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怀孕分娩育儿全书 |
| 作者 | ibaby母婴项目组 |
| 定价 | 39.8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 ISBN | 9787512710160 |
| 出版日期 | 2015-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实用、全面的怀孕分娩育儿分阶段全书,内容包括:怀孕的基本知识、十月孕程每个月应该注意的事项、健康孕期生活应该注意的问题、科学胎教方案;产前准备,安全分娩的介绍、健康坐月子指南;如何护理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宝宝每个月的成长过程分析、断乳食品的喂养、新生儿常见病百科。详细讲述了怀孕分娩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日常问题,非常适合计划要孩子和正在培育孩子的家庭参考使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 作者简介 | |
| ibaby母婴项目组致力于妊娠、分娩、育儿、早教的研究,由多名业内专家组成,为中国的妈妈和宝宝提供科学、前沿、全面、实用的养育知识。 |
| 目录 | |
| 怀孕篇 一、孕前准备,孕期的开始 做好生育的准备 接受准妈妈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接受未来生活空间的变化 接受未来情感的变化 接受家庭责任与应尽义务的变化 做好家庭财务预算 认真做好孕前保健 做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 提前进行疫苗接种 保护好和 孕前用药原则 积极预防妇科炎症 处理好牙齿问题 远离有毒有害环境 保持健康科学生活方式 运动有利于成功受孕 为怀孕储备营养 补充营养叶酸先行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补充助孕维生素 钙、铁、锌不可缺少 均衡营养重要 有些食物不利于怀孕 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有些情况不宜怀孕 乙肝发作期不宜怀孕 梅毒感染期不宜怀孕 阴道炎治疗期间不宜怀孕 宫颈感染HPV病毒应暂缓怀孕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宜怀孕 因病服药期间不宜怀孕 流产、早产后不宜立即怀孕 工作繁忙时不宜怀孕 成功怀孕的注意事项 提前停止避孕措施 选择佳怀孕季节 频率 时间 生命的开始——和 怀孕了吗 二、孕早期,开始适应“孕妈”新生活 胎儿的生长发育 胚芽期(0~4周) 胚胎期(5~8周) 胎儿期(9~12周) 准妈身体变化 怀孕个月(0~4周) 怀孕第2个月(5~8周) 怀孕第3个月(9~12周) 孕早期营养要点与饮食安排 继续补充叶酸和碘 不要忽视蛋白质的摄入 维生素A摄入要充足 早孕反应强烈应注意补锌 理性选择营养补充剂 主食是营养的主力军 吃肉低脂肪肉类 每天吃一个鸡蛋 选择适合自己的奶制品和豆制品 烹调用油要多样化 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喝的东西很讲究 吃对水果更健康 坚果类食物不可少 准妈妈挑食要不得 每日各类食物推荐量 孕早期保健要点 什么时候进行次产检 正确认识早孕反应 腹痛和出血要警惕 自然流产的原因 出现先兆流产怎么办 常用的保胎方法有哪些 患了感冒怎么办 远离病毒和霉菌 对胎儿有危害的西药 中药使用不当也有危害 怀孕后能注射疫苗吗 孕早期生活安排 注意日常生活细节 家庭环境应整洁、安全 合理安排家务 不要长时间用手机、看电视 安排好家中的宠物 尽量远离公共场所 避免噪声对胎儿的危害 不要接受放射或CT检查 调离不适宜的工作岗位 三、孕中期,悦享“孕妈”生活每一天 胎儿的生长发育 3~16周 7~20周 第21~24周 第25~28周 胎儿大脑发育的三个关键时期 准妈身体变化 怀孕第4个月(13~16周) 怀孕第5个月(17~20周) 怀孕第6个月(21~24周) 怀孕第7个月(25~28周) 孕中期营养要点与饮食安排 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要特别注意补铁 继续补充钙和维生素D 维生素C帮助铁吸收 增加奶类的摄入量 鱼和海鲜营养多 尽量少吃动物内脏 多吃纤维素缓解便秘 体质不同,饮食不同 太胖应减少能量摄入 每日各类食物推荐量 孕中期保健要点 每4周做一次产检 35岁以上应进行产前筛查 有些情况应该做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产前筛查 染色体异常能继续妊娠吗 不要害怕B超检查 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高血糖对胎儿的危害 孕妇怎样控制血糖 了解和预防静脉曲张 阴道出血小心胎盘早剥 羊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 发现肌瘤怎么办 积极预防和应对下肢水肿 要重视脚的保护 孕中期生活安排 重拾性爱甜蜜 注意身体清洁 采用哪种睡姿更好 祛除妊娠纹的有效方法 怀孕后不停脱发怎么办 准妈妈好不开车 可以乘坐飞机吗 四、孕晚期,迎接宝宝的降生 胎儿的生长发育 第29~32周 第33~36周 第37~40周 准妈身体变化 怀孕第8个月(29~32周) 怀孕第9个月(33~36周) 怀孕0个月(37~40周) 孕晚期营养要点与饮食安排 铁的需求量达到高峰 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增加能量摄入 对钙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多吃蔬菜 少吃火腿肠和烤肉 控制烹调油的用量 “浓汤宝”好不用 理性对待糖和甜食 不要暴饮暴食 每日各类食物推荐量 孕晚期保健要点 产检需要注意些什么 出现耻骨痛怎么办 怎样预防痔疮 准妈妈为何易患胆囊炎 皮肤瘙痒是病吗 出现尿频尿急怎么办 出现手指麻木怎么办 假性宫缩别紧张 胎位不正有哪些类型 孕晚期生活安排 每日作息要有规律 积极调节不良情绪 暂时和性爱说再见 美美地睡个好觉 别做危险动作 不宜长途旅行 安置坐月子的家居环境 提前准备好待产包 危急时必须立即去医院 分娩与坐月子篇 五、分娩的准备与应对 产前准备提醒 临产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分娩前应做好心理准备 产妇要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需要给新生儿准备的用品 怎样选择合适的医院和住院时机 临产征兆 分娩前的征兆是什么 分娩前容易忽视的征兆 分娩时会有哪些表现 真假分娩的辨别 自然分娩的过程与应对 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剖宫产的过程与应对 应该选择剖宫产的情况 剖宫产的时间 术前应该注意什么 手术一般怎么做 分娩技巧运用 怎样选择镇痛方法 产妇应该怎样配合助产师 学会使自己放松 哪种体位有利于分娩 哪些情况需要做侧切术 六、健康安全坐月子 自然分娩新妈身心变化与恢复 自然分娩后的身体情况 侧切后伤口的护理 正确认识产后恶露 促进尽快恢复 自然分娩妈复原操 自然分娩后的心理恢复 剖宫产新妈身心变化与恢复 剖宫产后身体的情况 剖宫产伤口的护理 剖宫产后24小时活动原则 剖宫产后的复原操 剖宫产后的心理恢复 产后饮食常见问题 月子期间的饮食原则 产后适宜多吃蔬菜 |
| 编辑推荐 | |
| ★孕前准备和怀孕全程指南 ★分娩与坐月子方案 ★0~1岁宝宝养育手册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说,市面上讲育儿的书籍浩如烟海,很多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读起来总觉得像是听一个人的“经验分享”,缺乏科学背书。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那种“百科全书式”的严谨态度。我尤其欣赏它对分娩方式的客观对比分析,没有硬性推崇顺产还是剖腹产,而是详细阐述了各自的医学指征、过程中的风险点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期差异,让我能和我的伴侣一起,基于更全面的信息做出对自己和宝宝最有利的决定。在新生儿护理的部分,它详述了如何处理脐带脱落、如何识别黄疸的良性与病理性区别,这些都是新手父母最容易手足无措的领域。我当时正好遇到了宝宝拍嗝不畅的问题,书中介绍的那几种由浅入深的拍嗝技巧,配合清晰的插图演示,我试了两种后,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原来如此简单”的豁然开朗,是阅读其他轻量级育儿指南时未曾体验到的。
评分作为一个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现代人,我原本有些担心如此“巨著”会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章节之间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而且关键信息点的提炼非常到位。每当涉及到重要的注意事项或警示信息时,都会使用加粗或醒目的边框进行标注,这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比如,在处理宝宝突发高热的急救措施部分,我记得它把“何时需要立即就医”的指征列成了一个清晰的清单,一目了然,关键时刻能救急。此外,书中对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发育里程碑的描述,非常细致,囊括了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情感等多个维度,让我可以定期对照检查,确保宝宝的发展处于健康的轨道上,而不是盲目地与其他“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对于维护父母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评分这本号称“全书”的书,从我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给我一种扑面而来的实在感。装帧厚重,内容详实得让人心惊。我当时正处于孕早期的焦虑期,各种道听途说和网络信息让我眼花缭乱,急需一本权威的指南来定心。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系统,它不是那种只关注某一阶段的零散手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把从备孕到产后恢复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梳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关于孕期营养搭配的那几个章节,图文并茂地列出了不同孕周需要的关键营养素和食物来源,甚至细致到了不同烹饪方式对营养素保留的影响,这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有一次孕吐严重,食欲不振,我翻到对应章节,书中给出的那些清淡却富含能量的食谱建议,立马就派上了用场,简单易行,缓解了我不少恐慌。而且,书中对一些常见孕期并发症的描述,语气是克制而专业的,既没有过度渲染恐慌,也强调了及时就医的重要性,这种平衡感把握得非常好,让人读起来心里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面对生命新阶段的“心智框架”。它没有回避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比如产后抑郁的早期信号识别,以及夫妻关系在迎接新生命后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调适策略。这些“软性”但极其关键的内容,往往是很多只关注生理指标的书籍所忽略的。书中建议的夫妻沟通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表达需求和倾听对方的压力,我发现这比任何育儿技巧都更有效,它帮助我们夫妻二人形成了一个更稳固的“育儿同盟”。阅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全方位的专家团队驻扎在家中,从产科医生到营养师,再到儿童心理学家,他们的专业意见都被整合在这本沉甸甸的实体书中,这种踏实感,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说明了其内容覆盖的广度,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让“全”成为“杂”的代名词。在关于胎教和亲子互动的章节里,它巧妙地融入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是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提供了具体的互动游戏和音乐选择,并解释了这些活动对宝宝大脑发育的潜在益处。比如,它详细解释了“依恋理论”在早期亲子关系建立中的重要性,并教我们如何通过“敏感性回应”来建立高质量的依恋关系。这种深层次的理论支撑,让育儿不再是单纯的经验复制,而更像是一门有据可依的科学实践。我曾对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与宝宝进行“对话”的方式,很快就发现宝宝的反应更积极,眼神接触的时间也更长了。这种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让我对这本书的信赖感倍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