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日記-曾國藩全集-(全四捲)
定價:226.00元
售價:149.2元
作者:曾國藩
齣版社:河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202111895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在中國曆史上,能夠以書生身份而剋平亂世,戎馬倥傯間亦為學不倦,並在事業和學問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數,而曾國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軍之危,救清廷與纍卵之間;有傢書傳世,著書立說,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對天津教案的處置不力。這一切使其文韜武略、傳奇一生始終為人們評說紛紜,也使他成為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
曾國藩號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體現就是這套《曾文正公全集》。《曾國潘全集》由曾國藩的35位門人編校而成,收錄瞭曾國藩一生主要的學問精華,包括奏稿、批牘、書劄、文集、詩集、日記、雜著、十八傢詩鈔、經史百傢雜鈔、經史百傢簡編、鳴原堂論文、求闕齋讀書錄等,從不同的側麵反映瞭這位“韆古*完人”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和實踐,語言平實易懂,同時又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編輯者在原文的基礎之上,也進行瞭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圖將曾國藩的人格魅力完美地呈現齣來,將曾國藩的學問傳於後世。
內容提要
《日記》自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終,時間跨度長達三十餘年。在這150餘萬的文字當中,詳細記錄瞭曾國藩每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展現瞭這位大人物從壯年到老年的成長軌跡和心路曆程。日記涉及修身、養性、讀書、治學、治傢、為官之道、處事之方等諸多方麵,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對當今讀者有一定藉鑒意義。日記所處的時代時局動蕩,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外有列強環伺,曾國藩作為重大曆史事件的親曆者和參與者,他的日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目錄
作者介紹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高統帥,後世曾譽為“韆古完人”,被梁啓超稱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國藩1811年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今婁底市縣),1838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始瞭輝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曆史上漢族文人為官的高峰,謚號“文正”即為清朝文官的高謚號。曾國藩一生以創立湘軍、開啓中國近代洋務運動以及在識人用人方麵的成就而為世人所熟知。
文摘
序言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麼厚的一套書還有些望而卻步,擔心內容會過於枯燥或陷入繁瑣的史料堆砌。然而,當我真正沉浸進去之後,纔發現這種擔憂是多餘的。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張弛有度。在描述重大戰役和政治風雲時,筆力遒勁,如同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讀來令人心潮澎湃。而在描繪他日常的治學態度、修身養性的點滴細節時,筆調又變得極為細膩婉轉,仿佛能聞到他書房裏那股淡淡的墨香。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他對於“慢功夫”的推崇。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總追求速成,而這本書卻反復強調,真正的成就來自於日積月纍的堅持和對基本功的打磨。這種反思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法,開始注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至關重要的習慣養成。這套書,與其說是讀曆史,不如說是進行瞭一次深度的自我教育和精神重塑。
評分這套書的文字功底,可以說是上乘之作。它沒有刻意追求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用詞都像是經過瞭深思熟慮,準確而有力。尤其是對曾國藩內心矛盾的刻畫,常常寥寥數語,便能精準捕捉到那個時代精英階層在傳統與變革間的撕裂感。我個人對“傢書”部分特彆有感觸,那裏麵透露齣的,是一個地方官員如何在韆裏之外,平衡傢族責任、朝廷要求和個人抱負之間的巨大壓力。讀到他如何教導子侄輩為人處世、如何處理地方士紳的關係,我仿佛上瞭一堂生動的管理與情商課。這套書的價值,正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鮮活的案例,告訴我們如何在體製內,既要懂得變通,又要堅守底綫。它教會我的不是具體的“術”,而是更高維度的“道”——一種對自我負責、對社稷盡忠的生命態度。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套書的開本和字體設計非常人性化,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我這種習慣於深夜閱讀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捲帙浩繁卻脈絡分明,使得讀者可以隨時停下來,再拾起時也能迅速迴到當時的語境中。它沒有那種強行煽情或製造戲劇衝突的傾嚮,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曆史的張力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讀罷全書,我最大的感悟是關於“自省”的力量。曾國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對自己永不休止的審視和要求。這本書像一麵鏡子,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浮躁與懈怠。它不提供廉價的雞湯,而是提供瞭一種艱苦但真實的成長路徑圖,讓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其中的智慧,並願意付諸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色調,配閤著燙金的標題,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特意選瞭一個周末的午後,泡上一壺清茶,慢慢翻閱。初讀之下,最吸引我的是那種撲麵而來的“實感”。它不像某些傳記那樣將人物塑造成一個高不可攀的符號,而是將曾國藩置於他所處的那個復雜、甚至有些泥濘的時代中,展現瞭他的掙紮、他的自我懷疑,以及他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信念體係。特彆是他早年間寫給傢人的信劄,那種真摯的情感流露,讓人感覺仿佛能跨越時空與他對話。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的政治抉擇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剋製與深度,沒有簡單的褒貶,而是細緻地剖析瞭當時的局勢和人物的苦衷。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記錄,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在亂世中保持清醒和正直的“行為藝術”指南。每次閤上書捲,我都會陷入長久的沉思,思考自己麵對睏境時,究竟該拿齣怎樣的勇氣和智慧去應對。
評分我必須提到這套書的資料搜集和考證工作,其嚴謹程度令人嘆服。它不僅僅是基於二手資料的拼湊,而是明顯投入瞭大量的精力去梳理原始文獻,使得許多曆史事件的還原度非常高。比如,在論及湘軍的組織和運作時,細節之豐富,遠遠超齣瞭普通曆史讀物的範疇。這讓這本書的論證力量大大增強,讓人願意信服作者的判斷和分析。對於那些對晚清曆史有一定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會提供很多新的視角和解釋,它填補瞭我之前閱讀中産生的一些知識空白點。它不是那種輕鬆的“閑書”,更像是陪伴你進行一次嚴肅學術對話的夥伴。每一次閱讀的深入,都能挖掘齣新的層次,感受到背後龐大的曆史信息量和作者的深厚學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