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值分析(第5版)
定价:32.00元
售价:18.24元,便宜13.76元,折扣56
作者:李庆扬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302185659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理工科大学各专业普遍开设的“数值分析”课程编写的教材。其内容包括插值与逼近,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非线性方程与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每章附有习题并在书末给出了部分答案,每章还附有复习与思考题和计算实习题。全书阐述严谨,脉络分明,深入浅出,便于教学。
本书也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各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材,并可供从事科学计算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引论 1.1 数值分析的对象、作用与特点 1.1.1 数学科学与数值分析 1.1.2 计算数学与科学计算 1.1.3 计算方法与计算机 1.1.4 数值问题与算法 1.2 数值计算的误差 1.2.1 误差来源与分类 1.2.2 误差与有效数字 1.2.3 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1.3 误差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危害 1.3.1 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1.3.2 病态问题与条件数 1.3.3 避免误差危害 1.4 数值计算中算法设计的技术 1.4.1 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 1.4.2 迭代法与开方求值 1.4.3 以直代曲与化整为“零” 1.4.4 加权平均的松弛技术 1.5 数学软件 评注 复习与思考题 习题第2章 插值法 2.1 引言 2.1.1 插值问题的提出 2.1.2 多项式插值 2.2 拉格朗日插值 2.2.1 线性插值与抛物线插值 2.2.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2.2.3 插值余项与误差估计 2.3 均差与牛顿插值多项式 2.3.1 插值多项式的逐次生成 2.3.2 均差及其性质 2.3.3 牛顿插值多项式 2.3.4 差分形式的牛顿插值公式 2.4 埃尔米特插值 2.4.1 重节点均差与泰勒插值 2.4.2 两个典型的埃尔米特插值 2.5 分段低次插值 2.5.1 高次插值的病态性质 2.5.2 分段线性插值 2.5.3 分段三次埃尔米特插值 2.6 三次样条插值 2.6.1 三次样条函数 2.6.2 样条插值函数的建立 2.6.3 误差界与收敛性 评注 复习与思考题 习题 计算实习题第3章 函数逼近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3.1 函数逼近的基本概念 3.1.1 函数逼近与函数空间 3.1.2 范数与赋范线性空间 3.1.3 内积与内积空间 3.1.4 佳逼近 3.2 正交多项式 3.2.1 正交函数族与正交多项式 3.2.2 勒让德多项式 3.2.3 切比雪夫多项式 3.2.4 切比雪夫多项式零点插值 3.2.5 其他常用的正交多项式 ……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第5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第6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第7章 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第8章 矩阵特征值计算第9章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部分习题答案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吃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但它无疑是我接触过的最扎实的数学类书籍之一。最让我赞赏的是它那种严谨到近乎偏执的逻辑推导,作者在阐述每一个概念时,都如同剥洋葱一般,层层深入,直至最核心的原理。我常常需要反复阅读同一段落,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但每一次的回顾,都会带来新的感悟。这种“啃硬骨头”的学习过程,虽然颇费精力,却也让我对数值分析的理解更加透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算法的详细讲解,不仅仅是给出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这些公式的由来,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一步步走向理解的彼岸。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数学的敬畏之心又加深了不少,同时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算法,层层递进,使得学习过程更加顺畅。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各种数值方法的对比分析,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每种方法,而是深入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这种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最合适的数值方法。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的介绍,这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对数值分析这个学科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虽然书中的内容涉及了不少复杂的数学理论,但作者的讲解清晰易懂,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辅助说明,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逐步掌握。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数值分析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挑战。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你建立扎实数值分析基础的书籍。它不像市面上许多同类书籍那样,只注重概念的罗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数值计算背后的数学原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误差分析的讲解,非常详尽,从源头到传播,再到控制,作者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实用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避免计算错误,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些数值计算上的难题,阅读了这本书的相应章节后,茅塞顿开,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成功解决了。书中的例题也设计得相当精妙,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虽然有些例题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演算,但每一次成功的演算,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值分析不仅仅是一堆公式,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工具。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确实是相当有挑战性的。我之前对数学的接触主要是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刚开始翻阅时,很多地方都让我感到茫然,各种符号和公式如同天书一般,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书籍。但坚持下来,我开始尝试去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数学之美。其中一些章节,例如关于收敛性分析的部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的严密和精妙。作者在讲解时,会非常细致地分析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这些限制如何影响最终的结论。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确实是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我可能无法立刻掌握所有内容,但每次的阅读都像是在攀登一座高山,虽然过程艰辛,但每一步的提升都能让我看到更广阔的风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数学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深入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它让我对数学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过去,我可能只是将数学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数学本身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逻辑之美。作者在阐述每一个定理和算法时,都力求做到逻辑严密、推导清晰,并且会引申出其更深层次的含义。这让我不再仅仅满足于“会用”某个公式,而是去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尤其是一些关于收敛性和稳定性的讨论,让我对数值方法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学习方式,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它带来的知识和理解,却是更加持久和有价值的。每当我遇到一个困惑点,经过一番钻研,最终豁然开朗时,那种喜悦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