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几代人的“知心姐姐”
作品总发行量突破7000000册
全国具影响力的少年儿童教育专家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常邀请嘉宾
深受亿万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全新理念——破译孩子健康成长密码
成功方法——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
双效互动——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教经典 历久弥新
“卢勤教育经典”之《告诉我能行!》:
“知心姐姐”与孩子们面对面心贴心的“知心对话”
开启孩子心灵宝藏、孩子健康成长的“知心宝典”
她,永远的微笑、永远的耐心。
她,总是在倾听、解答,不知疲惫。
为什么孩子那么信任你?
——我有一双爱的眼睛,五分钟之内就能发现这个孩子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在我眼里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
为什么你那么爱孩子?
——对我来说,孩子就是大地,孩子就是太阳,我付出了自己的爱,也得到了许许多多孩子带给我的爱。这让我觉得自己是富有的,当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就是天底下有魅力的事业。
她就是卢勤,亿万家长的导师,几代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
《告诉我能行!》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是一本能够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真实境遇和想法的书。本书通过大量珍贵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对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剖析,将孩子们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概括为50个话题,大到面对生活、面对命运、面对青春,小到面对长相、面对暗恋、面对手淫等,细细分析,殷殷教导,进行平等的、面对面心贴心的“知心对话”,指导孩子摆脱困境,自强、自信、乐观地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向,做好的自己。
《告诉我能行!》是孩子们喜爱的励志书。书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很多鲜活生动的经典案例,通过阅读这本书,孩子们将学会自信地面对,大声说出:“我能行!”家长也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帮助孩子。
卢勤,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现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独具的亲和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卢勤的著作都是书,总发行量超过700 万册,荣获国家第六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卢勤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千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章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
1.面对得失——消极不如积极
人生课:太好了!
2.面对痛苦——逃避不如奋起
“失恋了就去自?我真傻!”
3.面对生命——放弃不如珍惜
你是生命,你是奇迹!
4.面对长相——嫌弃不如满意
恭喜你,长高了!
5.面对艰苦——痛苦不如痛快
苦变乐有魔法
6.面对生活——悲观不如乐观
快乐享受每一天
7.面对父母——对立不如对话
从改变自己开始
第二章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8.面对挫折——有信心才有成功
人生第二课:我能行!
9.面对自己——有梦想才有作为
做好的自己
10.面对胆小——有胆量才有机会
我怕什么?
11.面对非议——有胸怀才有气量
冷静是金
12.面对歧视——有志气才有出息
我是女孩,我能行!
13.面对贫困——有抱负才有毅力
上学的道路有多远
14.面对诱惑——有自制才有精神
征服自己,就征服了一切!
15.面对理想——有追求才有希望
农民工子女有志气
16.面对失足——有行动才有前途
冰雪正在融化
第三章
我帮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17.面对伙伴——需要帮助更需要真诚
人生第三课:我帮你!
18.面对快乐——需要感受更需要分享
学会分享,就拥有了快乐!
19.面对弱者——需要同情更需要理解
将心比心
20.面对恩情——需要知恩更需要感恩
别忘说声“谢谢你”
21.面对老人——需要孝敬更需要读懂
你懂老人的心吗?
22.面对单亲——需要坚强更需要快乐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23.面对冲突——需要谅解更需要奉献
点燃你的爱,熄灭你的火
第四章
你真棒——改变角度就改变了关系
24.面对他人——激励才能悦纳
人生第四课:你真棒!
25.面对陌生——付出才能融入
转学带来的烦恼
26.面对后妈——善待才能融合
后妈也是伟大的
27.面对老师——悦纳才能共处
以师为友
28.面对女生——自强才能服人
我是男生,我棒!
29.面对暗恋——忽视才能重视
别太在乎他
30.面对评价——宽容才能和谐
谁当班长
31.面对凡人——有爱才懂尊重
我向父母学尊重
32.面对名人——努力才能成功
凡人的不平凡
33.面对长大——有心才能长大
这是有心人的
第五章
我要学——改变内存就改变了未来
34.面对学习——乐学不厌学
人生第五课:我要学!
35.面对放弃——慎重不轻率
弃学请三思
36.面对青春——理智不盲动
认识我自己
37.面对手淫——放松不恐慌
女孩悄悄话
38.面对伤害——勇敢不鲁莽
有种拥有叫平安
39.面对缺失——弥补不放弃
从今天开始
40.面对阅读——坚持不间断
每天阅读十分钟
41.面对命运——认学不认命
改变命运靠自己
第六章
我思考——改变头脑就改变了人生
42.面对选择——思考比盲从重要
人生第六课:我思考!
43.面对机会——经历比名次重要
哈佛看中她什么?
44.面对攀比——人品比物品重要
人和人比什么?
45.面对追星——清醒比狂热重要
Fans 在追什么?
46.面对手机——自律比自由重要
手机的利与弊
47.面对网络——冷静比沉迷重要
“老鼠爱大米”
48.面对吸烟——拒烟比戒烟重要
吸烟是害不是酷
49.面对叛逆——冷静比冲动重要
经历叛逆年代
50.面对——祖国比什么都重要
我就是中国!
哇,最近读了几本让我深有感触的书,虽然跟“卢勤家庭教育全集”的内容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那种阅读体验和思考的深度是相似的。比如,我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古代哲学思辨的译本,那本书深入探讨了早期思想家们对于“道”与“德”的理解,简直像在迷宫里穿行,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作者非常擅长用极其精炼、近乎禅意的语言去构建复杂的逻辑体系,读起来就像在品尝一壶陈年的老茶,初尝平淡,回味无穷。它没有直接教你如何处理日常的亲子冲突,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看待世界的基本框架。我发现,很多现代的焦虑和浮躁,都能在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找到一丝宁静的锚点。书中对“无为而治”的阐释,不是教人不作为,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这对于我理解现代生活的节奏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读完后,我明显感觉自己对待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观察和接纳。这本书的排版和翻译质量也值得称赞,注释详实,使得晦涩的原文也能被当代读者所理解,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实在是太迷人了。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个稳定的内核,不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这种内在力量的培养,比任何具体的技巧都更为宝贵和持久。
评分另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读物,是一部硬核的科幻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旅行和多重宇宙的故事,情节设计得极其精巧复杂,简直像一个数学模型被赋予了情感和生命。作者对物理学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但同时又严谨地遵循着他自己构建的宇宙规则,这种自洽性让人拍案叫绝。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在不同时间线中挣扎求存的科学家,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像蝴蝶效应一样,引发了连锁反应,探讨的主题直指自由意志与宿命论的永恒矛盾。虽然这和教养孩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它让我开始思考“选择”的重量。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给予的每一次引导、设定的每一个界限,本质上都是在为他们构建一个“时间线”,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可能性。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大胆,经常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跳跃时空,需要读者全神贯注地去拼凑线索,那种智力上的挑战感非常过瘾。它让我意识到,教育可能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提供工具,让孩子有能力去应对那些连我们自己都无法预见的“未来岔路口”。阅读过程中,我甚至会停下来,在脑海中绘制出人物关系的图谱,这种主动的参与感,远胜于被动地接收信息。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本关于城市建筑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著作,它探讨了现代城市空间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居民的行为模式和社群关系的。作者用大量的实景案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街道的设计、公园的布局、甚至楼宇的高度,都在无形中设定了人们交往的频率和质量。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公共空间缺失”对邻里互助的影响,论证过程非常具有说服力。这本书让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空间意识”来看待我的居住环境。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为孩子创造的物理环境,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者。一个鼓励自由探索的小区,和一个处处是隔离设施的社区,培养出的孩子性格定然不同。这本书的论证方式非常学术,充满了图表和统计数据,但作者的笔触又十分流畅,能够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它没有提供任何“如何布置儿童房”的具体建议,但它提升了我对“环境对个体发展塑造力”的认知层级,让我开始关注更大的系统性影响,而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个体互动。
评分最近翻阅的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聚焦于一位被主流史学界忽略的女性政治家,她如何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凭借智慧和隐忍,一步步影响了国家决策。这本书的考据工作做得极其扎实,大量引用了私人信件和未公开的档案,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绝非脸谱化的符号。传记的魅力在于,它能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的微观挣扎完美结合起来。这位女性的处事哲学,特别是她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平衡术,让我深思。她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改革者,而是懂得“润物细无声”的策略家,在关键时刻,总能以退为进,最终达成目标。这对我理解“影响力”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有时候,真正的力量并非体现在公开的对抗中,而是藏在那些看似妥协和退让的背后。虽然书里没有一句直接谈论“管教”,但她对局势的洞察力和对人心的把握,对于任何需要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建立长期关系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典雅而沉静的,读起来有一种庄重感,仿佛在翻阅尘封已久的珍贵文献。
评分最后,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科普读物,它集中讲解了人类记忆的形成、遗忘的机制,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联想”来建立知识网络。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亲民,作者善于用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神经科学概念,比如为什么我们会记得某句广告词,却记不住刚读完的段落。它深入剖析了“深度加工”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当我们主动去提问、去连接、去复述时,信息才真正进入长期记忆。这对我理解学习过程有了革命性的帮助。它没有直接谈论如何“教育”孩子,但它提供了关于“知识如何被吸收”的底层逻辑。我明白了,死记硬背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它没有激活大脑中负责构建意义的网络。读完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信息接收上的习惯,并尝试用更具互动性的方式去内化新知。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思维工具箱里增加了一套非常实用的“信息处理手册”,这种对自身心智运作机制的理解,带来的那种掌控感是无与伦比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