很实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用常见食材制作美味低醣菜肴的方案,而不是动辄就要用到进口的昂贵替代品。如果能有一些针对办公室人群快速准备健康午餐的建议就更好了,比如如何利用周末时间提前备餐,既能保证健康,又不至于占用太多宝贵的休息时间。我非常看重的是那种“傻瓜式操作”的实用性,能让我不用成为一个全职的营养师,也能把自己的饮食管理得井井有条。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很多减肥书,它们常常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看不懂的生化名词;要么就是过于娱乐化,只教你一些快速见效但副作用明显的偏方。我期待这套“健康吃套装”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那种既有严谨的科学背书,又用极其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吃对你有益”的叙述方式,对我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在“30岁起这样吃”这个定位上,它精准地抓住了我们这代人对身体机能衰退的焦虑。我希望这本书能教我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对抗和减缓这种自然规律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如何保护关节、如何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这些都是超越单纯体重数字的健康指标。如果它能提供一个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食谱框架,那这份投资就绝对值得。
评分这本《健康吃套装》的组合,光是看到书名和作者阵容,我就忍不住要赶紧翻阅了。现在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说实话,哪里有时间去精细计算卡路里或者对着复杂的食谱望而却步?我更倾向于那种既有科学依据,又能落地执行的“生活方式指南”。特别是田安石和森拓郎这两位专家的名字摆在一起,我立马就能想象到这套书会带来一种非常务实且不走极端的健康理念。我个人一直对“低醣”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把它讲得太玄乎,要么就是把所有主食都禁掉,让人在社交场合吃得很尴尬。我非常期待看到这套书里是如何阐述“低醣”和“代谢健康”之间的关系,毕竟,30岁之后,新陈代谢慢下来是每个人的共同困扰。如果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套可以融入日常三餐、循序渐进的调整方法,而不是那种让人一下子就精疲力尽的“激进疗法”,那简直是太棒了。我更关注的是那些关于如何聪明地选择食材、如何调整进食顺序的小技巧,这些才是决定我们能否长期坚持的关键所在,毕竟健康饮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