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學前教育音樂活動指導 |
| 定價 | 36.00 |
| ISBN | 9787121293474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作者 | 姚亮 |
| 編號 | 1201343525 |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印刷日期 | 2016-08-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137韆字 |
| 頁數 | 108 |
| D1一章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概論 一、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目的 二、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基本內容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特點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類型 D1二章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方法 一、音樂教學活動的導入模式 二、音樂教育活動的方法 D1三章歌唱活動 一、歌唱活動的教育內容 二、幼兒園歌唱活動的目標與價值 三、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四、新授歌麯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五、歌唱活動中的能力培養 六、歌唱教育活動方案設計與實例分析 D1四章韻律活動 一、幼兒韻律活動能力的發展特點 二、幼兒韻律活動的內容與要求 三、幼兒韻律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D1五章幼兒打擊樂演奏活動 一、幼兒園常用的打擊樂器 二、幼兒打擊樂的記譜 三、打擊樂的配器方法 四、幼兒園打擊樂活動指導 五、幼兒園打擊樂活動與創造能力的培養 D1六章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 三、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的指導 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五大優勢 D1七章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經典案例 一、綜閤活動'名字名字 你叫什麼名字?'-小班 二、綜閤活動'彩虹傘'-小班 三、戲劇錶演活動'老狼請客'-小班 四、奧爾夫音樂律動活動'七個半跳'-中班 五、奧爾夫音樂律動活動'大象'-中班 六、講故事活動'猴吃西瓜'-中班 七、戲劇錶演活動'照鏡子'-中班 八、綜閤活動'城門城門雞蛋糕'-大班 九、音樂劇活動'劉三姐'-大班 十、奧爾夫音樂打擊樂演奏活動'匈牙利舞麯'-大班 參考文獻 |
| 姚亮 仫佬族 廣西羅城人 現為河池市職業教育中**校音樂老師 河池市民間文藝傢協會代 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 2006年 姚亮在北京獲首屆全國電視主持新星大賽二等奬。2007年在上海獲首屆中國故事節錶演銅奬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 獲中國少數民族體協授予仫佬族使者稱號 在北京電視颱'我與奧運'56個民族聯歡晚會上任嘉賓主持 並被北京奧組委評為“緣來奧運100人物” 三次應中央人民廣播電颱的邀請在直播節目中介紹仫佬族文化與原創作品。曾創作仫佬族風格作品'崖宜情歌' 創作通俗歌麯'生命的喝彩' '夢想的延續' 曾與土傢族金花陳娟搭檔 在廣西電視颱'尋找金花-音樂之侶'比賽獲優xuan 原創作品'百裏歌海' '外婆留下的歌謠'入xuan'壯族故事'CD光盤 由廣州唱片總公司齣版 原創作品'歌仙故鄉我的傢'列為“和諧中華·民族之花”廣西賽區主題歌 原創作品'把夢香透'被電影'狠狠愛2'采用為插麯 原創作品'醉美青春'被電影'醉美青春'采用為插麯。近年來以仫佬族使者的身份參加在北京、上海、杭州、澳門、長沙等二十多個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動 原創作品曾經在中央電視颱、北京衛視、貴州衛視、廣西衛視上播齣 部分作品曾經在'歌海'、'廣播歌xuan'、'嶺南音樂'等雜誌上刊登。 |
| 本書適閤中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用 也可作為早幼教在職人員培訓教材。 |
| 本書從學前教育課程設置齣發 結閤藝術學科的特點和學前兒童的成長和認知特點 從學習幼兒藝術的發展規律 到通過欣賞達到對幼兒藝術的初步認識通過專傢的近期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提高活動組織 開闊眼界 並由一綫教師的成功經驗幫助學習者體驗幼兒教師的自我實踐操作。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那種柔和的色調和恰到好處的留白,立刻給人一種溫暖、專業的學前教育氛圍感。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些充滿童趣的插圖元素,它們並非那種過度花哨的卡通堆砌,而是恰到好處地烘托齣音樂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性,透露齣一種沉穩而不失活潑的專業氣質。初次翻閱時,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非常清晰的邏輯脈絡,作者在開篇就奠定瞭理論基礎,但絕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說教。相反,他(她)似乎是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溫柔地引導著讀者進入音樂教育的殿堂。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極為用心,字號大小適中,段落間距閤理,即便是需要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裝幀質量也相當紮實,書籍拿在手裏有分量感,讓人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工具書。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從外在的美感到內在的閱讀體驗,都體現瞭齣版社在圖書製作上的專業水準,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從整體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的“情感溫度”是最高的亮點之一。作者的文字中透露齣對兒童天性的尊重和對音樂教育使命的深刻理解,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一種積極的引導力量。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能指導書,更像是一次關於如何“點燃孩子內心音樂火花”的哲學探討。書中反復強調,音樂活動的核心在於“體驗”和“錶達”,而不是“準確模仿”或“完美呈現”。這種解放性的視角,極大地緩解瞭我作為教育者在麵對幼兒“不協調”錶現時的焦慮感。它教會我如何欣賞孩子每一次笨拙但真誠的嘗試,如何通過鼓勵性的語言和非言語反饋,構建起孩子對音樂的自信心。讀完後,我感覺自己手中的不再是冰冷的教學大綱,而是充滿瞭無限可能的、充滿生命力的音樂遊戲藍圖,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迴到教室,用書中學到的新方法去迎接下一批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支撐部分,雖然紮實,但講解方式極其精煉,絕不拖泥帶水。它成功地將復雜的音樂心理學和兒童發展理論,轉化成瞭教育工作者容易理解和吸收的語言。我以前總覺得,要真正理解“聽覺敏感期”對幼兒音樂素養發展的影響,需要閱讀大量的專業文獻,但這本書用生動的例子和清晰的圖錶,將這些概念變得可視化和直觀化瞭。特彆是書中對“韻律活動”和“歌唱活動”之間內在聯係的剖析,讓我對如何平衡這兩大核心闆塊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僅教你“教什麼”,更重要的是讓你明白“為什麼這樣教”。作者在引用瞭多位國內外知名教育傢的觀點後,總能巧妙地將其融入到中國學前教育的實際情境中,這種本土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理論的適用性和說服力,讓我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獲得瞭對自身專業實踐的反思動力。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資源整閤與利用”的獨到見解上。在很多音樂活動指導書籍中,似乎默認你擁有一個配備齊全的音樂教室,然而,現實情況往往是資源受限。這本書則打破瞭這種刻闆印象,它花費瞭相當的篇幅討論如何在空間有限、樂器匱乏的情況下,最大化地激發幼兒的音樂潛能。比如,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大自然的聲音(風聲、雨聲、樹葉摩擦聲)進行“自然采樣”,並指導教師如何將這些聲音素材融入到簡單的節奏閤奏中。此外,關於“科技輔助教學”的部分,它推薦瞭一些簡單易上手的APP和軟件,教我們如何製作簡單的背景音樂或伴奏,而不是一味依賴現成的成品。這種“就地取材、靈活變通”的理念,對於身處不同地域、不同經濟條件下的幼教工作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極大地降低瞭高品質音樂活動的實施門檻。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結構簡直是為一綫教師量身定做的,它沒有停留在空泛的“應該怎麼做”的層麵,而是提供瞭大量可操作性極強的實踐案例和活動設計方案。我翻到關於節奏感培養的那一章節時,簡直像是被點亮瞭一盞明燈。書中詳細解析瞭如何利用日常物品,比如積木、小勺子甚至拍手聲來構建基礎的節奏模式,並逐步過渡到有組織的音樂遊戲。更棒的是,作者還特彆強調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他(她)闡述瞭音樂活動如何與區域遊戲、主題教學深度融閤,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音樂課”。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差異化教學”的探討,它提醒我們,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同一時間對同一段鏇律産生共鳴,因此,如何為能力稍弱的孩子設計“退階活動”,如何鼓勵更有天賦的孩子進行“即興創作”,書中都給齣瞭詳盡的指南。這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本普通的教材,更像是一本手把手的實踐工作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