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無土栽培技術 | 齣版社: 重慶大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5-08-01 |
| 作者:秦新惠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59.00 | 頁數:444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62493914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秦新惠主編的《無土栽培技術》以培養學生無土 栽培生産與管理能力為主綫,根據行業崗位需求和職 業標準,選取教學內容。它集中反映近二十年來國內 外無土栽培技術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和新動態 。全書內容包括12個項目,分彆為:無土栽培概述、 無土栽培的基本條件、無土栽培的環境保護設施、無 土育苗技術、水培與霧培、固體基質培技術、蔬菜無 土栽培技術、花卉無土栽培技術、其他植物無土栽培 技術、無土栽培技術在其他方麵的應用、工廠化無土 栽培的生産與經營管理、技能訓練。
為突齣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本書本著“藉鑒 、創新、突齣特色”的原則,遵循理論以“必需、可 持續”為度,理論教學為實踐教學服務的高職教育理 念,強化技能訓練,補充實用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
如:在書中補充增加*新推廣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 技術及實用性的研究實驗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農林類職業院校園藝、園林、作物生 産、生物技術等專業教材,也可供相關企事業單位技 術和管理人員、個體專業戶使用參考。
項目1 無土栽培概述
任務1 無土栽培的概念與類型
任務2 無土栽培的發展
任務3 無土栽培的特點與應用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2 無土栽培的基本條件
任務1 營養液
任務2 固體基質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3 無土栽培的環境保護設施
任務1 環境保護設施類型
任務2 設施環境條件及其調控技術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4 無土育苗技術
任務1 無土育苗的特點與方式
任務2 無土育苗的設備及操作
任務3 無土育苗的管理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5 水培和霧培
任務1 水培和霧培的定義與分類
任務2 深液流水培技術
任務3 營養液膜水培技術
任務4 其他水培技術
任務5 霧培技術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6 固體基質培技術
任務1 基質培設施建造
任務2 一般基質培技術
任務3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7 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1 蔬菜無土栽培概述
任務2 茄果類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3 瓜類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4 葉菜類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5 芽苗菜無土栽培技術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8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1 花卉無土栽培概述
任務2 常見觀花類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3 常見觀葉類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9 其他植物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1 果樹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2 中藥材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3 草坪無土生産技術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10 無土栽培技術在其他方麵的應用
任務1 屋頂綠化技術
任務2 水麵無土栽培技術
任務3 水培與汙水淨化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11 工廠化無土栽培的生産與經營管理
任務1 無土栽培基地的規劃設計
任務2 生産計劃的製訂與實施
任務3 無土栽培的生産成本與經濟效益
任務4 工廠化無土栽培的經營管理
項目小結
項目考核
項目12 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2 水質化驗
技能訓練2 電導率儀的使用
技能訓練3 EDTA—Fe及其他金屬螯閤物的自製方法
技能訓練4 營養液的配製
技能訓練5 固體基質理化性質的測定
技能訓練6 基質混配與消毒
技能訓練7 雞糞發酵處理
技能訓練8 固體基質栽培技術
技能訓練9 無土栽培設施類型的調查
技能訓練10 基質培設施的建造
技能訓練11 DFT水培設施的建造
技能訓練12 小型水培設施的建造
技能訓練13 蔬菜簡易靜止水培技術
技能訓練14 西瓜深液流水培技術
技能訓練15 萵苣營養液膜水培技術
技能訓練16 育苗工廠的參觀
技能訓練17 蔬菜無土育苗技術
技能訓練18 番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
技能訓練19 參觀智能溫室
技能訓練20 無土栽培工廠的規劃設計
技能訓練21 工廠化無土栽培
附錄
附錄1 蔬菜、花卉等作物無土栽培的崗位能力與技能分解錶
附錄2 無土栽培能力與技能考核方案(參考)
附錄3 常用元素相對原子質量錶
附錄4 植物營養大量元素化閤物及輔助材料的性質與要求
附錄5 植物營養微量元素化閤物的性質與要求
附錄6 常用化肥供給的主要元素、百分含量及換算係數
附錄7 一些難溶化閤物的溶度積常數
附錄8 pH標準緩衝溶液
參考文獻
老實說,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沉穩、內斂,完全沒有現在市麵上很多科普讀物那種為瞭吸引眼球而設置的誇張和煽動性語言。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不苟言笑的老師傅,闆著臉,卻字字珠璣。我最喜歡它在論述“病蟲害綜閤管理”時的態度——摒棄瞭簡單的化學農藥速效方案,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通過優化環境參數,從源頭上杜絕病害的發生,或者說,如何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屏障技術構建一個對病蟲害具有天然抵抗力的栽培生態係統。它用瞭相當大的篇幅來講解如何通過調整光照光譜(例如提高藍光比例)來增強作物的次生代謝産物,從而提升其對真菌感染的抵抗力。這種從宏觀環境到微觀生理的層層深入,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跨學科功底。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對照我自己的種植記錄進行反思和校對,這本書迫使我重新審視許多過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操作流程,並認識到其中隱藏的效率漏洞。
評分我帶著一些現有的水培經驗來閱讀這本書,本想找找能優化現有流程的“黑科技”,結果發現它更像是一部係統的“內功心法”的修煉手冊,注重的是底層邏輯的打磨而非花哨的技巧展示。尤其是在介質選擇和無土栽培基質的改良這一章,作者對椰糠、岩棉、珍珠岩等常見材料的孔隙率、保水性、透氣性進行瞭近乎偏執的量化分析,並提供瞭大量基於實際種植麵積的采購和預處理指南。這解決瞭睏擾我許久的一個實際問題:如何根據我的溫室濕度條件,科學地選擇最閤適的基質配比,以避免根係缺氧或過度浸水。書中關於自動化控製係統的集成章節,雖然篇幅不是最多的,但其前瞻性令人耳目一新。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定時澆水階段,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結閤氣象數據和作物生理信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按需供給”。對於那些希望將栽培體係升級到工業4.0標準的讀者來說,這部分內容無疑是極具參考價值的“藍圖”。它告訴我們,未來的無土栽培,將是數據驅動的精準農業的典範。
評分作為一名對垂直農場技術感興趣的工程師,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空間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耗平衡的討論。這本書在這一領域提供瞭非常紮實的工程學見解。例如,書中有一段詳細計算瞭不同層高和光照距離下,單位麵積投入産齣比的數學模型,清晰地展示瞭投資迴報率(ROI)與初始建設成本之間的微妙平衡點。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羅列,而是融閤瞭經濟學考量的深度分析。此外,作者對營養液循環係統的能耗優化提齣瞭許多獨到的見解,比如如何通過優化水泵的選型和變頻控製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電力損耗,這對於運行成本高昂的室內高密度栽培尤其重要。我欣賞作者沒有迴避實際生産中的難題,書中坦誠地討論瞭如密閉係統中的氣味控製、循環水中的藻類滋生等“棘手問題”,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工程解決方案,而不是空泛的建議。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一個原本可能被視為“高冷”的科研領域,通過嚴謹的工程語言,轉化成瞭可被量化、可被執行的生産標準。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異常全麵,它仿佛搭建瞭一個無土栽培的“百科全書式”框架,幾乎涵蓋瞭從種子萌發到收獲包裝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我特彆注意到其中對特定經濟作物(如草莓和高價值藥用植物)的栽培方案的詳細展開,這部分內容極其詳盡,細緻到連采摘後的預冷和保鮮處理技術都進行瞭專門的論述,體現瞭作者對“從農場到餐桌”全鏈條的深刻理解。與市麵上許多隻側重於某一方麵(如水培或霧培)的教材不同,這本書的廣度令人稱贊,它用統一的理論基礎串聯起瞭不同的栽培模式,使得讀者在掌握核心原理後,可以靈活地遷移到任何一種無土栽培體係中。它的專業性和深度,使得它不僅是農技人員的案頭必備,對於農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能夠建立完整知識框架的優秀教材。每一次翻閱,都能在不同的章節中發現新的啓發點,它像一塊打磨精良的寶石,在不同的光綫下摺射齣不同的光彩。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種帶著泥土芬芳的觸感和樸實的封麵圖文,讓人立刻感覺到它撲麵而來的專業性與實用性。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籍,但翻開目錄後,我發現作者的思路極其清晰,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從基礎的水培營養液配比的化學原理,到滴灌係統的日常維護與故障排除,每一個章節都像是為新手量身定製的嚮導,既有嚴謹的科學支撐,又不失操作層麵的細緻指導。比如,關於EC值和pH值的控製部分,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給齣標準範圍,而是結閤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環境因子的敏感性進行瞭深入剖析,甚至連不同地區水質硬度對配方調整的影響都被考慮在內,這讓我這個常年與水肥參數打交道的種植者都感到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排版也很齣色,圖錶清晰,關鍵公式和注意事項都用醒目的顔色或圖標進行瞭標注,極大地提高瞭閱讀效率,讓人在需要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時,能夠毫不費力地定位。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作物抗逆性管理時,引入瞭環境生物學的一些新觀點,這讓傳統的栽培知識增添瞭一抹亮色,不再是單純的“照方抓藥”,而是真正理解“作物為何如此反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