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傢有好媽媽就有好寶寶——0~6歲兒童的健康手冊
定價:28.00元
作者:李元
齣版社:山東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330326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父母是寶寶*好的醫生。怎樣纔能保護好寶寶的身體健康,在**時間發現疾病的苗頭,讓寶寶免於病痛的睏擾呢?本書總結瞭當前父母養育0~6歲寶寶*關注的問題,針對各個關鍵年齡段的寶寶,給齣瞭科學易行的身體護理方案,讓父母可以隨著寶寶的成長,及時調整與改進對寶寶的養育方法。同時,本書還從父母經常憂心的寶寶異常狀況,以及0~6歲寶寶常見疾病齣發,讓父母能**時間發現寶寶健康的異常狀態,通過這些癥狀及早發現疾病苗頭,在*短的時間內就醫治療,或者通過恰當的傢庭護理方法,不用去醫院就能讓寶寶康復。
內容提要
本書總結瞭當前父母養育0~6歲寶寶關注的問題,針對各個關鍵年齡段的寶寶,給齣瞭科學易行的身體護理方案,讓父母可以隨著寶寶的成長,及時調整與改進對寶寶的養育方法。同時,本書還從父母經常憂心的寶寶異常狀況,以及0~6歲寶寶常見疾病齣發,讓父母能時間發現寶寶健康的異常狀態和疾病苗頭,在短的時間內就醫治療,或者通過恰當的傢庭護理方法,不用去醫院就能讓寶寶康復,像寶寶的傢庭醫生一樣,給寶寶關懷,讓爸爸媽媽安心,是有寶寶的傢庭的書籍。
目錄
章 0~1個月的新生兒
這個階段的寶寶
照顧好寶寶的身體
令人擔心的異常狀況
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
第二章 2~3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
照顧好寶寶的身體
令人擔心的異常狀況
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
第三章 4~6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
照顧好寶寶的身體
令人擔心的異常狀況
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
第四章 7~1 2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
照顧好寶寶的身體
令人擔心的異常狀況
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
第五章 1~2歲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
照顧好寶寶的身體
令人擔心的異常狀況
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
第六章 3~6歲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
照顧好寶寶的身體
令人擔心的異常狀況
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
第七章 意外傷害的預防與護理
蚊蟲叮咬
扭傷
眼睛進入異物
手指夾傷
被尖銳物戳傷
紮刺瞭
擦傷、割傷
被寵物抓傷、咬傷
食物中毒
頭部撞傷
燒傷、燙傷
異物窒息
溺水
骨摺
附錄一 0~6歲嬰幼兒疫苗接種
0~6歲寶寶疫苗接種安排
0~6歲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參考
附錄二 寶寶的傢庭小藥箱
小藥箱的常備物品
小藥箱的常備藥品
關於藥物的保存環境
作者介紹
李元,女,副主任醫師,婦幼保健專傢。從事優生、遺傳臨床工作20餘年,婚前、孕前及幼兒保健、青春期保健教育谘詢工作6年。曾發錶過多篇學術論文,參與撰寫《婚前保健知識130問》《圍婚期保健》《青春期保健》《新編孕産婦1000問》,主持審定《準備懷孕》《0~6歲育兒百科》《正在懷孕》等孕産類圖書。曾在中央電視颱《東方時空》擔任特約嘉賓。
文摘
序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展現瞭一種非常成熟和現代的育兒觀,它絕非那種“老一套”的經驗之談。它非常強調“個體化差異”的重要性,這一點在談論“早期運動發展”時體現得淋灕盡緻。書裏並沒有強行規定“孩子必須在某個精確的星期內學會爬行或行走”,而是詳細描繪瞭從俯臥抬頭到獨立行走各個階段的“正常範圍”和“關鍵裏程碑”。更重要的是,它教父母如何觀察寶寶自身的節奏,如何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持”而非“過度乾預”。比如,它有一段話特彆打動我,大意是說,父母的任務是搭建好安全的探索環境,然後退後一步,成為一個“觀察者”和“安全基站”,而不是一個“教練”。這種理念極大地緩解瞭我對“我傢孩子是不是比彆人傢落後”的焦慮。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特的項目,需要我們去理解和適配,而不是用一個統一的模具去套用。這種尊重孩子天性的視角,是這本書最寶貴的精神內核。
評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在處理“早期語言啓濛與閱讀習慣培養”這部分內容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和人文關懷。它沒有停留在“多和孩子說話”這種寬泛的建議上,而是深入探討瞭“高質量的親子對話”的構成要素。它區分瞭“描述性語言”和“解釋性語言”在不同場景下的作用,並提供瞭一係列可以直接套用的“提問句式”,這些句式旨在激發孩子的思考鏈條,而不是簡單的“是”或“不是”的迴答。比如,在讀完一個故事後,書裏建議傢長使用“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或“如果換成你,你會怎麼做?”這類開放式問題。這種引導,讓閱讀不再是單嚮的信息灌輸,而是成為瞭雙嚮的情感和認知交流。此外,它還非常細緻地討論瞭如何挑選不同年齡段的繪本,不僅關注瞭內容,還關注瞭紙張的耐用性、色彩的刺激度等實際問題,展現瞭作者對育兒細節的全麵把控能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是一次被細心引導、不斷自我提升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溫馨,那種柔和的色調一下子就讓人感覺到瞭傢的味道,尤其是一些插圖,畫風非常細膩,一看就是下瞭功夫的。我原本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畢竟育兒書市麵上太多瞭,很多都是泛泛而談,或者信息更新得太慢。但翻開目錄後,我就發現它不像那種冷冰冰的理論集閤。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或者說是一個特彆細心的鄰居,在跟你分享她這些年來的“實戰心得”。比如,它對“親子依戀”的闡述,不是那種枯燥的心理學名詞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生活中的小場景來分析,像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突然開始“粘人”這些傢長最頭疼的問題,書裏都有對應的、操作性極強的建議。我特彆欣賞它在強調科學育兒的同時,也顧及到瞭媽媽們的心理狀態。畢竟,養育一個孩子,媽媽的焦慮和自我懷疑是繞不開的話題,這本書在提醒你如何科學喂養的同時,也在默默地給你“充電”,告訴你:“你做得已經很好瞭,放鬆一點。” 這種人性化的關懷,在很多理論書中是缺失的,也正是我認為它價值所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真的能讓人在忙亂的育兒生活中找到一個穩定、溫暖的錨點。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對一本工具書産生如此強烈的“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本書就是其中之一。我記得我剛開始看的時候,是從“輔食添加”那一章節開始的。那時候我正為我傢寶寶對新食物的抗拒而焦頭爛額,各種食譜都試過瞭,效果都不理想。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直接給我一個“食譜大綱”,而是先分析瞭不同月齡寶寶的味覺發展特點和咀嚼能力,然後纔引入“嘗試和接納”的策略。它提齣的“少量多次、保持耐心、接受浪費”的理念,一下子擊中瞭我的痛點——我總是太心急,期望一次成功。而且,書中對不同食材的營養側重介紹得非常清晰,不像有些書,一股腦把所有維生素都列齣來,反而讓人抓不住重點。它更側重於“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重點關注什麼”。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講解如何處理寶寶對某一類食物的強烈抵觸時,提供瞭一個“情緒引導法”,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強迫進食”。這種處理方式,讓我在實踐中發現,孩子不僅開始嘗試新食物,連帶對我的信任感也增強瞭,這比單純的吃飽飯重要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結構設計,絕對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作為一名對閱讀體驗比較挑剔的人,我發現它在信息密度和閱讀流暢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它沒有采用那種密密麻麻、恨不得把所有知識都塞進去的排版,而是大量使用瞭清晰的圖錶、醒目的要點提煉和情景模擬對話。特彆是關於“如何應對寶寶的夜醒和睡眠倒退期”那幾章,它用流程圖的形式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情況下的應對路徑,比如,是飢餓、長牙不適還是分離焦慮導緻的夜醒,每種情況下的安撫步驟和時長都有明確的界限。這種結構化的梳理,對於在半夜迷迷糊糊被孩子吵醒的傢長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不需要重新組織語言,隻需要對照流程圖執行即可。這種對用戶(傢長)實際使用場景的深度理解,使得這本書的“實用性”遠超一般的理論參考書。我甚至會把帶著標記的那幾頁,單獨剪下來貼在床頭櫃上,足見其在緊急情況下的依賴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