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 12
定价:89.00元
作者:倪鹏飞,侯庆虎,李超,李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097591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在前十一份报告的基础上,将城市竞争力明确区分为产出的、当前的和短期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过程的、由投入向产出转化的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投入的、可持续的和长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个组成部分。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我们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宜商、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进行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
在长期研究中,我们还得到一个重大发现:长三角地区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浮现出一个更大范围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以“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为主题,论证了一个在综合经济、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领域实现全面一体化,包括沪、苏、浙、皖40个城市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的广袤空间里。顺应这一客观趋势,因势利导,促进长三角超级经济区的建设,将带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互补互动、互联互通,有力支撑“两个百年”中国梦的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
目录
Ⅰ 总体报告
1 中国城市竞争力2013年度排名
2 中国城市竞争力2013年度综述【倪鹏飞 李 超】
Ⅱ 主题报告
3 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倪鹏飞 李 冕】
Ⅲ 城市竞争力分项报告
4 中国宜居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李光全】
5 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李清彬】
6 中国知识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赵英伟 董振兴】
7 中国和谐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刘金伟】
8 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魏劭琨】
9 中国文化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王 晖 李 肃】
10 中国全域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蔡书凯】
11 中国信息城市竞争力报告——迈向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刘 艺】
Ⅳ 区域报告
12 中国(东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邹琳华】
13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杨 杰】
14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杨 慧】
15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郭 晗】
16 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董 杨 邹琳华】
17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魏 婕】
18 中国(港澳台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沈建法 刘成昆 周晓波】
19 附 录
20 后 记
作者介绍
侯庆虎,男,南开大学数学博士,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证明、城市竞争力计量。李超,男,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特约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口科学》、《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国外社会科学》、《China Economist》、《澳門研究》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有论文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资料》转载。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两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一项以及其他项目数十项,并参加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城市化进程中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等著作的编写工作。。李冕,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房地产金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城市进化论”的观察手记。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穿越周期、不断焕发生机的城市充满好奇,而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个答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城市发展战略的讨论,作者们并非简单地给出“做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影响”。这种基于深刻研究和数据支撑的分析,让我对不同城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注意到书中对“人才吸引力”和“创新生态”的强调,这让我意识到,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流动和创造力的激发,已经成为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书中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部分,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城市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推动整体的发展。虽然某些章节的学术性较强,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完全领会,但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语言流畅,逻辑严谨,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视角,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城市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对城市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了解究竟是什么让一座城市脱颖而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个好奇心。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厚重且扎实的体量所吸引,但翻开目录,发现内容划分得非常清晰,从宏观的全国性分析,到具体省份乃至重点城市的深入剖析,再到各个维度的指标解读,逻辑性很强,一点也不显得杂乱。作者们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数据和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尽管书中充斥着各种统计图表和数据模型,但他们的解读却十分到位,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把握住核心要点。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的章节,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前瞻性,也让我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列举的案例也很有代表性,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城市在竞争中的优势与挑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读的参考书,它不仅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更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立体认知。
评分这本《蓝皮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预言”感。它不仅仅是一份年度报告,更像是一幅描绘中国城市版图演变图的精妙画卷。我被书中对城市发展“新动能”的挖掘深深吸引,比如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以及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这些都是塑造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作者们在分析时,非常注重历史的维度和现实的考量,能够结合当下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观点。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宜居性”和“包容性”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城市竞争力正在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书中的一些统计数据和图表,虽然直观,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需要反复咀嚼。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城市能够持续繁荣,而另一些城市却面临着挑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具现实指导意义的书籍,它让我对中国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更加理解了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性和挑战。
评分我一直觉得,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理解城市的脉络和发展规律至关重要,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城市排名,而是试图去挖掘城市竞争力的深层驱动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软实力”的探讨,比如文化吸引力、营商环境、人才聚集效应等等,这些因素往往比单一的经济指标更能决定一个城市的长期活力。作者们在分析时,非常注重跨区域的比较和互动,这让我看到了不同城市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书中的一些分析角度也非常新颖,比如从“生活品质”的角度去衡量城市竞争力,这让我反思,作为普通市民,我们真正看重的是什么。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分析框架应用到我自己的城市观察中,发现真的能够发现一些过去被忽略的细节。虽然有些部分的分析略显专业,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消化,但这恰恰说明了其内容的深度和丰富性。总而言之,这不仅是一本研究报告,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城市发展课,为我打开了新的思维方式。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拿到这本书时,是对“竞争力”这个词有些刻板印象的,总觉得是冰冷的数字和排名。但读过之后,我完全被颠覆了。作者们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将一座座城市鲜活地呈现在我面前,它们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生命、有故事的有机体。书中对一些新兴城市群的崛起和传统城市的转型升级的分析,都非常到位。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的章节,那些关于研发投入、专利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讨论,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重塑城市的未来。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这让我觉得,真正的竞争力,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强大,更是能够为居民提供更美好生活的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们能够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理解城市的“实力”。即便我对其中的某些技术性数据并不完全理解,但作者们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将他们的观点传递给了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