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父母的亲子沟通术:打造和谐家庭的78个亲子沟通秘诀
定价:28.00元
作者:胡春奔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64652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只有营造真心倾听的氛围,赢得孩子情感上的信任,才能与孩子达到无拘无束交流的默契。
打造和谐家庭的78个亲子沟通秘诀。
聆听孩子的心声,把孩子当做一个乐意向自己倾诉的朋友。
做父母的,如果希望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就不能仅把孩子当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乐意向自己倾诉的朋友,只有营造真心倾听的氛围,赢得孩子情感上的信任,才能与孩子达到无拘无束交流的默契。
内容提要
和孩子沟通难,已成为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块心病。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与孩子达到无拘无束交流的默契,然而这不仅需要父母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沟通方法与策略,才能真正地达到亲子沟通的效果。本书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广大父母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沟通方法与技巧,相信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够很快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彼此间的交流轻松、顺畅起来。
目录
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1.聆听孩子的心声
2.察其言,观其色
3.同其所感,引其所动
4.耐心倾听孩子的话
5.听话听音,知其所需
6.理解孩子的感受
7.把住孩子思想的脉搏
8.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9.别把孩子当孩子
二、架起沟通的桥梁
1.与孩子合作
2.平等对待孩子
3.让孩子发表不同意见
4.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5.养成与孩子沟通的习惯
6.别让孩子说谎成习惯
7.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8.不可放任自流
9.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三、和孩子一起成长
1.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2.做孩子的百科全书
3.做一个“弱”家长
4.用“无知”面对孩子
5.让秘密伴着孩子
6.和孩子一起走向社会
7.和孩子一起成长
8.两人同行,拜孩子为师
9.立身示范常进步
10.带孩子亲近自然
四、沟通是两个生命的碰撞
1.读懂孩子这本书
2.在孩子这面镜子里看自己
3.心怀慈爱之情
4.宽容孩子的错也是在原谅自己
5.做孩子的知己
6.做孩子的稳压器
7.绝不放弃自己的孩子
五、解除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
六、沟通不只是说话
七、巧用沟通方法和策略
八、奖罚要恰到好处
九、让沟通更有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总是在打转,很多时候说了半天,他还是那个样子,或者是我自己先被情绪带着走了。以前总觉得是孩子不听话,现在看来,问题出在我自己的沟通方式上。书里提到的那些“秘诀”,比如如何真正地倾听,而不是急着给出解决方案,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开始尝试在孩子表达不满或者委屈的时候,先放下自己的评判,只是专注地感受他的情绪。说实话,一开始很不习惯,总想插嘴纠正他,但坚持下来,我发现孩子似乎更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筑起一道高墙,而是会主动分享学校里发生的小事。这种微妙的转变,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本书并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场景和话术,让我明白原来“好好说话”是可以有章可循的。我已经把书里的一些关键点贴在了书桌前,时不时提醒自己。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关于“设定界限”的理解被彻底重塑了。以前我认为设定界限就是“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结果就是冲突不断。这本书却将界限的设定描绘成一种爱的表达,一种对孩子安全感的保障。它教授的不是惩罚性的界限,而是基于尊重和清晰预期的界限。比如,关于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书里提供了一套“共同协商、书面约定、后果自负”的流程,而不是家长单方面宣布。这种事先的明确,让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小了很多。而且,当孩子真的触碰界限时,书里建议的后续处理方式也极为温和而坚定,避免了情绪化的爆发。这套系统化的方法,让家庭氛围从过去的“如履薄冰的试探”,转变为一种可预期的、稳定的互动模式。对于希望建立长期、健康亲子关系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我以前总觉得,所谓的“沟通技巧”可能只对比较听话的孩子有效。我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叛逆心强,交流时经常出现“你说东,他往西”的情况,让我觉得沟通是无效的体力活。然而,这本指南的实战性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有一部分篇幅专门讨论了如何与“高敏感”或“挑战型”的孩子进行有效对话。书里强调,面对挑战型孩子的反抗,首先要“退后一步,降低对抗性”,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不服管教就要压制”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但实践效果惊人。通过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量,甚至刻意使用一些“我信息”来减少对他的评判,我发现孩子愿意听进去的内容比例大大提高了。这套方法论让我跳出了“谁赢谁输”的争吵怪圈,真正把精力放在了解决问题上。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维护权威的同时,保留对孩子个性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解压”。我一直活在“完美父母”的巨大压力之下,总害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毁了”孩子的前程。这种焦虑感常常让我一开口就带着指责的语气,结果自然适得其反。翻阅这本书后,我意识到,和谐的亲子关系,比一时的“成绩好”要重要得多。书中的一些关于情绪疏导的章节,比如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挫败感,讲解得极为细致。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安慰他”,而是教你如何识别出孩子表面上的愤怒下隐藏的失落或恐惧。我试着运用书里教的“共情反射”,当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闷闷不乐时,我不再急着说“下次努力就好”,而是说:“听起来这次考试让你很失望,是吗?”仅仅是这一句话,孩子立马就放松下来了,开始跟我倾诉他觉得哪里没准备好。这种高质量的联结,让我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一个只会发号施令的家长,而更像是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
评分坦白讲,我最初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翻开这本书的。市面上的亲子沟通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多陪陪孩子、多抱抱孩子。但这本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不只关注“说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说”以及“背后的情绪逻辑”。我特别欣赏作者对“非暴力沟通”原则的灵活运用,它不是教你成为一个“没有脾气的老好人”,而是教会你如何在坚定表达自己需求的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玩游戏超时和我发生了争执,我按照书里学到的“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说明需求—提出请求”的步骤去沟通,整个过程出奇地平静。孩子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摔门而出,而是坐下来听我把话说完。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进步。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思维框架,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具弹性和尊重的家庭对话模式,而不是僵硬的模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