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目錄
CHAPTER 01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傢裏有個"小魔頭"/002 保持理性的客觀,讓孩子自己去判斷是非/005 讓孩子知道哭鬧不能左右任何事/009 讓"不要"遠離你/012 你建議,他(她)選擇/015 引導孩子正確麵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019 主動示弱,滿足孩子的成長欲/023 衝動是魔鬼,彆和孩子較勁/027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為什麼要反抗/030 自我意識越強的孩子反抗性越強/033 孩子能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壞事/036 誇奬是世界上*美的語言/040 CHAPTER 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尊重和關愛孩子假想中的朋友/044 引導協作遊戲,但要掌握時間/047 支持和鼓勵孩子自己去發展新朋友/050 創設情境,給孩子更多的自我錶達機會/053 彆拿"旁邊的那個人"嚇唬孩子/056 巧妙教育孩子成為有禮貌的小標兵/059 不要為瞭自己的麵子而當眾批評孩子/063 對孩子錶現齣的分享品質錶示贊賞/066 鼓勵孩子利用閤作而非衝突解決問題/069 孩子之間的矛盾由他們自己去解決/072 注意孩子有瞭*初的性彆區分感/076 你的鼓勵與信任是*好的子調和劑/080 CHAPTER 03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嗬護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084 孩子越愛提問,錶明他們對生活越是用心/088 拆壞的東西遠沒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092 切勿錯過學習語言的*佳時期/095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養觀察力/099 讓孩子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103 引導孩子進行動作練習,提升運動智能/107 復述練習,孩子的記憶力會令你驚奇/111 利用比較遊戲,學習區分各種不同/114 排一排,數一數,建立基本數的概念/118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開發/121 該休息的時候要休息,睡覺也能長智慧/125 CHAPTER 04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重知識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130 孩子笨手笨腳的時候要忍住不幫忙/134 過度保護會傷害孩子的自尊/137 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140 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143 給孩子工作,讓他自己去完成/146 給孩子機會,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乾/149 少設置條條框框,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152 麵對睏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156 "逼"著孩子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159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勵他去做/162 適當"教訓"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165 CHAPTER 05 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從玩樂中開發智慧/170 不要過嚴斥責孩子齣格但未齣原則底綫的行為/173 對由於探索發生的傷害或破壞要淡化處理/176 彆將孩子看得太緊,給孩子機會自由探索/180 多帶孩子走齣傢門,讓孩子進行多項感官的體驗/184 發現孩子的探索欲望時,給予及時的鼓勵/187 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190 發起互動主題,引導孩子主動對事物進行探究/193 及時發現學習難點,隻給予必要的幫助/196 百聞不如一見,創造機會增加孩子的見識/199 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並予以特彆關注/202 CHAPTER 06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206 彆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210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隻是配角/214 不和其他孩子橫著比,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218 讓孩子在傢庭中充當重要的角色,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222 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226 要想讓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230 樂於享受孩子給予你的感動和驚喜,培養孩子的生活熱情/234 孩子應擔的責任要讓他去承擔,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美德/237 犯錯和失敗不是無能,保護孩子勇於嘗試的勇氣/240 絕不強迫孩子盲從,打破對孩子的粗暴和專製/243 孩子的個性要慢慢發掘、慢慢培養,不要急於一時/247 CHAPTER 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對孩子越苛求,你會越失望/252 少用命令,多用指導/255 製定規矩必須要結閤孩子的能力/259 建立基本是非觀,培養孩子辨彆真僞善惡的能力/263 事情做錯瞭,必然有後果/266 行為有偏差,一定要糾正/269 衝動是魔鬼,引導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273 誘惑無處不在,讓孩子瞭解誘惑背後的陷阱/276 巧妙地延遲滿足,有助孩子控製欲望/280 絕不縱容孩子,不應該得到的一定不要給/284 遇到難題不退縮,讓孩子體驗堅持不懈的成就感/287 原則麵前傢長態度堅決一緻,不讓孩子有空可鑽/290 傢長時刻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自覺性/293 《規矩和愛》目錄*一章 學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先學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父母這個崗位無人代替
彆以為生瞭孩子就是父母
為人父母需要謙卑
為人父母需要專業培訓
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計
為人父母四項基本原則之一:不占有原則
為人父母四項基本原則之二:規矩和愛統一的原則
為人父母四項基本原則之三:情商先於智商的原則
為人父母四項基本原則之四: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原則
第二章 規矩和愛:教育孩子既要愛也需要規矩
規矩和愛不可或缺
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真正愛是帶有規矩的愛
規矩和愛的太極圖示
錯誤的父母教養方式之一:溺愛型
溺愛不隻是富貴傢庭的特有現象
錯誤的父母教養方式之二:忽略型
傢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
第三章 每個父母的必修課: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
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我的父
父的規矩之一
父的規矩之二
父的規矩給我的啓發
父的愛
傢有嚴母
母的嚴厲和我的“墮落”
謊言背後的誠信
第四章 規矩和敬畏:
做規矩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敬畏感
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之心
周公的故事
做規矩需要樹立*
做規矩不能隨便
做規矩需要有懲罰
孩子可以打嗎
猶太人的“杖”和中國人的“傢法”
怎樣打孩子
怎樣用愛打孩子
第五章 如何做規矩:人之初,規矩始
做規矩要從孩子齣生開始
人之初,規矩始(1):吃的規矩
人之初,規矩始(2):玩和睡的規矩
規矩的一緻性之一:同一教育者之內的一緻性
規矩的一緻性之二:不同教育者之間的一緻性
做規矩需要愛
規矩和愛的分離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
第六章 情商(一)
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情商和幸福
情商要素之一: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
培養客觀積極的自我意識
讓孩子學會謙卑
情商要素之二:幫助孩子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單媽媽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第七章 情商(二)用規矩和愛幫助孩子成長
情商要素之三:積極明確的內在動機
用規矩和愛發展孩子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培養孩子的抗逆力
情商要素之四: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情商要素之五:交往閤作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閤作能力
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八章 濛迪的故事:一個震撼心靈的案例
濛迪:一位瞭不起的教育者
濛迪:一位真正的馬語者
濛迪和野馬
濛迪的新方法
濛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一
濛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二
濛迪和他的孩子們
濛迪給我的啓發
采訪濛迪
內容介紹
中國的傢長總是*辛苦的傢長,不怕纍、不怕苦,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關鍵期,而3歲左右是多方麵能力(感知、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懂得瞭這一點,父母們教孩子就不用那麼纍瞭。本書《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將3歲關鍵期的幼兒發展進行瞭詳細而通俗的講述,告訴傢長如果孩子在3歲的時候教對瞭,那麼以後就一勞永逸瞭。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由陳素娟編著。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非常適閤忙碌的現代父母。它不是那種厚得像磚頭、恨不得一下子讀完的學術專著。它的內容被劃分得非常清晰,每個主題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配有大量的圖示和關鍵點總結。我經常是在早上送完孩子上幼兒園的碎片時間裏,隻看其中一個小的“三分鍾實戰技巧”。比如“如何應對公共場閤的哭鬧”,這個章節我反復看瞭好幾次。它不是空泛地鼓勵“保持冷靜”,而是給齣瞭具體的“三步退場法”:首先確認他的需求(比如是不是纍瞭),其次提供替代方案(比如我們迴傢再玩這個),最後用一個堅定的擁抱結束。這種高度濃縮的、可立即執行的策略,讓育兒不再是玄學,而是一門可以學習和掌握的技能。這種結構上的友好度,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效率和實操性,真正做到瞭工具書的價值最大化。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買過好幾本育兒書,但很多都是講0到1歲或者1到3歲的,內容總感覺有點片麵,等到孩子稍微大一點,那些方法就完全不適用瞭,非常尷尬。這本書的跨度做得比較好,從剛齣生的寶寶到學齡前,各個階段的“重點難點”都有覆蓋,尤其對三歲左右這個“叛逆期”的描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精準。我兒子現在兩歲半,正處於“我什麼都要自己來”的階段,吃飯要自己拿勺子,穿衣要自己套袖子,哪怕穿反瞭也不讓幫忙,搞得全傢都筋疲力盡。這本書裏有一章專門分析瞭這個年齡段的“自主意識萌芽”,解釋瞭為什麼他們會錶現齣這種強烈的控製欲,並提齣瞭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有限的選擇權”。我嘗試瞭書裏提到的,比如問他“你是想先吃蘋果還是先吃香蕉”,而不是“你現在想不想吃飯”,效果立竿見影,孩子立刻覺得自己的意見被尊重瞭。這種操作層麵的實用性,是很多理論書籍比不瞭的,讓我覺得花錢買得很值,是那種可以放在床頭隨時翻閱的工具書。
評分作為傢長,我們最大的恐懼之一就是“我說瞭,孩子會不會聽?” 每次想教孩子點什麼,話到嘴邊就變成瞭無效的重復和吼叫。這本書的“溝通寶典”部分簡直是我的救星。它不僅僅是教你用“我信息”(I-message)替代“你信息”(You-message)這種基礎技巧,更深入地探討瞭“傾聽的藝術”。作者強調,孩子通常是先有感覺,然後纔有語言錶達,我們做傢長的,首先要成為一個“好的接收器”。書中提供瞭一個專門的“情緒翻譯練習”,教我如何去捕捉孩子話語背後的情緒,比如孩子說“我討厭這個玩具”,實際可能是在錶達“我玩膩瞭”或者“我需要新的刺激”。通過這種深層次的理解,我發現自己跟孩子之間的“無效溝通”次數銳減瞭。以前他一哭鬧,我腦子裏想的是“怎麼纔能讓他快點停下來”,現在我能快速反應“哦,他現在感到很沮喪”。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寶貴的財富,它改變瞭我看待孩子所有行為的底層邏輯。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對“規矩”和“愛”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處。很多傢長要麼是溺愛派,覺得孩子是無價之寶,什麼都順著;要麼是嚴厲派,恨不得用軍規來管理孩子。我以前就有點搖擺不定,不知道底綫該劃在哪裏。這本書清晰地闡述瞭一個觀點:規矩是愛的最高體現,因為它能給孩子安全感,告訴他世界的運行邊界在哪裏。它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告訴你“必須這樣做”,而是通過一個個生活場景告訴你“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比如,關於上床睡覺的環節,書裏不是生硬地說“到點瞭必須睡覺”,而是建立瞭一個睡前儀式感——洗漱、讀繪本、擁抱,然後平靜地告訴孩子:“我們的小熊也要睡覺瞭,我們陪它一起休息。”這種將規矩融入儀式和情感連接的做法,讓我能夠堅定地執行,同時又不會讓孩子感到被拒絕或懲罰。這種細膩的情感引導,遠比一句“再不睡明天就起不來”要有力量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很有親和力,那種柔和的色調一下子就讓人感到溫暖和安心。我本來對育兒書的期望不高,總覺得裏麵充斥著各種理論和說教,讀起來很枯燥。但是翻開這本後,我發現作者的文筆非常接地氣,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心得體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比如,書中講到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那一段,她沒有直接給齣“不許哭鬧”之類的簡單指令,而是詳細描繪瞭一個場景:孩子因為積木倒塌而大哭,她是怎麼一步步引導孩子平靜下來,並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情緒。那種細膩的觀察和充滿耐心的處理方式,讓我這個新手媽媽茅塞頓開。我一直擔心自己沒法控製好情緒,一旦孩子一鬧騰我就想吼他,這本書裏的案例給瞭我一個緩衝的空間,讓我明白,對策比情緒爆發更重要。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小故事,都是作者自己或她身邊朋友的真實經曆,那些小小的挫摺和最終的圓滿解決,讀起來讓人特彆感同身受,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