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一学就会的宝宝辅食全图解 孙冬梅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38489996

BF:一学就会的宝宝辅食全图解 孙冬梅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3848999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冬梅 著
图书标签:
  • 宝宝辅食
  • 育儿
  • 母婴
  • 健康
  • 营养
  • 食谱
  • 图解
  • 孙冬梅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9787538489996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裕京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489996
商品编码:293355365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一学就会的宝宝辅食全图解

定价:39.90元

售价:30.3元

作者:孙冬梅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8489996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编辑推荐


★适合中国宝宝辅食添加的指导
手把手教你制作宝宝营养配餐
精心为宝宝做好每一顿饭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可以帮助宝宝收获健康,教会父母科学喂养方法的养育教科书。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科学的喂养方法,尤其是在辅食添加阶段,各种食材的添加时间、添加方法各不相同,如何正确为宝宝逐一添加各种辅食,对新手父母来说是一件难事。本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掌握辅食添加的要领而编写的!
《一学就会的宝宝辅食全图解》这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讲解了食物的营养知识、辅食添加的安全知识、辅食制作的技巧方法,还提供了100款营养趣味的宝宝餐,科学地解决了宝宝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辅食喂养问题。
本书编心,即使妈妈不是美食专家,也能为宝宝制作出既营养又美味、完全符合宝宝需求的超级辅食。

目录


章 辅食基础课节 添加辅食的原则 14
妈责任 14
宝宝的配合 15

第二节 添加辅食的方法 16
由一种到多种 16
从稀到稠 16
从少量到多量 16
从细小到粗大 16
坚持耐心喂食 16

第三节 添加辅食的顺序 17
汁→泥→半固体→固体 17
初期→中期→后期→结束期 17
谷物→蔬菜→水果→肉类 17

第四节 添加辅食过程表 18

第五节 不同食材的摄取量 20
计数法 20
调料类计量法 22

第六节 食材的大小和粗细 23

第七节 辅食食材的选购方法 26
鱼、肉、禽蛋 26
蔬菜、水果 28
米、面 29
干货 29

第八节 辅食食材的储存方法 30
保有食物原味及口感 30
猪肉片 31
鸡翅 31
虾 32
南瓜 32
白菜 33
胡萝卜 33
香蕉 34
葡萄 34
鸡蛋 35
米饭 35
蘑菇 36
红薯 36

第九节 辅食食材的处理方法 37
油菜 37
南瓜 37
番茄 38
牛肉 38
贝类 39
带鱼 39
猕猴桃 40
口蘑 40
栗子 41
核桃 41

第十节 佳食材搭配方案 42

第十一节 辅食制作的用具 46
容器 46
菜刀和菜板 46
礤床儿 46
棉布 46
榨汁机 47
筛网 47
削皮刀 47
迷你锅 47
榨汁网 47
捣碎器 47
桌布 48
粉碎机 48
围嘴 48
水杯 48
勺 48

第十二节 制作辅食的烹调原则 49
使用餐具的原则 49
辅食的烹调原则 49

第十三节 辅食制作的方法 50

第十四节 辅食汤料的制作 51
◎鲜鱼汤 51
◎鸡肉汤 51
◎牛肉汤 52
◎海带汤 52
◎海鲜汤 53
◎蔬菜汤 53

第十五节 加热辅食的方法 54

第十六节 轻松计量辅食的量 55
不用称如何计量 55
次辅食的量 55

第十七节 让宝宝爱上辅食 56
不吃辅食的原因 56
不吃辅食的解决方法 57

第十八节 常见营养食材的美味食谱 58
鸡蛋 58
◎早餐鸡蛋饼 59
◎香菇蛋黄粥 59
花椰菜 60
◎牛肉花椰菜粥 61
◎茄汁花椰菜 61
番茄 62
◎罗宋汤 63
◎番茄蛋卷 63
白菜 64
◎白菜炒粉丝 65
◎白菜丸子汤 65
菠菜 66
◎菠菜蘑菇面 67
◎鱼丸菠菜汤 67
虾 68
◎香虾莲藕盒 69
◎指环虾仁 69
胡萝卜 70
◎胡萝卜甜粥 71
◎胡萝卜炒肉 71

第十九节 不同食物消化后的粪便 72




第二章 辅食添加初期(6个月)


节 初期辅食添加的信号 74
换乳开始的信号 74
可以添加辅食的一些表现 74
过敏宝宝8个月开始吃辅食 74

第二节 初期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75
初期辅食添加的原则 75
初期辅食添加的方法 76

第三节 初期辅食食材 77

第四节 初期辅食食谱 79
◎米粉 79
◎配方奶米粉 79
◎梨汁 80
◎橘子汁 80
◎苹果汁 80
◎西瓜汁 81
◎草莓汁 81
◎胡萝卜汁 82
◎油菜汁 82
◎菜花泥 83
◎胡萝卜泥 83
◎南瓜泥 83
◎西蓝花茭瓜粥 84
◎鸡肉粥 84

第三章 辅食添加中期(7~9个月)

节 添加中期辅食的信号 86
较为熟练咬碎小块食物时 86
对食物非常感兴趣时 86
长牙开始,味觉也快速发展 86

第二节 中期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87
中期辅食添加的原则 87
中期辅食添加的方法 88

第三节 中期辅食食材 89

第四节 中期辅食中粥的煮法 92
泡米煮粥 92
大米饭煮粥 92

第五节 中期辅食食谱 93
◎鸭肉泥 93
◎鸡肉泥 93
◎猪肉泥 94
◎菠菜蛋黄粥 94
◎胡萝卜甜粥 95
◎大米牛肉粥 95
◎鸡汤南瓜泥 96
◎番茄碎面条 96
◎面糊糊汤 97
◎鱼肉松粥 97
◎虾肉泥 97
◎鸡肉蔬菜粥 98
◎鳕鱼香菇粥 98
◎乌冬面糊 99
◎苹果麦片粥 99
◎地瓜泥 99
◎栗子蔬菜粥 100
◎胡萝卜蘑菇粥 100
◎苹果马铃薯汤 101
◎鸡肝鸡汤饭 101
◎胡萝卜豆腐粥 102
◎冬菇蛋黄粥 102
◎椰汁奶糊 103
◎苹果胡萝卜汁 103
◎白萝卜生梨汁 103
◎豆腐脑 104
◎豆腐粥 104
◎水果豆腐 104
◎蛋花鸡汤面 105
◎香蕉蜜奶 105
◎肝末番茄 106
◎花生粥 106
◎乳酪粥 106
◎鸡肉末碎菜粥 107
◎南瓜红薯玉米粥 107
◎煮挂面 108
◎胡萝卜番茄汤 108

第四章 辅食添加后期(10~12个月)

节 添加后期辅食的信号 110
出现异常排便应暂停辅食 110
对于成人食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110
正式开始抓勺的练习 110

第二节 后期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111
后期辅食添加的原则 111
后期辅食添加的方法 112

第三节 后期辅食食材 113

第四节 后期辅食中粥的煮法 115
泡米煮粥 115
大米饭熬粥 115

第五节 后期辅食食谱 116
◎马铃薯萝卜粥 116
◎地瓜冬菇粥 116
◎玉米南瓜粥 117
◎卷心菜西蓝花汤 117
◎双色泥 118
◎蛋黄米粉糊 118
◎什锦烩饭 119
◎担担面 119
◎玲珑馒头 120
◎鲜肉馄饨 120
◎虾皮肉末青菜粥 121
◎迷你饺子 121
◎海带豆腐汤 122
◎鸡蛋牛肉羹 122

第五章 辅食添加结束期(13~15个月)

节 结束期添加辅食的信号 124
臼齿开始生长 124
独立吃饭的欲望增长 124

第二节 结束期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125
结束期辅食添加的原则 125
结束期辅食添加的方法 126

第三节 结束期辅食食材 127

第四节 结束期辅食中饭的煮法 130
饭的煮法 130
成人米饭改成辅食 130

第五节 结束期辅食食谱 131
◎番茄浓汤 131
◎冬菇蛋黄糕 131
◎炒面 132
◎蘑菇饭 132
◎蛋饺 133
◎空心面 133
◎三米粥 133
◎冬菇炒栗子 134
◎虾仁豆腐汤 134
◎雪梨白果奶汤 135
◎苹果雪梨猪肺汤 135
◎南瓜排骨汤 136
◎面包牛奶粥 136

第六章 一日三餐正常饮食期(16~36个月)

节 进入正餐期的信号 138
开始于16个月 138
熟悉了勺叉 138

第二节 正餐期间的饮食原则 139
尽量避免宝宝偏食 139
饭菜要清淡 140

第三节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41
让宝宝定时、定量进食 141
做个不挑食的宝宝 142
做个喜欢吃蔬菜的宝宝 143
培养吃早饭的好习惯 144
让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145
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146

第四节 辅食正餐期食谱 147
◎鸡蛋炒饭 147
◎营养紫菜饭 147
◎乌冬面 148
◎瘦肉炒芹菜 148
◎素花炒饭 149
◎蛋黄紫菜包饭 149
◎虾皮冬瓜 150
◎炸酱面 150
◎美味茄子 151
◎冬菇炒茭瓜 151
◎油菜炒虾仁 152
◎冬菇挂面 152


第七章 宝宝的健康餐

节 过敏宝宝的健康餐 154
过敏 154
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157
饮食推荐 159
◎白菜粥 159
◎南瓜黑芝麻粥 159
◎海带小银鱼饭 160
◎鳕鱼豆腐饭 160
◎三味鸭肉粒 161
◎胡萝卜炒肉 161

第二节 患病宝宝的健康餐 162
感冒 162
针对宝宝的有利食物 164
饮食推荐 165
◎木瓜茶 165
◎葱白粥 165
◎白果红枣茶 166
◎陈皮粥 166
◎白萝卜瘦肉粥 167
◎橘皮茶 167
腹泻 168
针对宝宝的有利食物 169
饮食推荐 170
◎小米粥 170
◎莲藕粥 170
◎时鲜果泥 170
◎胡萝卜烩豆角 171
◎豌豆布丁 171
◎韭菜粥 172
◎姜丝鸡蛋饼 172
◎栗糊膳 173
◎牛肉南瓜粥 173
便秘 174
针对宝宝的有利食物 176
饮食推荐 177
◎松子薏米粥 177
◎胡萝卜煮蘑菇 177
◎菠菜汤面 178
◎烧菜心 178
◎马铃薯粥 179
◎菠菜鸡蛋汤 179
咳嗽 180
饮食推荐 181
◎鸡蛋羹 181
◎五汁饮 181
发热 182
饮食推荐 183
◎绿豆粥 183
◎牛奶米汤 183
小儿伤食 184
饮食推荐 185
◎白萝卜生梨汁 185
◎芋头稠粥 185
肺炎 186
饮食推荐 187
◎南瓜炒百合 187
◎双花稀粥 187
手足口病 188
饮食推荐 189
◎栗糊烧南瓜 189
◎黑木耳炒白菜 189
腮腺炎 190
饮食推荐 191
◎玉米甜羹 191
◎西蓝花茭瓜粥 191
肥胖 192
饮食推荐 193
◎炒鳝段 193
◎胡萝卜黄瓜汁 193

第三节 提高抵抗力的健康餐 194
营养均衡才能提高抵抗力 194
提高宝宝抵抗力的食物 195
提高抵抗力的饮食推荐 198
◎蔬菜肉卷 198
◎银鱼白菜羹 198
◎菜香煎饼 199
◎青菜丸子 199

第四节 促进大脑发育的健康餐 200
开发大脑的饮食习惯 200
提高宝宝大脑发育的食物 201
促进大脑发育的饮食推荐 202
◎蒸肉豆腐 202
◎五彩金针菇 202
◎西芹炒百合 203
◎芦笋烧蘑菇 203

第五节 促进长个儿的营养餐 204
有利于长个儿的营养成分 204
促使宝宝长个儿的食物 205
促进宝宝长高的饮食推荐 206
◎小番茄炒鸡丁 206
◎羊排粉丝汤 206
◎笋尖猪肝粥 207
◎奶油白菜汤 207
◎菠菜蘑菇面 208
◎清蒸三文鱼 208


第八章 找对营养配好餐

节 必需营养素 210
蛋白质 210
脂肪 211
碳水化合物 212
能量 213
叶酸 214
维生素A 215
维生素B1 216
维生素B2 217
维生素C 218
维生素D 219
维生素E 220
维生素K 221
鱼肝油 222
钙 223
锌 224
铁 225
硒 226
碘 227

第二节 补铁食谱推荐 228
◎猪肝瘦肉粥 228
◎豆腐干炒鸡粒 228
◎凉拌花生兔丁 229
◎苹果杂蔬汤 229

第三节 补锌食谱推荐 230
◎肉末卷心菜 230
◎鲜虾花蛤蒸蛋羹 230
◎西蓝花牛肉泥 231
◎牡蛎煮面条 231

第四节 补钙食谱推荐 232
◎海带拌腐竹 232
◎冬瓜虾仁汤 232
◎芙蓉豆腐 233
◎苹果雪梨猪肺汤 233

第五节 排铅食谱推荐 234
◎奶香燕麦米粥 234
◎青椒炒猪肝 234
◎腐竹烧肉 235
◎奶酪三明治 235

第六节 补硒食谱推荐 236
◎牛肝菌炒面 236
◎虾米冬瓜 236
◎鸡蛋紫菜汤 237
◎八宝豆腐海鲜汤 237

第七节 补充维生素食谱推荐 238
◎山药番茄粥 238
◎胡萝卜马铃薯汤 238
◎豆腐油菜心 239
◎蔬菜排骨汤

作者介绍


国家高级营养师,多年来从事家政营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老年营养、孕期营养、儿童营养与肥胖的研究。

文摘











序言



《新手爸妈的辅食启蒙:科学喂养,轻松搞定宝宝第一口粮》 引言: 从宝宝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纯母乳喂养到开始尝试各种美味的辅食,这无疑是新手爸妈们最感到新鲜、也可能最为焦虑的阶段之一。看着宝宝一天天成长,渴望将最营养、最健康的食物呈现在他们面前,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食材、各式各样的烹饪方法,以及层出不穷的喂养观念,许多家长不禁会感到无从下手。本书旨在成为新手爸妈们最贴心、最可靠的育儿伙伴,用科学、易懂、实操性强的方式,引导您轻松跨越辅食添加的门槛,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深知,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喂养,在探索美味的过程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因此,我们将聚焦于辅食添加的核心要点,打破信息壁垒,提供清晰、系统的指导,让辅食制作不再是难题,而是亲子间充满爱与乐趣的互动体验。 第一章:辅食添加的“为什么”与“什么时候”——科学启蒙,奠定基础 辅食,顾名思义,是指在母乳或配方奶之外,为宝宝提供的其他食物。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宝宝认识世界、学习咀嚼、消化固体食物、摄取全面营养的关键一步。 为何要添加辅食? 营养补充的必然性: 随着宝宝的快速生长发育,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某些营养素,如铁、锌、维生素D等,逐渐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辅食的添加能够及时、全面地补充这些必需的营养素,预防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 促进消化系统成熟: 宝宝的消化系统需要逐步适应和锻炼。从流质的奶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固体食物,能够促使肠道酶的活性增加,消化能力增强,为未来更复杂的食物消化做好准备。 锻炼咀嚼与吞咽能力: 婴儿期的宝宝主要依靠吸吮,而辅食的引入,特别是质地由细腻到粗糙的调整,能有效锻炼宝宝的舌头、牙床和面部肌肉,为日后的咀嚼和清晰发音打下基础。 拓展味觉与食物认知: 辅食是宝宝认识食物、感知不同味道、色彩、质地的第一扇窗。通过品尝各种天然食材,宝宝的味觉神经得以发育,对食物产生兴趣,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奠定基础。 预防过敏与建立免疫力: 在辅食添加的黄金时期,科学合理地引入可能致敏的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宝建立对这些食物的耐受性,降低未来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 何时开始添加辅食?——捕捉宝宝成长的信号 月龄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多数儿科专家建议,宝宝在满6个月时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辅食。但这并非绝对的硬性规定,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 观察宝宝的“准备信号”: 比起单纯的月龄,观察宝宝是否表现出以下“准备信号”更为重要: 头部支撑能力: 宝宝能够稳定地坐着,并且能够自主地将头部抬高并保持稳定,这是吞咽食物的必备条件。 对食物表现出兴趣: 当家人进食时,宝宝会好奇地盯着食物,甚至尝试抓住食物或模仿大人的咀嚼动作。 舌推反射减弱: 传统的舌推反射是指当舌头接触到物体时,会将物体推出嘴外。当这个反射逐渐减弱,意味着宝宝可以开始尝试将食物含在口中并进行吞咽。 能够张嘴接受食物: 喂食时,宝宝能够主动张开嘴巴,而不是将勺子或食物推出。 并非“一刀切”: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宝宝表现出这些信号,也应在6个月左右开始,而不是过早。过早添加辅食可能增加消化负担、过敏风险,甚至影响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 第二章:辅食添加的“什么”与“怎么吃”——精选食材,科学搭配 了解了辅食添加的重要性与时机,接下来就是为宝宝选择合适的食物,并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 首选原则:简单、天然、原味 循序渐进,单一口味起步: 第一次添加的辅食应选择一种单一的、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婴儿米粉、蒸熟的南瓜泥、红薯泥、土豆泥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观察宝宝是否对该食物过敏或不适应。 避免过早添加调味品: 宝宝的味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过早添加盐、糖、酱油等调味品,不仅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还会影响宝宝对食物原味的感知,为日后挑食埋下隐患。 天然食材为主,加工食品慎重: 尽量选择新鲜、当季的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天然食材,自行制作辅食。市售的婴幼儿辅食产品,应仔细查看配料表,选择成分简单、无添加的产品。 经典辅食食材详解: 婴儿米粉: 通常是宝宝最早接触的辅食之一,易于消化,且强化了铁等重要营养素。选择强化铁的米粉,有助于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蔬菜泥/蔬果泥: 根茎类: 南瓜、红薯、土豆、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膳食纤维,质地细腻,易于消化。 绿叶蔬菜: 菠菜、西兰花、豌豆等,富含维生素C、K、叶酸等,但需要注意烹饪方法,确保易于消化且营养流失少。 水果泥/果泥: 常见选择: 香蕉、牛油果、苹果、梨、桃子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提供天然的甜味。 注意事项: 避免过早给宝宝食用柑橘类水果,可能引起过敏。 肉类与鱼类: 来源: 鸡胸肉、猪瘦肉、牛肉、鱼肉(如鳕鱼、三文鱼)等。 烹饪: 必须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和细菌。初期将肉类煮熟后打成泥或剁碎。 重要性: 是铁、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豆类与豆制品: 早期: 少量、煮熟的豆泥,如豌豆泥。 后期: 豆腐等,是植物性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 蛋黄: 通常在宝宝7-8个月时开始尝试,作为铁和卵磷脂的补充。注意从半熟蛋黄开始,逐渐过渡到全熟。 辅食制作的“六不原则”: 不加盐: 6个月内的宝宝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摄入过多钠会增加肾脏负担。 不加糖: 容易养成宝宝偏甜的口味,影响对食物原味的接受,并可能导致蛀牙。 不加蜂蜜: 1岁内的宝宝不宜食用蜂蜜,存在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 不加鸡精、味精: 这些属于人工调味品,对宝宝无益,且可能引起过敏。 不加刺激性香料: 如辣椒、咖喱等,以免刺激宝宝娇嫩的消化道。 不加生的、未熟透的食物: 严格避免生食,以及未煮熟的肉类、鸡蛋等,以防细菌和寄生虫感染。 第三章:辅食添加的“如何做”——循序渐进,培养好习惯 掌握了食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辅食的制作方法和喂养的技巧。 烹饪与制作: 蒸、煮、炖是首选: 这些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且容易消化。 质地变化: 6-7个月: 细腻的泥糊状,如米粉糊、果泥、菜泥。 7-9个月: 稍有颗粒感的泥糊状,可尝试将食材切得更碎。 9-12个月: 碎末状,能够吞咽软烂的食物块。 1岁后: 逐渐过渡到家庭的软烂饭菜。 工具选择: 辅食机、蒸蛋器、研磨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帮助家长轻松制作出适合宝宝的辅食。 喂养技巧: 定时定量,规律作息: 尽量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段进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耐心观察,不强迫: 宝宝有自己的食欲信号,当他表现出拒绝时,不要强行喂食,可以下次再尝试。 鼓励自主进食: 当宝宝能够抓握食物时,可以尝试手指食物(Finger Food),让他自己动手,锻炼协调能力。 营造愉快的进食氛围: 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食,避免边看电视边吃饭。 循序渐进,引入新食材: 每添加一种新食材,都要观察宝宝3-5天,确保无过敏反应。 奶量逐渐调整: 随着辅食摄入量的增加,宝宝的奶量会自然减少,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常见辅食添加顺序(参考): 6个月: 婴儿米粉、各种纯蔬菜泥(南瓜、红薯、土豆、胡萝卜)、纯水果泥(苹果、梨、香蕉)。 7-8个月: 在6个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肉泥(鸡肉、猪肉)、鱼泥(去刺)、蛋黄(煮熟后半熟,观察反应)、绿叶蔬菜泥。 9-10个月: 引入碎末状食物,如小馄饨、面片、肉末、鱼末、软烂的蔬菜碎,可以尝试豆制品。 11-12个月: 逐渐过渡到软烂的米饭、面条,更加丰富的食物种类,如小块的水果、蔬菜、煮熟的肉类。 第四章:辅食添加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此列举一些常见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办? 检查辅食的质地和口味: 是否太稀、太稠、味道不佳?尝试调整制作方法。 排除过敏或不适: 有时宝宝不吃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或对某些食物不适。 营造积极的进食环境: 确保宝宝精神状态好,不在过度疲劳或饥饿时进食。 更换食材和烹饪方式: 尝试宝宝从未吃过的食材,或者用不同的方式烹饪。 父母以身作则: 让宝宝看到父母享受美食,会增强他的好奇心。 不要强迫: 适时停止,下次再尝试。 宝宝吃辅食后出现腹泻或便秘怎么办? 腹泻: 可能是对某种新食材不耐受,暂停该食材,观察情况。如果持续,请及时就医。 便秘: 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调整辅食的粗细程度。 如何预防宝宝食物过敏? 科学的添加顺序: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引入低致敏风险的食物。 密切观察: 每添加一种新食材,都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 遵循医嘱: 如果宝宝有家族过敏史,请务必咨询医生,制定个体化的辅食添加方案。 避免盲目“防过敏”: 在没有明确过敏史的情况下,不应过度限制食物种类,以免错过营养补充的黄金时期。 辅食添加与奶量如何平衡? 辅食是“主食”,奶是“补充”: 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辅食的摄入量逐渐增加,奶的摄入量则相应减少。 观察宝宝的信号: 宝宝吃饱了辅食,自然会减少奶的摄入。 保证总奶量: 在1岁以内,仍需保证一定的奶量,以提供足够的钙和蛋白质。 结语: 辅食添加是一个充满探索与爱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为宝宝提供营养,更是父母与宝宝共同成长的美妙旅程。本书提供的科学指导,希望能帮助您解除育儿的焦虑,让辅食制作变得轻松有趣。请记住,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耐心、细致地观察和陪伴,是您最好的育儿法宝。愿您的宝宝在探索美食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市面上的辅食书很多,但很多都是零散的食谱堆砌,看完后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本书的理论基础部分讲得非常到位,它没有陷入艰涩的营养学名词,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了不同阶段宝宝对宏量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在某个阶段要侧重补铁,以及哪些天然食物是最好的铁源,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吃菠菜”。这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作为家长能够真正理解辅食添加的科学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菜谱。更棒的是,它似乎非常理解现代家庭的实际情况——时间紧张。书中针对“快手辅食”和“预制冷冻”的策略讨论非常实用,教你如何利用周末时间批量处理食材,然后在工作日快速组合出营养均衡的一餐。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对工作日做饭时间的焦虑。对我而言,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套高效的辅食管理系统。

评分

我最近刚开始尝试给宝宝做泥糊,简直是手忙脚乱,各种食材的比例、添加的顺序全凭感觉,做出来的口感时好时坏,宝宝的反应也比较飘忽。这本书我翻阅了一部分,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食材处理细节的强调。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煮熟土豆”,而是会详细说明不同月龄宝宝对土豆泥细腻程度的要求,甚至提到如何通过调整水分和淀粉的比例来达到理想的粘稠度。这种精细到毫米级的指导,对于追求完美的妈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它对“过渡期”的划分,比如从纯泥到碎末,每一步都有明确的食材搭配建议,避免了盲目升级导致宝宝肠胃不适。书里那些图示性的操作步骤,步骤拆解得非常清晰,就像有人在你身边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阅读障碍。这让我感觉,过去我那些“失败的尝试”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指导。现在手握这本书,信心倍增,感觉自己终于可以掌控宝宝的“胃口大权”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符合我这种“目标导向型”读者的习惯。当我急需一个快速解决午餐的方案时,可以直接翻到“15分钟快手”那一章节,菜名清晰,所需时间明了,食材准备清单一目了然。而当我周末有空想给宝宝做些有创意的、需要慢炖的营养餐时,那些更复杂的、需要长时间烹饪的食谱也在专门的板块中等待我的探索。信息的层次感做得非常好,不会让新手被海量信息淹没,也不会让有经验的家长觉得内容不够深入。最打动我的是,书中似乎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食材可替换性做了考虑,虽然没有直接列出长长的表格,但从食材的特性介绍中,我能很自然地推断出哪些东西可以互相替代,这大大增加了食谱的实用广度。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全能的“辅食教练”,既有严格的训练计划,也有灵活的调整空间,让我感觉育儿路上踏实多了。

评分

我是一个对厨房用具有点“洁癖”的人,总担心为了做辅食买一堆用一次就闲置的工具。这本书在这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它没有过度推销昂贵的辅食机或料理棒,而是花了篇幅介绍如何用最基础的工具——比如一个好用的研磨碗、一把合适的勺子,甚至是家里的蒸锅——来完成不同质地的辅食制作。这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家庭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自制高汤”和“天然调味”的介绍,完全避开了市售的各种人工添加剂,强调用蔬菜和肉类本身的鲜味来提升风味。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种基础蔬菜高汤,味道确实比我以前随便加点水煮出来的要醇厚得多,宝宝吃得也更香甜。这种回归本源的烹饪哲学,让我觉得不仅是在喂养宝宝,也是在重塑我们全家人的饮食习惯,让厨房回归到健康、简单的本色。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宝藏啊!我一眼就被那种温暖、治愈的色调吸引住了,让人一看就觉得做饭这件事变得轻松起来,不再是厨房里的“打怪升级”。装帧的质感也挺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绝对是干货满满。特别是那个主标题的字体,既有亲和力又不失专业感,很巧妙地平衡了“新手友好”和“权威性”这两个要素。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设计上没有走那种过度卡通化的路线,而是选择了更贴近生活的、略带文艺气息的风格,这让它在众多育儿辅食书中脱颖而出。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跟一位有经验的邻家长辈在聊天,而不是在阅读一本冰冷的食谱。这种视觉上的舒适感,对于每天都要面对厨房的忙碌父母来说,简直是救赎。我本来还担心内容会很枯燥,但光是看排版和插图的风格,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不得不说,出版社在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愿意摆在客厅书架上,而不是偷偷塞到角落里的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