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錢基博:古籍舉要
定價:28.80元
作者:錢基博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581086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以“古籍”言之,涵渉廣雜;即撮舉其要,亦見經史之四部。
內容提要
本書為錢基博所撰有關中國古代典籍著作,原書名《後東塾讀書記》,乃錢基博教書讀《東塾讀書記》時隨記而成的。本書共分十七捲,主要內容包括孝經、論語、孟子、周易、尚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鞦、小學、諸子、西漢、鄭學、三國、硃子。
目錄
古籍舉要
序
捲一 孝經
捲二 論語
捲三 孟子
捲四 周易
捲五 尚書
捲六 詩
捲七 周禮
捲八 儀禮
捲九 禮記
捲十 春鞦上
捲十一 春鞦下
捲十二 小學
捲十三 諸子
捲十四 西漢
捲十五 鄭學
捲十六 三國
捲十七 硃子
版本通義
敘目
原始
曆史第二
讀本第三
馀記第四
作者介紹
錢基博(1887—1959),字子泉,自號潛廬,又號老泉,江蘇無锡人。著有《經學通誌》、《現代中國文學史》、《韓愈誌》、《古籍舉要》、《錢基博國學必讀 》等。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風氣轉嚮,尤其是對當時士大夫階層在亂世中如何處理個人情感與傢國命運的糾葛很感興趣。市麵上關於這個時期的論著不少,但很多都過於注重宏大的曆史敘事,對於那些細膩的、個人的文本解讀往往一帶而過。我希望找到一本能深入挖掘特定篇章背後的文化心理和審美趣味的著作。理想中的書,應該能夠提供精準的原文校勘和深入淺齣的注釋,而不是堆砌晦澀的術語。它需要有深厚的文獻功底,同時還要能用現代的眼光去重新審視和闡釋那些被時間掩蓋瞭光芒的經典片段。閱讀的過程,理應是一次與古代文人心靈的深度對話,充滿啓發性和挑戰性。
評分我的學術興趣點集中在宋代士大夫的“隱逸”情結及其在文學中的體現。這一主題的難點在於“隱”與“仕”之間的微妙張力,很多作品錶麵上是贊頌田園生活,骨子裏卻流露齣對政治抱負的擱淺的無奈。因此,我希望閱讀到的文本能夠提供一種超越簡單的“歸隱”與否的二元對立的分析框架。它應該能細緻辨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士大夫在麵對“齣仕”機會時的心態變化,並結閤當時具體的政治環境來解讀其詩文中的“隱語”和“托喻”。我期待的是一種兼具曆史洞察力和文本敏感性的論述,能夠幫我撥開曆史的迷霧,看到士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掙紮與安頓之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陳舊感的紙張質地,配閤著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古樸典雅的年代。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書脊的字體排版,既保持瞭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閱讀的舒適度。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也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不是那種反光的亮白,而是柔和的米黃色,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太纍。而且,裝訂工藝看起來非常紮實,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擔心會散架。這種對實體書本身的重視,在如今這個電子書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地拿齣來摩挲一番。這不僅僅是閱讀體驗的提升,更是一種對知識載體的尊重。
評分作為一名古典文學愛好者,我一直緻力於梳理不同曆史時期詩歌體式的演變脈絡。比如,從“風”、“雅”、“頌”到後來的近體詩,每一步演變背後都蘊含著復雜的社會背景和文人群體的審美取嚮變化。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將這些體式變化清晰地勾勒齣來,並配以大量經典範例進行細緻分析的工具書。這種書不能隻是羅列規則,更重要的是解釋“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變化,以及不同體式在錶達情感範圍上的側重。比如,律詩的格律如何限製和激發瞭詩人的創造力?如果能將不同時期的代錶性作傢在同一體式上的風格差異做個橫嚮對比,那就更棒瞭。我需要的是一個脈絡清晰、論證嚴密的知識地圖。
評分最近我開始涉獵一些古代的筆記小說和地方誌類的文獻,發現很多有趣的民間傳說和地方風俗的記載,但這些材料往往零散不成體係,很難進行係統性的研究。我特彆需要一本能夠對某一特定地域或某一特定類彆的筆記進行集中整理和深度解讀的專著。理想的讀物應該能夠跳齣純粹的文學批評視角,而是將這些文獻視為社會史、民俗學的第一手資料。比如,通過對某地縣誌中關於“神異”記載的梳理,反推齣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恐懼心理。這樣的研究不僅能豐富我們對古代文化層麵的認識,更能讓我們觸摸到古代普通人的生活氣息和思維模式,那份鮮活感是其他官方史料難以提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