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
本書是首部研究中國針灸學術史的專著,全書由“引論”、“經絡部”、“腧穴部”、“刺灸法部”、“治療部”五部分組成,全面闡述了中國針灸學術發展的歷史進程,系統考辨了針灸發展史上的重要學術問題。所論述的問題或是國內外學術界所關注而久無定論的學術難題,或是作者首次提出的新問題。對於這些重大或疑難學術問題,作者力求在全面佔有、細密考辨史料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對各種學術思想的形成、演變,做出盡可能客觀的敘述,提出有理有據的獨特見解,結論可能與當下流行的一些觀點不同。本書史料的收集極為廣博,許多史料、版本、圖片均為首次公開發表,而通篇考辨之精,研究之細密,問題之深刻,更見功力。尤為可貴的是作者將其多年治史實踐及他人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論述了史學研究的一般規律、基本方法及其研究模式等。
本書在寫法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首先以“引論”開篇,總覽通觀,勾勒出了針灸學術發展的全景;而主體部分則以專題為主線,條分縷析,翔實考辨了針灸學術思想的源流。這樣縱橫交彙,遠瞻近觀,既可見森林,又可見到樹木,從而使學術史考鏡源流的功用得到立體化、全方位的體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改變了以往同類著作那種以時代先後為序,以醫家、醫籍為中心的編年史式的模式。
它既是一部全面論述中國針灸學術發展史的專書,同時也是一部具有鮮明特點的史學方法、史學理論的概論。可供中醫針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中醫科研人員以及對中醫史有興趣的文史研究者閱讀。
【第*部分 引論】
第*篇 史料的收集與整理
第二篇 史料的鑒別
第三篇 史料的理解
第四篇 針灸文獻的基本特點
第五篇 針灸史學研究方法與研究模式
第六篇 針灸理論的基本特徵及其演變形式
第七篇 困惑、思索、開拓
附篇
附一﹑中醫古籍版本鑒定常見問題例說
附二﹑本書採用文獻選介
【第二部分 經絡部】
附二﹑文史類古籍中的經絡學說
【第三部分 腧穴部】
【第四部分 刺灸法部】
【第五部分 治療部】
插圖目錄
關鍵詞索引
後記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实在是没得挑剔,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繁体字的阅读体验,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传统文化脉络的人来说,更能感受到那种原汁原味的历史厚重感。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不适应竖排的排版和繁复的文字,但一旦沉浸进去,那种韵味是简体字无法替代的。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古籍的影印件和图示,虽然有些线条略显模糊,但正是这种“旧”的感觉,让人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时代,直接面对着先贤留下的智慧结晶。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对照着现代的解剖学知识去理解古人对“经络”的描述,这种古今对话的体验非常奇妙,它迫使我去思考,古代的经验主义是如何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的。这本书无疑是搭建我理解古籍的坚实桥梁。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感到震撼。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基本理论的介绍,更深入挖掘了针灸学背后蕴含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很多当代针灸教材往往为了标准化和简化,牺牲了理论的哲学深度,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没有回避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模型,而是尝试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解释为什么古人会形成这样的认识框架。举个例子,关于“气”的理论阐述,书中结合了不同朝代的理解变化,从朴素的生命能量到更抽象的调控机制,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这对我个人的临床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我明白,真正的中医不是一套僵硬的处方集,而是一种动态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哲学。可以说,这本书是通往“中医思维”殿堂的必经之路。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初次接触针灸理论体系的人来说。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娓娓道来,把那些复杂的经络、穴位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讲得深入浅出。我尤其欣赏它在历史脉络上的梳理,清晰地展现了针灸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从早期的砭石到后来的毫针,每一步的技术革新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临床实践的积累。读起来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能够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构建起如此精妙的医学体系。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深入学习这门学科的决心。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学派观点的对比分析也非常到位,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偏颇,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解空间。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挑战与享受并存的。它的内容密度非常高,很多段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深意。我习惯于在阅读时做大量的批注和关联思考,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提供了大量的“思考点”。它没有迎合快节奏的生活习惯,需要你慢下来,进入一种沉思的状态。但正是这种“慢”,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读完特定章节后,我感觉对自己的身体感知都变得更敏锐了。它不仅仅是关于医学的历史,更是关于中国人如何认识和对待生命、疾病和健康的文化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临床视角。它教会我的,是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而不是盲目地崇拜古人。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学术史研究的爱好者,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史料的考证和引用的准确性上做得非常扎实。它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罗列,而是充满了精微的学术辨析,比如对某一重要穴位的记载在不同古籍中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临床应用倾向的演变,作者都有详尽的论述和考证。这种严谨的态度,让这本书的可靠性大大提升,对于希望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文献参考价值极高。我甚至发现了一些过去我未曾注意到的重要文献片段被引用,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它就像一张密集的学术网络图,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展示了针灸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质疑、继承和发展中前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