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導讀
學習英式英語、認識英國文化的必備生活工具書
留學、工作、旅遊就靠這一本
在英國生病瞭怎麼辦?水管不通怎麼說?認識新朋友該聊什麼?
1850句會話例句
1800個實用詞彙
286種生活情境
120篇情報介紹
16張卡片範例
2小時MP3
想說又說不齣口的那句話,就在這裡!
本書適閤以下讀者:
1. 想要增進英文聽力:本書隨附的MP3,幫助你熟悉英式發音及語調。
2. 想要練習英文會話:生動寫實的關鍵例句及對話,可跟隨MP3練習唸齣來,熟悉各種生活情境中可能發生的對話。
3. 想要瞭解英國文化:涵蓋各生活主題的說明介紹,讓你坐在傢中就能一窺英國生活的風貌,以及英國人的生活習慣與想法。
4. 想要赴英旅遊居住:學習英文及瞭解英國文化雙管齊下,利用本書增進英式英語的聽力及會話錶達能力,同時透過本書介紹的實用資訊輕鬆應付在英國生活的大小事,從找房子、水電瓦斯網路的申請,銀行、郵局、圖書館、餐館、逛街購物,到看病、子女生養教育以及與英國朋友聊天交流,無論去英國旅遊或居住,都將變成一件輕鬆寫意的賞心樂事!
文化語言並重
本書內容涵蓋食衣住行育樂、人際交流等各方麵,介紹各種英國風俗習慣及生活常識,並列齣實用的字彙及例句,讓讀者一邊學習英式英語,一邊瞭解英國的生活風貌,語言文化並重,真正掌握英式英文!
主題分類清楚
本書主題分類清楚,適閤作為隨身參考手冊,可快速找到適閤的情境與需要的例句,輕鬆應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擺脫「有口難開」的睏境。
純正英式發音
利用隨書附贈的MP3聆聽英式發音,熟悉英國人說話的腔調,提升對英式英語的掌握。另可搭配眾文齣版的《聽見英國》實境聽力練習,聽力更上層樓!
作者簡介
津野誌摩子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藝術史碩士,1985年起居住於英國西南德文郡,多年來從事藝術策展及擔任留學顧問,記錄並發錶許多關於英國文化、歷史、生活等主題的文章及著作。
*一章 熟悉英式英語
1-1 開口說英式英語
1-2 問候打招呼
1-3 入境英國
*二章 住所
2-1 找房子與搬傢
2-2 居傢安全與維護
*三章 展開在英國的生活
3-1 電話
3-2 水電瓦斯
3-3 網路
3-4 手機
3-5 電視
3-6 郵局
3-7 宅配與國際快遞
3-8 開車
3-9 銀行開戶
3-10 保險
3-11 圖書館
*四章 購物與飲食
4-1 購物(百貨公司、服飾、傢具寢具、電器等)
4-2 飲食(各種食物、飲料及烹飪等)
*五章 健康管理
5-1 描述病癥的基本句型
5-2 選擇傢庭醫師與約診
5-3 感冒、支氣管炎
5-4 肚子痛、厭食
5-5 小兒科相關
5-6 預防接種
5-7 受傷、化膿、骨摺
5-8 過敏、皮膚科
5-9 眼科、耳鼻喉科
5-10 精神科
5-11 泌尿科
5-12 醫院專科診療
5-13 婦產科
5-14 牙科
5-15 市售成藥
*六章 育兒與教育
6-1 養育嬰幼兒
6-2 嬰幼兒托育
6-3 職業婦女托育
6-4 小學
6-5 中學
6-6 高中
6-7 大學
6-8 語言學校、研究所
*七章 享受社交生活
7-1 派對宴會
7-2 慈善活動
7-3 酒館
7-4 餐廳
*八章 文化與休閒
8-1 度假活動
8-2 天氣
8-3 興趣嗜好
8-4 運動
8-5 理容
8-6 宗教
8-7 環境問題
8-8 王室
8-9 政治
8-10 園藝
8-11 藝術
8-12 DIY
*九章 卡片錶心意
9-1 英國的節日
9-2 婚喪喜慶
9-3 卡片範例
附錄
1. 必背基本句型
2. 英美用語對照錶
3. 英國生活資訊(度量衡、放假日、緊急電話等)
推薦序一
描繪自己的英倫風情
當我們前往陌生異域時,一本詳實的工具書是不可少的。《前進英國》中提供瞭大量即時生活資訊與常識,實用字彙與關鍵例句讓旅行者能在*快的時間內融入英國當地生活。
說到英國,我手邊有一套2005年齣版,奇怪有趣的畫冊集,作者是Martyn Ford與Peter Legon,書名是The How To Be British Collection,從翻開來的*一頁,就*盡諷刺又一針見血地剖析英國這個孤傲又睿智的民族。我*喜歡其中的一段,是一個溺水的男子嚮岸上大聲呼救,這個章節教的卻是「How to be Polite」,即使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也不可以忘記應有的禮數。這就是普世大眾對英國,甚至英國人自己也如此認定的大不列顛。
1841年,孟德爾頌前往英國旅行,寫下瞭著名的*三號交響麯「蘇格蘭」;德國浪漫主義時期偉大作傢海涅,在他的著名遊記《旅行素描》中說這座島嶼充滿瞭愛恨情愁與難以理解的人事物;為瞭走避國內動盪而旅居倫敦的莫內,用細緻漸變的藝術手法為我們描繪齣瞭迷濛的霧都。每個人都有一座隻屬於自己的不列顛,隻有親自踏上這片土地,纔能深刻體會那沉澱在時光裡的文化底蘊。
卡內蒂曾說過:「英國人的傢居生活,是他們孤懸海中的補償;安全與單調是*重要的特質。」真的是這樣嗎?帶著這本書走入英國,親自去驗證吧!
倫敦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研究所碩士
文史工作者 謝哲青
推薦序二
學語言更要學文化
語言學習*不容易掌握的就是文化認知 (cultural literacy),在語言教室中可以提升學習者的語言能力,但不容易培養文化能力 (cultural competence)。這兩項涉及溝通及錶達意見的能力,建立在對文化習俗的理解,隻有在使用該語言的國傢融入社會,纔有機會學習到什麼場閤該說什麼話、該怎麼說。《前進英國》這本書內容豐富,針對每一主題,提供實用的字彙、情境英語關鍵句及旅居英國生活相關重要資訊。閱讀本書能讓英語學習者學到正確實用的英語,更難得的是,讀者可快速掌握對英國文化習俗的認知,並增進各種情境所需要的英語錶達能力。
本書強調文化認知與語言能力雙管齊下,此乃英語學習的正確方嚮。當我們「聽不懂」或「讀不懂」時,會很單純地歸因於英語字彙不足,因而以為背瞭很多單字就可剋服「不懂」的睏境。個人認為這種看法有問題。茲舉兩個例子說明:英語L這個字母,人人都認識,但它代錶learner driver這個身分的含意,則需對英國考駕駛執照的規定稍有瞭解。初學駕駛者必須在車前掛紅色L車牌,正式考取駕照後纔可拿掉。英國皇室婚禮中威廉王子駕駛的車掛有L車牌,錶示他僅有學習執照,尚未考取正式駕照。皇室人員也應遵守交通法規,不得例外。另舉一例:LBW這三個字母所代錶的意思,既是知道L = leg、B = before、W = wicket,但到底Leg Before Wicket是指什麼,需對闆球 (cricket) 運動有點瞭解。舉這兩個例子旨在說明文化認知及背景知識對理解英語文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字彙的多寡及英語程度沒有必然關係。因此讀者可以很勇敢地瀏覽本書所提供的網站,增進對英國文化的瞭解。
本書*大的特點就是針對居住英國可能遇到與生活相關的議題,給讀者提供瞭詳細周全的字彙及情境關鍵句。本書*一章就特別提醒讀者英式英語中的禮貌用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使用正確閤宜的英語與人溝通,必可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個人觀察到英國父母會隨時提醒小孩要說please,因此在英國社會中僅迴答yes/no是不夠禮貌的,後麵可以加個please,例如yes, please或no, please。乘坐大眾交通工具,下車時,若旁邊有人,一定要先跟對方說聲Excuse me然後再站起來,準備下車,這樣纔不會失禮。使用本書,讀者會學習到很多英式用語,跟我們所認知的美式英語不一樣,例如大學生宿捨不是大傢熟悉的dormitory,而是hall of residence;英國大學校長則多稱為Vice Chancellor,很少用President這個頭銜。有關英式英語(簡稱BrE)與美式英語 (AmE) 之差異,讀者也可以瀏覽這個網站:www.woodlands-junior.kent.sch.uk/customs/questions/americanbritish.html。但本書附錄中的對照錶,選擇的字彙更實用,更易於參考查詢。
《前進英國》*二章「住所」詳細提供瞭有關租房的一切資訊、描述房屋的字彙如flat, semi-detached, terraced house等,以及租房情境的英語對話,*為實用。有瞭必備字彙,讀者可自行上網閱讀本章提供的買房租房網址,也有足夠的語言能力閱讀英國*大的購屋網站:www.rightmove.co.uk的內容。本章也提到英國人喜愛居住有百年歷史特色的古老房屋,因此初到英國的讀者會發現BBC製作瞭許多介紹歷史豪宅、購屋的節目。有瞭本章所提供的字彙及關鍵句做基礎,讀者可欣賞此類節目的趣味性,瞭解並融入英國人「住」的文化概念。
旅居國外都會遇到一些生活上的挫摺,我們很容易歸因於語言溝通能力齣瞭問題。其實真正的原因也許是對居住國文化、社會製度缺乏瞭解。本書*二章的「找房子與搬傢」章節說明瞭租房注意事項。英國社會凡與閤約有關的事宜,皆須尋求律師齣麵協助。個人在英國進修英國文學博士時,不瞭解這一點,因此與房東產生瞭一些誤會。我語言能力很好,自以為與房東溝通沒有問題,但忽視瞭「入境問俗」:英國租屋提前解約,需要雙方律師齣麵解決。還好我一嚮不恥下問(這是我英國好友給的忠告:「Always ask.」),立刻找瞭律師,順利解決。這個經驗說明旅居外國,語言能力搭配豐富的文化認知,可減少生活上的睏擾。當時若有《前進英國》這本書做為我留學英國的指南,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挫摺。
本書名為《前進英國》,看似為有興趣去英國留學、居住者而費心編輯的指南,但我認為這本書適閤所有對英語有興趣的人士使用,也很適閤當做大學英語課程的補充教材。本書豐富的英語字彙、句型及情境對話,可節省老師蒐集教材的時間。課堂中學生可利用書中的句型,模擬各種不同情境,輕鬆大膽地互相練習英語溝通能力。對於有意願學習實用日常生活英語的同學,相信本書可快速提升英語應用能力。我們都希望到英語國傢時,能用流利的英語與人溝通,本書結閤實用英語與文化認知,熟讀本書相信會幫助讀者在英國生活、學習順利快樂。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英國文學博士
颱大外文係退休教授 周樹華
這本書的“預定”狀態本身就說明瞭它的熱門程度,我希望自己沒有錯過什麼學習的黃金時期。購買這本書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種“文化共情”能力,而不僅僅是詞匯量。英式英語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所承載的曆史感和那種不動聲色的優雅。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夠反映齣這種“精雕細琢”的感覺,而不是粗製濫造的電子翻譯。舉個例子,如果涉及“天氣”的對話,我希望它能提供比“It’s raining”更具畫麵感的錶達,比如“It’s tipping down”或者“A bit of a miserable day, isn’t it?”。這種細節決定瞭使用者聽起來是否“地道”。繁體字排版帶來的閱讀舒適感,以及對原版內容的忠實呈現,讓我相信這本書在學術嚴謹性上是可靠的。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未來一年在英國生活中的“隨身翻譯官”和“文化翻譯器”,幫助我更深入、更優雅地體驗英倫生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遊客的淺層交流水平。
評分我對所有聲稱能提升“口語流利度”的書籍都持保留態度,因為流利度最終還是依賴大量的實踐和對語感的培養。但這本《前進英國》的MP3配置讓我眼前一亮,這正是打破“啞巴英語”的關鍵。我設想的理想學習場景是:在通勤路上,我聽著教材裏的情境對話,同時盯著書本上的文本,重點關注那些連接詞和語氣的變化。英音的連讀和弱讀是公認的難點,如果MP3錄製質量高,語速適中偏慢(至少在教學部分),並且能清晰地標注齣重音和語調的升降,那麼它就提供瞭一個極佳的模仿藍本。我希望它涵蓋的場景足夠貼近真實的“英國節奏”——那種略帶剋製和幽默感的交流方式。如果能提供一些“如何禮貌地打斷彆人”或者“如何得體地錶示不同意見”的句式,那比學會一百個日常問候都有用得多。這本書如果做到瞭這一點,它就成功地從一本“詞匯手冊”升級成瞭“社交行為指南”。我非常看重這種能讓我自信地走進各種英國社交場閤的實操性。
評分拿到書的那一刻,我的第一感覺是它裝幀設計非常精緻,看得齣是走心的齣版物,畢竟是港颱原版引進的,質感就是不一樣。我一直覺得,學習一門語言,尤其是像英國這樣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傢,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夠的,必須得抓住“語境”和“腔調”。我試著翻閱瞭其中關於“酒吧點單”和“英式幽默的理解”那幾個章節的目錄,感覺編排的邏輯非常生活化,像是請瞭一位資深的英國朋友在手把手教你。很多時候,我們學到的英語在現實場景中會顯得生硬,就是因為缺乏對當地文化潛規則的瞭解。比如,英式英語中的“抱歉”(Sorry)的使用頻率之高,幾乎可以取代“請”和“謝謝”,這種細微差彆,一本好的教材必須得點透。我希望這本書的講解能深入到這種“潛颱詞”的層麵,讓我能更好地理解英劇裏那些快速、含蓄的對話。如果MP3錄音是由標準、不同年齡段的英格蘭人錄製的,那對我的聽力適應性訓練將是巨大的幫助。畢竟,光看文字,永遠學不齣那個特有的、略帶矜持的英式韻味來。總之,從初步的觸感和目錄的傾嚮性來看,這本書似乎抓住瞭英式英語學習的精髓——不是數量上的堆砌,而是質量上的精準拿捏。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動力,完全是基於我對“正版”和“繁體”這幾個關鍵詞的信任。我之前在網上淘過一些盜版或者翻譯質量堪憂的材料,很多句子讀起來非常彆扭,甚至有些語法錯誤,簡直是浪費時間。眾文齣版社的齣品,至少在校對和專業性上是有保障的。我更看重它“生活情境”的定位,因為我現在的工作涉及到一些與英國同事的跨文化溝通,遇到過好幾次因為措辭過於直接(可能是美式習慣)而被對方誤解為不禮貌的情況。我需要的是一套可以幫助我“軟化”錶達方式的工具書。如果這本書能細緻地對比美式和英式錶達的差異,例如在請求幫助時,英式英語是如何使用“Would it be too much trouble if…”這樣的長句來錶達委婉,而美式可能直接說“Can you help me?”,這種對比分析對我來說價值連城。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句子羅列,而是提供瞭一套思維轉換的框架。閱讀繁體字對我來說毫無障礙,反而感覺更親近,也更接近港颱地區對標準英式發音的傳承和推廣的嚴謹態度。
評分這本《預定 正版《前進英國:英式英語生活情境關鍵句》 (附MP3)眾文 港颱原版 繁體》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對英式英語抱有一種既好奇又畏懼的心態,尤其是聽說瞭很多關於英音“難懂”的傳說。我計劃明年去倫敦交換學習一年,但我的英語基礎偏嚮美式口語,對於英音的語調、獨特的詞匯和社交禮儀簡直是一頭霧水。我買瞭很多市麵上的英語學習書,但要麼內容太學術化,要麼就是針對短期旅遊的簡單會話,完全無法滿足我長期生活的深度需求。這本聽說針對“生活情境關鍵句”的設置,讓我覺得非常實用。我特彆關注它是否能覆蓋到圖書館藉書、看病問診、甚至和房東交流這些實際場景。如果能有詳細的文化背景解釋,那就更棒瞭,比如在公共場閤如何得體地錶達不滿,或者如何使用更禮貌的“委婉語”來提齣請求。附帶的MP3音頻質量如果夠清晰,能讓我反復模仿地道發音,那就太加分瞭。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幫我跨越從“知道英語”到“像當地人一樣使用英語”的鴻溝,那絕對物超所值。我最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地道的俚語和習語,而不是教科書上那些老掉牙的句子。希望這本書能讓我順利融入英國的學術和社交圈子,不再因為語言習慣的差異而感到格格不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