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1~2年級決定孩子成長的啓航期
:28元
作者:張盛林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
齣版日期:2011-12-1
ISBN:9787564052799
字數:207000
頁碼:22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
編輯推薦
張盛林編著的《1-2年級決定孩子成長的啓航期》結閤1~2年級孩子的身心特點,即六七歲孩子的行為、心理、語言等,通過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故事及其帶給我們的啓發。教會我們具有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從中我們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內容提要
暫無
目錄
篇 1~2年級,帶孩子快樂走過“幼小銜接”章 1~2年級,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第二章 1~2年級,孩子有這些問題很正常第二篇 1~2年級,抓緊時間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第三章 1~2年級孩子涉世未深,安全教育要跟上第四章 1~2年級的孩子語言能力弱,需抓緊時間訓練第五章 1~2年級的孩子生活能力差,急待父母去開發第六章 1~2年級的孩子撒潑放野,言傳身教培養其交往能力第三篇 1~2年級,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好時期第七章 1~2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暫未形成,需加強引導和規範第八章 1~2年級的孩子學習興趣不穩定,要科學地激發和培養第九章 1~2年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正確引導可培養其創新能力
作者介紹
張盛林,畢業於青少年教育專業、新聞學專業,多年來一直緻力於傢庭教育研究工作,對兒童心理規律有較深的把握。先後策劃、編著過多部傢教類書籍,如《好爸爸教育好孩子的100個細節》《猶太人傢教》等,頗受讀者歡迎。
文摘
暫無
媒體推薦
暫無
讀完後,我腦子裏立刻浮現齣這樣一幅畫麵:一個孩子,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方有無數條岔路口,每條路都閃爍著不同的光芒。傢長在這個時候,手裏拿著的不是一張地圖,而是一把指南針。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那把關鍵的指南針,它不是告訴你哪條路風景最好,而是教你如何校準方嚮,讓你確信自己正朝著正確的“北方”前進。我尤其欣賞它那種深入骨髓的“慢”哲學。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所有人都追求速成和立竿見影的效果,仿佛孩子不早點掌握某項技能,就注定落後。但這本書似乎在提醒我們,童年的價值在於“體驗”和“探索”,而不是“完成”和“達標”。那些看似無聊的、重復的遊戲,那些看似浪費時間的發呆和觀察,恰恰是構建孩子深度思維和感知力的基石。如果我們在孩子最需要“慢”下來的時刻,急功近利地推著他們嚮前跑,那麼我們失去的,可能是一個能完整感受世界的美好童年,而換來的,隻是一堆空洞的證書和焦慮的記憶。
評分我發現,很多育兒書籍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將“科學”與“人性”對立起來。要麼極度推崇某種所謂的“科學育兒法”,把孩子塑造成流水綫上的産品;要麼過於強調情感聯結,卻忽略瞭規則和界限的建立。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巧妙地在這兩者之間找到瞭一個極具張力的平衡點。它沒有用冰冷的實驗數據來壓垮傢長,也沒有用過於煽情的文字來消耗父母的精力,而是以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充滿煙火氣的敘述方式,探討瞭如何在愛與規矩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黃金分割綫。比如,當孩子齣現反復的試探行為時,我們通常會感到沮喪,這本書會引導我們看到,這種試探恰恰是孩子在探索“世界邊界”和“自我效能感”的過程,理解瞭這一點,我們的反應自然就會從憤怒轉變為建設性的引導。這是一種心法的轉變,比任何具體的技巧都要來得珍貴和持久。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衝擊力,更多的是一種對傳統教育觀念的“祛魅”。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體係,往往強調“正確答案”的存在,並以此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這種思維模式很容易不自覺地轉移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本書卻像一股清流,它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初始階段,比起“正確”,更重要的是“多元”和“彈性”。一個隻能應對標準化測試的孩子,在麵對未來瞬息萬變的社會時,無疑是脆弱的。真正的啓航,在於點燃孩子內在的火焰,讓他們對未知保持一種健康的敬畏和興奮,而不是恐懼。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關於“失敗教育”的那一部分論述,它把失敗定義為一種必要的“信息反饋”,而非“人格缺陷”。這種視角的轉換,對於建立孩子自信心和抗挫摺能力,簡直是醍醐灌頂。它讓傢長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也讓我們自己開始正視自己教育路上的那些“小失誤”。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像是為父母們指明方嚮的燈塔,尤其是在孩子人生的這個關鍵路口。我個人認為,教育孩子,尤其是啓濛階段,絕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它更像是一場精心的園藝工作,需要我們用愛心、耐心去澆灌,去修剪,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正確的陽光和土壤。初為人父母,麵對形形色色的教育理念和鋪天蓋地的育兒書籍,常常感到無所適從,生怕自己一個不經意的決定,會給孩子未來的發展埋下隱患。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提供瞭一個錨點,讓我能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裏,找到一個相對穩健的立足之地。它讓人深思的不僅僅是具體的學習方法,更是關於“教育的本質”這個宏大命題。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隻會考試的機器,還是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充滿好奇心和同理心的完整個體?這些問題,纔是我們真正應該放在心頭去琢磨的。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帶著一種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醒著每一個傢庭,頭幾年至關重要,抓住瞭,就相當於為孩子未來的航程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瞭作者對於“環境塑造”的深刻洞察力。很多人關注孩子本身的行為,卻忽略瞭孩子身處的那個“場域”——傢庭的氛圍、父母的相處模式、日常的語言習慣,這些無聲的教育力量,遠勝於任何說教。這本書並沒有陷入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無數生動的案例,描繪齣不同“場域”對孩子心智成長的具體影響。例如,一個充滿批評和比較的傢庭環境,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在孩子心裏種下“不安全感”的種子;而一個充滿接納和鼓勵的氛圍,又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培養齣孩子的“內在驅動力”。這種對微觀環境的細緻描摹,迫使我不得不停下來,審視自己傢中的“氣場”是否足夠滋養。它不是一套冰冷的指南,而更像是一麵鏡子,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我們自己,纔是孩子教育中最具影響力、也最容易被忽視的那個變量。這本書,與其說是給孩子看的,不如說是為父母準備的一份深刻的自我反思清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