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理想國:理念的力量
定價:49.00元
作者:張維迎
齣版社:西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60434957
字數:
頁碼:29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什麼決定中國的未來? 理念的力量》內容特色如下:
1.張維迎三十年來經濟思想之精華
本書是張維迎教授對其長期主張的經濟學理念的係統總結,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實踐的理論性思考,如果想通過一本書瞭解張維迎的經濟思想和中國的改革實踐,本書是。
2.中國改革前沿的經濟學傢寫給大眾讀者的普及之書
不同於作者之前的經濟學著作,本書沒有艱深的經濟學術語和公式,而是用眾多的案例和嚴謹的邏輯為普通大眾講解經濟學觀念,是一部難得的、由中國的經濟學傢撰寫的經濟學“科普”著作。
3.理解當下中國,把握未來趨勢的必讀之書
張維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齣價格雙軌製並長期堅持自由市場理論,他的許多主張後來被實踐所證明。本書所總結的24個關鍵理念,既有對過去改革的總結,也有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對於我們理解今天從何而來,把握明天嚮何處去,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4.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理念的力量
作者在書中提齣,人的行為不僅受利益的支配,也受理念的支配;社會的變革和人類的進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動下齣現的,沒有理念的變化就沒有製度和政策的改變;中國過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理念變化的結果,中國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走齣一些錯誤的理念陷阱。在利益決定論的經濟學思維方式中,理念從未被提升至如此高度,本書全麵論述瞭理念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巨大能量,這種能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瞭我們過去的行為方式和未來的發展高度。
內容提要
《理想國:理念的力量》涵蓋瞭經濟學傢張維迎近年來所主張、研究主要觀念,書中論點涉及市場、法治、改革、未來發展等重要領域,列齣瞭作者長期思考的影響社會的二十四個重大理念。《理想國:理念的力量》沒有專業的經濟學術語,而是用簡單形象的類比說明經濟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是中國改革前沿的經濟學傢為普通讀者撰寫的經濟學讀物,也是獲取正確的經濟觀念、理解中國經濟和世界格局的一手資料。
張維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齣價格雙軌製並長期堅持自由市場理論,對中國社會改革和社會觀念的影響有目共睹,他的許多觀點和預言已被事實所證明,他在《理想國:理念的力量》中所提齣的極具預見性的理念,相信也會為我們如何改變現實、麵對未來提供重要的參考。
理念是重要的,人的行為不僅受利益的支配,也受理念的支配。
社會的變革和人類的進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動下齣現的,沒有理念的變化就沒有製度和政策的改變。
目錄
序言 理念的力量
01 經濟學中的利益和理念
02 無知與無恥
03 人類閤作的製度基礎
04 市場是有效的閤作製度
05 市場與道德
06 和諧社會的三個要素
07 中國經濟的奇跡來自市場化改革
08 從職權經濟到産權經濟
09 中國在全球化當中獲得瞭什麼?
10 未來經濟增長靠企業傢精神
11 企業傢精神依賴於法治環境和文化環境
12 從特權到權利
13 天理與王法
14 建立市場經濟需要落實憲法
15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
16 未來三十年重點是政治體製改革
17 語言腐敗及其危害
18 既得利益者能否成為改革者?
19 社會矛盾激化源自改革停滯
20 什麼決定中國的未來?
21 未來十年是改革的窗口期
22 中國需要製度企業傢
23 改革,要從功利主義轉嚮權利優先
24 沒有思想市場就沒有中國的未來
作者介紹
張維迎,1959年生於陝西省吳堡縣。1982年獲西北大學經濟係學士學位;1984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傢體改委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所,直接參與瞭對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學讀書;1992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4年8月迴國到北京大學任教。
現任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金光經濟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市場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企業傢論壇首席經濟學傢。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1999-2006)和院長(2006-2010)。主要著作包括:《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1995),《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1996),《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1999),《産權、與信譽》(2001),《信息、信任與法律》(2003),《大學的邏輯》(2004),《論企業傢》(2004再版),《産權、激勵與公司治理》(2005),《競爭力與企業成長》(2006),《價格、市場與企業傢》(2006),《中國改革30年》(2008),《市場的邏輯》(2010),《什麼改變中國》(2012),《通往市場之路》(2012),《博弈與社會》(2013),《改革新啓濛》(2014),等。另有數十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在外專業期刊發錶。2000年獲得國傢自然科學傑齣青年基金;2002年,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8年,選入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評選的“改革30年,經濟30人”;2011年,因對雙軌製價格改革的開創性研究榮獲第四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奬”;2013年,獲得網易財經“年度有影響力經濟學傢奬”。
文摘
《理想國:理念的力量》:
怎麼獲得職位,獲得什麼樣的職位,不是依賴個人為社會創造瞭多少財富,而是依賴於更多其他的原因(如社會關係),依賴於某種泛政治化的過程,泛官僚化的過程。因此,謀求職位和追求幸福的過程並不錶現為社會財富的創造過程,而更多地錶現為財富再分配的過程、權力尋租的過程。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個人纔能被用於相互鬥爭,用於內耗,所帶來的常常是對財富的破壞和毀滅,而不是財富的增加。
在市場經濟下,個人的權利是由個人擁有的財産界定和保證的,而不是由官位界定和保證的。在個人産權得到有效保護的情況下,一個人要獲得財富,首先要為他人創造價值;個人追求幸福的過程錶現為社會財富的創造過程。市場競爭意味著,一個人隻有比他人能更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如用同樣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或者使用更少的資源創造同樣的市場價值,纔能持續生存。市場競爭和人們對財富的追求推動瞭專業化分工和技術進步,從而推動瞭經濟的發展和國民財富的增加。
毋庸諱言,我們的經濟仍然處在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社會中現存的諸多問題恰恰是轉軌所緻。
……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著燙金的“理想國:理念的力量”幾個大字,既有古希臘的哲學厚重感,又不失現代設計的簡潔大氣。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翻閱時沒有廉價的印刷味,頁麵的排版疏密有度,閱讀起來十分舒適。我之所以會被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理想國”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宏大敘事的承諾,讓人聯想到柏拉圖的經典著作,但副標題“理念的力量”又賦予瞭它更廣泛的解讀空間,似乎暗示著這本書將探討那些驅動人類社會進步、塑造個體命運的無形力量。我猜測,它可能並非一本單純的哲學史梳理,而是更側重於理念如何通過各種途徑,如藝術、科學、政治、宗教等,在曆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甚至改變世界的走嚮。這種探索未知、挖掘深層聯係的潛力,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將如何解構這些強大的理念,以及它們究竟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理想國:理念的力量》著實令人好奇,它喚起瞭一種關於人類渴望美好、追求卓越的共鳴。我猜想,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對“理想國”字麵意義的理解,而是將其延展為一種更宏大的主題,即那些塑造我們對世界認知的“理念”,它們是如何産生、傳播,以及最終如何影響我們集體和社會的選擇。這本書可能探討的是,從古至今,那些偉大的思想傢、政治傢、藝術傢,是如何通過他們的理念,點燃變革的火種,塑造文明的形態。它或許會深入剖析諸如“民主”、“自由”、“理性”等核心理念,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經曆挑戰與演變,以及它們如何成為驅動人類社會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揭示,當這些理念與現實發生碰撞時,所産生的復雜而深刻的影響,以及它們在塑造我們當下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嚮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思想和概念非常著迷,而“理想國”這個詞本身就承載著太多關於完美社會、烏托邦以及我們對未來憧憬的想象。這本書的書名《理想國:理念的力量》恰好擊中瞭我的興趣點,它暗示瞭一種對抽象概念如何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探討。我想象中的這本書,或許會從曆史的長河中選取那些具有代錶性的“理念”,例如自由、平等、正義,甚至是更具爭議性的民族主義或集體主義,然後深入分析這些理念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和社會背景下孕育、傳播、演變,並最終對人類社會結構、政治製度、文化風貌産生深遠影響的。作者可能會通過大量的曆史案例、人物傳記、甚至是文學藝術作品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描繪齣理念在塑造人類命運中的宏大圖景。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揭示一些我未曾留意過的理念之間的聯係,或是它們背後隱藏的復雜機製。
評分拿到這本書,單是“理想國”這三個字就足以勾起我的無限遐想,腦海中立刻閃過柏拉圖關於正義、哲學王和理想城邦的圖景。然而,緊隨其後的“理念的力量”副標題,又將我的思緒引嚮瞭更廣闊的領域。我猜測,這本書並非僅僅局限於古希臘哲學,而是可能以“理念”為核心,橫跨曆史、文化、政治、科學等多個維度,去探討那些抽象但極其強大的思想概念,是如何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驅動角色。它或許會剖析諸如“進步”、“秩序”、“自由”、“理性”等核心理念,是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被重新定義、被賦予新的生命力,甚至是如何引發衝突與變革。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是什麼樣的思想火花,最終點燃瞭曆史的車輪,塑造瞭我們今天的世界。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柏拉圖的那部傳世之作,但“理念的力量”這個副標題又立刻讓我意識到,這可能是一本更加開放和現代的解讀。我猜想,這本書並非隻是對哲學史的復述,而是可能在探討那些構成我們思考和行動基礎的“理念”,它們是如何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又如何通過個體或群體的力量,逐漸滲透到社會肌理之中,甚至改變曆史的走嚮。或許作者會分析一些看似抽象的理念,比如“進步”、“秩序”、“創新”等等,是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被賦予不同的含義,又是如何驅動著人類社會的變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能夠審視自身所處的時代,以及那些無形但強大的理念是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極具象徵意義,沉靜的色彩與醒目的書名,預示著一場關於思想的深度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