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
定价:56.00元
作者:(美)戈德雷,张家勇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5036771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译丛以引进出版国外民商法学经典著作,把握民商法学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解决我国民商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为己任。译丛旨在博古稽今、察鉴域外、砥砺学人,自不会囿于井蛙之见,画地为牢,而欲开放心态,纳入诸种重要作品。译丛也不愿囿于“经典”之名,忽视对我有用的作品。尚祈学界诸公,共襄民商法译业。
内容提要
本书的基本论点是,以往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的那著述家们的看法是正确的,至少其中的大多数是正确的。他们确立的基础性原则不仅可以对他们那个时代的罗马法作出好的解释,而且对于现代私法来说亦复如此。的确,有止匕问题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比如我们所说的妨害法;还有一些问题他们无法解释,例如我们所说的严格责任。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他们确立的那些基础性原则,仍然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私法的基础》是戈德雷教授继《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起源》之后又一部民法哲学论著。作者完全打通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之间的樊篱,透彻地分析了西方法律中关于财产、合同、侵权和不当得利的理论。作者提出,在这些法律领域中仔在一种共同的原则,并月可以用这些原则解释卜述法律领域的历史和发展。这些潜在的原则可以成为一种共识。这些共识被那些称为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前辈法学家所阐述。这些共同的原则塑造了西方法律的发展历程,然而也可以解决那些前辈法学家所没有遭遇到的法律难题。
目录
部分 研究计划
章 基础性原则
第二章 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 财产法
第三章 占有和所有权
第四章 财产利用权的限度:妨害、近邻防害和无形侵害法
第五章 财产利用权的私人变更:役权
第六章 与财产利用有关的权利:以水权为例
第七章 未经所有权人同意的资源丧失:紧急避险和相反占有
第八章 未经先前所有权人同意的资源取得:采矿、捕猎和财产的发现
第三部分 侵权法
第九章 现代大陆法和普通法侵权法的结构
第十章 被告的行为:故意、过失、严格责任
第十一章 名声、尊严、隐私和“人格”损害的侵权责任
第十二章 纯粹经济损失的侵权责任
第四部分 合同法
第十三章 允诺
第十四章 错误
第十五章 履行不能和意外情事
第十六章 作出赠与的允诺
第十七章 交换允诺
第十八章 违反合同的责任
第五部分 不当得利
第十九章 针对不当得利的原则
第二十章 没有得利的返还
第二十一章 返还中的救济措施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哇,这本书简直是把我彻底征服了!我本来对法律,尤其是那些冷冰冰的条文,总有一种畏而远之的感觉,总觉得是那些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专业人士才能玩转的东西。但《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这本书,完完全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看似复杂抽象的法律概念,一点点地剖析开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财产”这一部分时,那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是财产,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有财产的概念,它在我们社会运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书里举了好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邻里之间的界线纠纷,或者对共享单车所有权的讨论,这些都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数的细微之处,都暗藏着深刻的财产法原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身边的物品,甚至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利”,原来它们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需要遵守特定的规则。
评分这本书在“合同”部分的讲解,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的巅峰!我一直觉得合同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总感觉里面充满了各种陷阱和不公平条款。但读完这部分,我完全被它所吸引。作者用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把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 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意思自治”原则的强调,它让我们明白,合同的本质是当事人之间自由协商的结果,而不是被强加的。而且,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合同的类型,比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甚至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服务合同,并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让我觉得,以后在签订任何合同时,我都能更加自信,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评分“不当得利”这个概念,我之前可能在新闻里听过,但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它的内涵。这本书把它讲得太明白了,简直是“点石成金”。它解释了什么是不当得利,为什么会产生不当得利,以及在发生不当得利后,应该如何救济。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受益人”和“受损人”的视角转换,它让我们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概念。例如,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意外地获得了一笔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而另一个人却因此遭受了损失,那么前者就有义务将这笔财产归还给后者。书中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核心。这让我觉得,即使是在看似“巧合”的情况下,法律的公平之手也总能发挥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用心。每一章的开头都用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引入,让读者立刻被吸引进去。而且,章节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流畅,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讲课,他总能把复杂的知识点用最简单、最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不仅注重理论的讲解,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这让我觉得,书中的知识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生活中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法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侵权”的阐述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它没有直接堆砌一堆条文,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把侵权的构成要件,那些听起来有点拗口的“行为”、“损害”、“因果关系”等等,讲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过失”和“故意”的区分,书里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不小心撞到了人,和故意推倒别人,这两者的法律后果是多么的不同,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本书都给了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 读到后面,对于一些看似微小的疏忽,可能会引发多大的法律责任,我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觉得,法律不仅仅是惩罚那些“坏人”,更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这种“责任感”的培养,我觉得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之一,它不只是关于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一种法律意识的塑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