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每年都体检,还有必要做孕前检查吗?”
“备孕除了戒烟戒酒,还要注意什么?”
“男性也要补叶酸?”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造成不孕不育?”
“二胎备孕要注意什么?”
……
许多备孕夫妻在开始准备要孩子时,只知道男性要戒烟戒酒,女性要补叶酸,其实,备孕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男性也要提前3个月补叶酸,蜜月旅行不宜受孕,居家也要防辐射等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备孕期间,夫妻双方应注意的宜忌,包括优生优育、孕前检查、备孕饮食、生活习惯、不孕不育等。能够让次备孕的夫妻非常快速的了解备孕的重点问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相比其他备孕书来说,本书更加细致、贴心,每个宜忌后面都有“特别注意”,提醒你注意这里的小细节。本书大的特点就是,每个章节都把男性、女性应注意的事项分别提出来。在关爱女性的基础上,也给了备育男性更多的关注,让男性有了更好的参与到孕育宝宝这件大事上来的机会。
读了这本书,相信通过你们夫妻共同的努力,能够更顺利的孕育健康宝宝!
目录:
第1章优生优育必知
生育的秘密,了解越多怀娃越快
1宜了解夫妻双方生殖系统
2宜保护子宫——胎宝宝的家
3宜关爱卵巢健康
4宜拥有棒的卵子
5宜关注月经是否正常
6宜了解女性受孕条件
7宜了解男性生育条件
8宜自我检测精子质量
9宜提高精子质量
10宜提早预防孕育缺陷宝宝
11不宜一味追求性能力
12养好精子,不宜接触的6种东西
13不宜迷信“酸儿辣女”
14不宜盲目相信生男生女产品
15不宜盲目使用促排卵药物
怀孕时机
1宜在年龄孕育
2宜在季节孕育
3宜选择受孕时间
4宜注射风疹疫苗后满3个月再怀孕
5长效避孕药宜停服6个月后再孕
6剖宫产宜间隔2年再孕
7宜在环境下受孕
8接受X射线照射后不宜立即怀孕
9取出宫内节育环后不宜马上受孕
10酒后不宜怀孕
11如长期服药,不宜急于怀孕
12不宜在旅途中受孕
13身体疲劳不宜怀孕
14早产、流产后3个月内不宜受孕
15宫外孕6个月内不宜怀孕
找对排卵日,受孕很容易.
1宜把握排卵日,增加受孕率
2月经规律宜按规律推算
3宜留意排卵征兆
4宜每天测量基础体温
5宜多种方法算排卵
6宜观察宫颈黏液推算排卵日
7懒MM宜用测排神器——排卵试纸
8宜根据情况检测排卵
9性生活宜顺其自然
10不宜完全相信计算排卵期的APP
11不宜用晨尿进行排卵试纸测试
12不宜在排卵期内频繁性生活
第2章小小检查,备孕更安心
女性备孕检查与保健
1宜提前半年做孕前检查
2宜在孕前接种疫苗
3宜了解备孕女性必检项目
4宜做口腔检查
5宜认真对待白带检查
6宜做乳房检查
7女性孕检前宜这样做
8不宜将普通体检代替孕检
9患上妇科疾病不宜急于怀孕
10不宜孕前自行服药
男性备育检查与保健
1宜了解备育男性检查项目
2久未育,男性宜先做个育前检查
3精液检查,宜注意这几项
4有炎宜早治疗
5男性育前检查宜注意这些
6不宜只让妻子自己做检查
7不宜忽视弱精
8发现问题不宜放弃,坚持治疗才见效果
第3章想怀孕,要吃对
必须要知道的饮食宜忌
1宜根据情况调理饮食
2宜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尽量在家吃饭
3宜营养均衡全面
4宜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帮助备孕夫妻了解孕前应注意的各种宜忌:孕前检查、优生优育、日常饮食、生活细节,以及验孕。除了备孕女性应注意的各种宜忌外,本书还特别提出了男性备育中的宜忌问题,让夫妻双方排除一切不利因素,迅速成功备孕。从孕前检查开始到备孕成功,这中间你必须知道的问题,在这里都以宜忌的形式展现,鲜明的对比版式,让你一眼就知道什么宜做,什么不宜做。
另外,本书还特别提出了,针对二胎、大龄、有流产史、有甲亢的备孕女性的特殊备孕方法。希望全天下所有想要孩子的夫妻,通过读这本书了解备孕的宜与不宜,再加上夫妻的密切配合,能够孕育一个健康优质的宝宝。
这本书在叙事风格上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与幽默感。它并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充满术语的口吻来教导读者,而是选择了非常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比如,在讨论某些生理变化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她自己或者她朋友的真实小故事,让你会心一笑,瞬间拉近了距离。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章专门讲“伴侣参与度”的,它不是简单地说“丈夫应该支持你”,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丈夫在不同阶段可能会产生的心理落差,并给出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比如“如何一起做孕前体检规划”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到可以立刻在日程表上标注出来执行。这种“知行合一”的写作方式,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本实操手册,一本帮助小家庭建立新生活模式的指南。读完后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摸索,而是有了一个可靠的、充满智慧的“军师”在身边指导。
评分从作者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来源来看,这本书体现了一种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它不像有些网络资料那样道听途说或者过度推销某些产品,而是明显建立在可靠的医学研究和多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引用的一些数据和建议都显得中肯而审慎,它总是在强调“个体差异性”,提醒读者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讲解基础体温测量法时,它不仅告诉你要怎么做,还详细解释了不同体温曲线可能代表的不同生理状态,以及何时需要咨询专业人士。这种深度的、不含糊的讲解,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一种科学的、批判性的思维模式。阅读过程中,我很少需要停下来去查阅其他资料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因为作者构建了一个足够扎实和可信赖的知识体系,让人读得非常放心、非常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温暖气息的米黄色纸张,拿在手里感觉就很舒服,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封面设计得简洁又富有寓意,我特别喜欢那个抽象的叶子和圆圈的组合,似乎在暗示生命的循环和孕育的温柔过程。排版也是下了功夫的,字号适中,行距宽松,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记得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泡着一杯花茶,翻开这本书的,光是看着那些精致的插图和清晰的标题,就觉得内心平静了很多。它不像很多工具书那样死板,反而像是一位有经验的、邻家大姐在跟你轻声细语地聊天,分享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和感悟。整体阅读体验下来,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它就成功地建立了一种信赖感,让你愿意沉浸其中,去慢慢吸收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知识点。这种体贴入微的细节处理,绝对是现在很多出版物里难得的精品。
评分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处理“焦虑情绪管理”这部分内容时的细腻和深刻。进入备孕阶段后,各种信息爆炸,各种“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很容易让人陷入无尽的比较和自我怀疑中。这本书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读者的这种心理困境,它用非常温和的笔触去解构了这些常见的焦虑来源。它没有回避“失败的可能性”,但却是以一种鼓励和赋能的姿态去引导你如何面对和调整预期。我记得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把孕前准备看作是一次自我深度探索和健康升级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在为自己和未来做最好的投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下子就把那种围绕着“必须成功”的压力卸了下来,转而关注于过程中的自我提升。这种哲学层面的引导,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医学知识储备,提升到了心理健康指导的高度,这一点是许多同类书籍常常忽略的软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逻辑脉络清晰得像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完全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阅读障碍。它采取了一种时间轴推进的方式,从最初的“生活习惯大扫除”开始,逐步深入到更专业的“营养素补充清单”和“伴侣双方的健康评估”。每一章节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然,你不会觉得突然被扔进了一个陌生的知识领域。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部分结尾设置的“自我检查清单”或“行动目标回顾”,这种小小的仪式感,让你在读完理论后能立即实践,巩固学习效果。例如,当我读完关于“压力荷尔蒙对受孕影响”的那一节,紧接着的行动清单就提示我去尝试一种新的放松技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实用性,让每一个翻页的动作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