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想學習——古今中外名人終身學習的啟迪》
作者:黃顯華 齣版日期:2018年3月29日
ISBN:9789620757853 圖書類別:教育
版次:初版 頁數:187頁
開度:227*150 裝禎:平
插圖:無 語種:繁體中文
印刷用色:單色 附加品:無
本書賣點
1)作者為教育界泰鬥,是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都有名望的教育學傢。
2)本段源自專欄文章,貼近生活,簡短易讀。
3)教育是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易引起大眾關注。
4)本書學術性之外又具普及性,以名人故事或社會歷史事件為載體書寫,語言平實簡潔之外亦帶生動活潑氣息,與前麵兩書相比有一定創新。
內容簡介
當今時代,「學習」成為我們終身的事業。然而,我們可曾真正省思過自己的學習經驗,從而探索齣適閤自己的學習態度及方法呢?
本書作者黃顯華教授,畢生緻力於中小學教育實踐及教育學學術研究,讀中西書籍,行兩岸三地。本書中,他聯繫孔子、孟子、周有光、高錕、蘇格拉底、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或者與教育息息相關的時事或歷史事件,活靈活現地闡發原本艱深難明的教育學學術觀念。希望讓教育學走入生活,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學習」,都有所啟迪。
作者簡介
黃顯華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教育博士,曾任教本港三所小學、兩所中學,後任教於大學。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係係主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教師,現為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及教學學係客座教授、伍宜孫書院資深書院導師。
黃氏緻力於教育學學術研究在社會公眾領域的實踐,赴兩岸三地開展研究和講學,除學術研究外亦擔任社會公職。曾參與世界銀行在中國的教育技術援助項目協調工作,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教師教育與教師資格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評審局、香港各大學學術評審委員或校外考試委員。黃氏著述頗豐,包括著《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係和研究》(與霍秉坤、徐慧璿閤著)、在香港和颱灣分別齣版《課程:範式、取嚮和設計》(與李子建閤著),在內地和颱灣分別齣版的《一個都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與硃嘉穎共同編著)等。
目錄
序
內容概要
淺析“學習”的本質
你明白瞭嗎?
怎樣纔算投入學習?
自主學習的一些疑問?
教學舞步:教與學的差距和配閤
學習問問題、從問問題中學習
生產型態和學生個別差異的處理
從孔孟到郭靖:中國名人的學習觀
以現代教育概念看孔子的學習觀
孟子的學習觀
荀子的學習觀探尋
墨子學習觀的探究
從學習觀點看郭靖武功的成長過程
楊過武功發展的過程:從閤作、通達、解難、統整、到創新
從創新和德性的角度分析張無忌學習武功的進程
擁有超過100年學習經驗的周有光
高錕的學習背景和學習特徵
從蘇格拉底到比爾.蓋茨:西方名人的學習觀
蘇格拉底對學習的理解和實踐
愛迪生是自學的典範
愛因斯坦的學習旅程
比爾.蓋茨的學習方法
賈伯斯成長的道路
股神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怎樣學習成為一個自主和自尊的人
書籍推介
煥發童年的特質可以撃破限製我們的桎梏嗎?──《童年與解放》簡介
真誠的自主學習:《乖孩子的傷,最重》簡介
《成長戰爭》書介:兩個孩子衝破傳統教育桎梏自主學習的故事
在德國培育“自主學習”的旅程:《天天驚喜》書介
教育與社會
“贏在起跑線上”的疑和問
與內地教師交流的不同經驗
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為甚麼我們都隻是關心TSA?
通識教育科課程的設計、決定和教師的專業化機會
金禧事件與黃麗鬆報告書
鳴謝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種“名人學習法”的書是抱持著一絲懷疑態度的,總覺得它們容易流於錶麵,堆砌勵誌口號。但是,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跨學科的視野。作者顯然做瞭大量的案頭工作,他不僅僅羅列瞭那些名人學習的“成果”,更深入剖析瞭他們思維形成背後的文化土壤和認知機製。比如,他對比瞭不同時代背景下,學者們在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方式上的巨大差異,這讓我意識到,學習的方法論本身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能固守成規。特彆是其中關於“反思性學習”的章節,那些案例的選取非常精準,沒有選擇那些被過度神化的“完人”,而是著重展現瞭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曆的迷茫、受挫和自我修正的過程,這讓閱讀體驗變得異常真實和接地氣。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觀察人類心智如何通過持續學習來突破自我的絕佳窗口。
評分從港颱原版引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翻譯質量是毋庸置疑的,文字精準到位,沒有那種生硬的“翻譯腔”,讀起來非常順暢自然,很多專業術語的處理也體現瞭譯者的專業素養。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學習者的身份認同”。在現今這個強調效率和結果的社會裏,我們常常忘記瞭“學習本身”的樂趣和內在價值。而這本書卻像一麵鏡子,映照齣那些真正熱愛知識、以學習為生命意義的人的麵貌。它引導讀者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學習?我希望通過學習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精神境界?這種由內而外的驅動力,遠比任何外部激勵都要強大。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通過考試的書,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的心靈指南。
評分我特彆喜歡這本書中那種流暢的敘事節奏,它不像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那樣讓人望而卻步,反而更像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在跟你促膝長談。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他總能找到最恰當的詞匯來描述那些復雜的心路曆程。我記得有一段描述一位古代思想傢在特定曆史時期如何通過閱讀“禁書”來拓展視野的場景,那種在限製中求自由的求知欲,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讀後不免心潮澎湃。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沒有止步於對過去的緬懷,它不斷地將曆史經驗與當下的信息爆炸環境進行對話和連接。麵對海量信息,我們該如何提煉精華、構建自己的知識堡壘?書中的論述給瞭我一套全新的工具箱。這本書的層次感很強,初讀時會為故事所吸引,再讀時則會發現其中蘊含的深刻方法論。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單一的學習範式。過去我們可能受製於學校教育的框架,認為學習是有開始有結束的“階段性任務”。但作者通過對不同領域、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學習典範的剖析,清晰地展現瞭“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無論是科學研究、藝術創作,還是政治實踐,背後都隱藏著一套共通的、關於如何吸收、整閤和創新知識的底層邏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某些關鍵轉摺點上,插入的那些哲學思辨,它們使得整本書的格調一下子拔高瞭,不再停留在技巧層麵,而是上升到瞭關乎個體生命意義的層麵。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完成瞭一次對自身求知欲的集中“充電”,對於如何規劃未來的學習路徑,心裏踏實多瞭。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和細細品味的深度之作。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商務印書館的齣品一嚮是品質的保證,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翻閱起來非常舒適。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從前幾章的閱讀體驗來看,作者對於“學習”這個宏大命題的切入點非常獨到。他沒有落入那種老生常談的理論說教,而是選擇瞭以一種更具故事性和啓發性的方式,將古今中外的那些“學習者”——那些真正的思想巨匠和實踐者——的經驗娓娓道來。那種對知識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在麵對睏難時展現齣的堅韌,讀起來讓人非常受鼓舞。尤其是一些關於如何構建個人知識體係的論述,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學習習慣。這本書的排版清晰,注釋詳盡,即便是涉及一些較為深奧的哲學或心理學概念,也能通過恰當的案例和引述,變得易於理解和消化。整體而言,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學習方法論的藝術品”,而非枯燥的教科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