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正版 幼小銜接教程 我要上小學啦 數學思維訓練 提高篇+基礎篇 適閤幼兒園大班和一年級學生 | ||
編寫: | 陸霞 | ||
本書定價: | 47.8 | ||
網價: |
| ||
ISBN號: | 9787567565661 9787561792421 | ||
齣版社: |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3-06-01 | 版次:1 |
| |
印刷時間:2013-06-01 | 印次:3 | 字數:141韆字 | |
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我首先被它的排版和字體吸引瞭。現在很多針對低齡兒童的教材,為瞭追求花哨,字體小、插圖擁擠,看得人眼花繚亂,但這套“預售幼小銜接教程”的版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舒服。它大量使用瞭留白,保證瞭每個知識點的展示空間都足夠寬敞,這對剛剛開始接觸係統學習的孩子來說至關重要,能有效避免視覺疲勞和信息過載。特彆是那個“我上小學瞭啦”的部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小學課程內容,而是通過一個虛擬的“小學探險”故事綫來串聯的,孩子們仿佛跟著一個大哥哥大姐姐在校園裏參觀,從認識課桌椅到理解課間休息的意義,都融入在趣味故事裏。這極大地緩解瞭我傢那小傢夥對“上學”這個未知環境的恐懼感。此外,它的用紙質量摸起來非常厚實,即使用彩色水筆塗畫也不會輕易洇墨,這對於我們這些喜歡在書上做筆記、畫重點的傢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優點。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齣版方對學齡前兒童學習習慣的深刻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討喜,色彩搭配明亮活潑,那種充滿期待和一點點緊張的“幼小銜接”主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這個正為孩子升學焦慮的傢長的眼球。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它在介紹“數學思維訓練”這個闆塊時,沒有直接堆砌枯燥的算術題,而是用瞭大量的圖形、情景對話和一些看似小遊戲實則暗藏玄機的練習。比如,它裏麵設計瞭一個關於“分類與排序”的單元,通過整理不同形狀和顔色的積木,引導孩子建立邏輯框架,而不是簡單地數數。我觀察到我傢孩子做起來非常投入,經常會自己邊做邊小聲嘟囔著“紅色的放一堆,三角形放一堆”,這種主動思考的過程,比我死闆地教他“1加1等於2”有效得多。而且,這個“提高篇”和“基礎篇”的劃分也非常貼心,基礎篇讓我們打牢瞭數感和空間想象力的地基,而提高篇則開始引入一些簡單的推理和逆嚮思維,比如“倒推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這對我來說是個驚喜,因為我原以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接觸這類思維訓練會比較超前,但書中的編排方式非常平易近人,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沒有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壓力,反而激發瞭他們對“動腦筋”的興趣。我特彆喜歡它那種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孩子覺得學習數學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場有趣的探索。
評分這套書的設計者顯然不是那種“填鴨式”的教育信徒。我尤其欣賞“數學思維訓練 提高篇”中的一些開放式提問。它們往往沒有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孩子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比如,有一道題問:“如果你有五塊糖果,你想分給三個朋友,你會怎麼分?”我孩子給齣的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給兩個朋友一人兩塊,剩下一塊自己吃;有人說給三個人一人一塊,剩兩塊明天再分。書後麵附帶的傢長指導手冊,對這些不同思路都給予瞭肯定,並引導傢長如何根據孩子的迴答來判斷他的思維活躍度和個性化偏好。這讓我感覺這套書更像是一個“思維引導工具”,而不是一份“標準答案試捲”。它真正做到瞭尊重孩子的認知差異,並且為傢長提供瞭與孩子進行深度思維對話的切入點。總而言之,這不僅是一套教材,更是一本高質量的親子互動指南。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牛的地方在於它對“銜接”這個概念的理解非常到位,它不隻是簡單地把幼兒園的內容延長一點,或者把一年級的知識點稀釋一點,而是真正架設瞭一座橋梁。尤其在“語言錶達與規則意識”這一塊的處理上,我感到非常驚喜。雖然書名主打數學思維,但它巧妙地融入瞭一些社會規範的訓練。比如,在介紹完一個數學概念後,會有一個小小的“課堂小貼士”版塊,裏麵會用擬人化的方式教導孩子在集體環境中如何舉手發言、如何安靜傾聽等。我拿給孩子試做瞭一個關於“請客吃飯”的情景題,題目要求他根據客人的喜好來分配食物數量,這不僅考查瞭基本的平均分配概念,更隱含瞭“體諒他人”的社交禮儀。這種復閤型的題目設計,恰恰是幼小銜接階段最需要的——孩子需要學會如何在群體中學習和相處。我一直認為,一個孩子能否順利進入小學,情商和規則意識的重要性不亞於識字量和算數能力,而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紮實。
評分老實說,我對比瞭好幾套市麵上的幼小銜接資料,很多都是內容堆砌,恨不得把小學一年的知識塞進這幾周的假期裏,給孩子造成巨大的挫敗感。但這套“預售幼小銜接教程”的節奏感拿捏得非常精準。它的難度麯綫是那種平緩上升的“之”字形,而不是陡峭的“一”字形。我留意到,每一個新概念的引入,都會先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傢裏的玩具、商店裏的零食)進行鋪墊,然後纔過渡到抽象的符號錶達。舉個例子,關於“時間”的概念,它沒有直接教時鍾刻度,而是先讓孩子記錄自己“做完作業”花瞭多長時間,對比“玩樂高”花瞭多長時間,讓時間成為一種可感知的量。這種“具象到抽象”的轉換過程,對於思維尚未完全跳脫齣具體實物的小朋友來說,是構建認知模型的最佳路徑。我兒子的專注力明顯提升瞭,因為他知道隻要努力就能理解下一個知識點,這種正嚮反饋機製,是任何昂貴的補習班都無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