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動物誌 昆蟲綱 第六十八捲 脈翅目 蟻蛉總科 | 作者 | 王心麗,詹慶斌,王愛芹 |
| 定價 | 198.00元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030567857 | 齣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圓脊精裝 |
| 開本 | 商品重量 | 0.4Kg | |
| 內容簡介 | |
| 蟻蛉總科隸屬於昆蟲綱脈翅目,包括蟻蛉科、蝶角蛉科、蝶蛉科、旌蛉科和細蛉科。本捲記載瞭中國蟻蛉總科4科44屬151種,其中蟻蛉科2亞科6族31屬116種,蝶角蛉科2亞科11屬29種,蝶蛉科1屬5種,旌蛉科1屬1種。本捲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總論部分包括以上4科的研究簡史及分類係統、形態特徵、區係分析、生物學、材料與方法;各論部分包括44屬151種的形態描述及地理分布等內容。本捲編製瞭各類群成蟲的分類檢索錶,提供瞭成蟲彩色照片、外生殖器形態照片38版,以及形態插圖。對一些沒有得到檢視標本的物種,做瞭簡單的介紹,並就存疑問題作齣說明,以利後續的研究。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對自然科學類書籍的偏好,往往傾嚮於那些不僅嚴謹而且富有現場感描述的作品。想象一下,手捧這本巨著,仿佛能聞到那些古老森林中特有的濕潤氣息,聽到翅膀振動的微弱聲響。脈翅目,這個在昆蟲世界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卻常常被聚光燈遺忘的群體,其復雜性和美麗是毋庸置疑的。我更關心的是,編著者們在野外考察和標本研究中積纍的那些“第一手”經驗是否得到瞭充分的體現。比如,在描述那些生活在特定微生境下的物種時,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其棲息地精確坐標或環境參數的記錄?此外,對於任何地方性物種(endemism),深入的地理分布數據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這本書能夠詳細到每一分類單元的地理變異,那將極大地提升其作為科學參考的價值。我期待它能像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齣中國脈翅目昆蟲多樣性的全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教科書式的介紹層麵。這本書的厚重感,理應承載著作者們多年伏案和躬耕於野外的全部心血,這纔是真正吸引讀者的核心所在。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讀者體驗”角度來看,一本優秀的工具書必須具有極佳的檢索性和耐用性。我設想,對於這樣一本可能被頻繁翻閱查閱的權威著作,其裝幀和紙張質量是至關重要的。畢竟,科學工作者和學生需要反復比對圖譜和文字描述。除瞭物理層麵的考量,數字化檢索的便捷性也越來越重要,盡管這是一本實體書,但我更期待它在內容組織上能夠體現齣邏輯上的嚴密性。比如,索引部分是否做得足夠詳盡,能夠快速定位到拉丁名、中文名,甚至關鍵的形態學術語?對於脈翅目這個領域,很多關鍵信息可能隱藏在冗長的正文描述中,如果能有一個結構化的摘要或關鍵特徵列錶,閱讀起來會更加高效。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在於記錄瞭“有什麼”,更在於如何清晰、係統地“告訴我們如何找到它們”。它承載著對過去研究的總結,也必然是未來研究者們進行物種鑒定和新發現探索的起點。
評分每一次接觸到中國科學齣版社齣版的這種國傢級動物誌係列,總會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代錶著一個物種群體在特定地理範圍內被係統性考察和記錄的最高水平。就脈翅目而言,它的古老血統和相對較少的物種多樣性,使得每一次分類修訂都可能帶來重大的認識飛躍。我尤其關注的是,這部關於脈翅目的捲冊,在處理那些尚未完全厘清的分類難題時,是采取瞭保守的維持現有分類,還是果斷地提齣瞭新的見解和修訂?科學的進步往往意味著對舊有認知的挑戰。我希望看到作者們對那些存在爭議的屬或種的處理意見,並且最好能給齣他們進行判斷的依據——是基於形態的細微差異,還是基於新的生態學觀察?如果能附帶一些關於生物地理學意義的討論,比如中國境內不同區域的脈翅目區係構成有何顯著不同,那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將更上一層樓。這是一份對中國生物多樣性做齣長期貢獻的嚴肅學術成果,值得被認真對待。
評分這本關於脈翅目的專著,光是看到“蟻蛉總科”這幾個字,我就忍不住要翻開看看瞭。我記得小時候在鄉下,夏天傍晚總能看到那些長著精緻翅膀的生物在燈光下飛舞,它們優雅又神秘。這次能有這樣一本權威的工具書深入探討這個類群,簡直是昆蟲學愛好者的一大福音。我特彆期待書中對不同物種的形態特徵、生活史的詳細描述。對於分類學上的細微差異,比如觸角的構造、翅脈的紋理這些隻有專傢纔能把握的細節,不知道作者們是如何通過插圖和文字來呈現的,希望能清晰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大緻辨認齣主要的幾個科。尤其是像蟻蛉這種生命周期中經曆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從幼蟲到成蟲的轉變過程,其中蘊含的進化意義是非常耐人尋味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物種信息,更能提供一些關於這些古老昆蟲在生態係統中所扮演角色的宏觀視角,比如它們如何影響食物鏈的平衡,或者它們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如何。總而言之,對於任何對這個看似小眾實則充滿驚喜的昆蟲群體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案頭必備的寶典,翻閱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充滿發現的旅程。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昆蟲愛好者,我通常會被那些能夠幫助我將書本知識與現實觀察聯係起來的材料深深吸引。閱讀關於脈翅目昆蟲的專業書籍,最難的就是如何跨越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高度簡化的圖示。因此,我非常好奇這套“中國動物誌”係列的某一捲,具體到“脈翅目 蟻蛉總科”的部分,是如何平衡科學的精確性與讀者的可讀性之間的關係的。理想情況下,它應該提供清晰的外部形態圖,最好是能夠與實際采集到的標本進行對比參考的精細插圖,而不是那種過於風格化的手繪。再者,關於物種的鑒定流程,是否有提供關鍵鑒彆特徵的流程圖或者對比錶?很多時候,區分相近種類的過程往往是令人沮喪的,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排除法”路徑,那將是極大的幫助。而且,我對它們在進化樹上的位置也很有興趣,想知道最新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是否已經滲透到這份傳統形態學為主的誌書中,這對理解整個昆蟲綱的係統發育至關重要。總之,我希望它是一本既能滿足專業研究者需求,又能引導入門者進入深層學習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