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清代象棋四大名谱:心武残编象棋谱(修订版) |
| 作者 | (清)薛丙著,李浭 改编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952968 |
| 出版日期 | 2012-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99Kg |
| 内容简介 | |
《心武残编象棋》,原谱刊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辑著者薛丙收入象棋残排局148局,着法精妙离奇、耐人寻味。诠正改编本保留原谱本来面貌,但对原谱中的错局详加诠正厘订。为便于读者赏析,每局都加入详细的诠释、注解、和诠正图等。 |
| 作者简介 | |
| 李浭李浭早在1958年开始在《象棋》月刊发表棋艺作品,1988年9月正式出版棋书。至今,各类棋书有62种,1270万字,独自编著达三百八十多万字。在海内外、国外报刊发表的文章不可胜数。他的书,兼具棋艺实用、棋史文史新颖两大特色。报刊发表的文章,内容广泛,知识面全,涉及象棋开、中、残、排局,棋史新资料,棋艺论文,棋艺诗词,棋例裁判见解等。涉猎全面,涵盖棋文化的各个方面。 |
| 目录 | |
| 凡例(薛丙自述) |
| 编辑推荐 | |
| 让读者以现代记谱法领略清代古谱《心武残编象棋》的魅力!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设计得非常典雅,那种老派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看看里面的乾坤。我本是抱着一种非常功利的心态来的,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实战的诀窍,毕竟象棋这玩意儿,光靠天赋是不够的,还得靠名家的指点。这本书的内容排版很清晰,注释也做得比较到位,这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一些经典残局时的那种细致入微,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走哪一步”,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为什么这么走是最好的选择”,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被剖析得淋漓尽致。感觉作者的功力深厚,不仅对棋局的理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能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这些高深的学问传授给读者。每次研究完其中的一两局,都会感觉自己的棋力又上了一个台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名谱”类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古代的棋谱可能因为时代局限性,有些下法在现代快节奏的对弈中已经不太适用了。但《心武残编》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棋谱,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象棋哲学著作。书中对残局的精妙处理,尤其是那些看似绝境的翻盘之手,简直是鬼斧神工。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对照着棋盘,把其中的几个核心残局仔仔细细地推演了一遍又一遍,每推演一次,都有新的领悟。它教给我的不仅仅是招法,更是一种面对困境时不轻易放弃的韧劲,一种在看似无解的情况下寻找一线生机的智慧。那种对全局的掌控力和对对手心理的预判,读来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说现代棋谱注重的是速度和爆发力,那么这本书则更侧重于深度和耐心,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象棋之道。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棋友,我收藏了不少关于象棋残局的专著,但坦白讲,很多书读起来都有些枯燥,感觉就是在罗列招式,缺乏灵魂。然而,这部清代的经典经过现代改编和整理后,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改编者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加入了许多现代的注解和对比分析,这使得古老的智慧能够顺利地“落地”,与我们现在的棋风接轨。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势”的把握。很多关键的落子点,在字面上看似乎平平无奇,但结合当时的局势分析,你会发现那正是扭转乾坤的妙手。这种对“形”与“势”的深刻理解,是任何速成秘籍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对局记录,很多本以为是失误的地方,在参考了书中的理念后,才明白原来是当时我对局面的理解不够深入。这是一次从“术”到“道”的提升。
评分初读此书,感觉有些晦涩难懂,毕竟是古代大师的著作,用词习惯和思维定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是,多读几遍之后,那种深藏其中的棋理便逐渐浮现出来。它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速成指南”,而更像是一份需要静心体悟的修行手册。书中对于某些极端复杂局面的分析,展现了作者惊人的耐心和计算力,令人不禁对先人的智慧肃然起敬。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输棋,不是因为计算不够深,而是因为对局势的“定性”判断出现了偏差。这本书恰恰在如何“定性”——也就是如何准确评估当前局面的优劣和发展趋势——方面,提供了独到的见解。它让我从一个只关注眼前得失的棋手,慢慢学会去布局更长远的变化,这对于提升整体棋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都非常出色,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适合长时间的研读和摩挲。我不是那种喜欢在电脑上研究棋谱的人,总觉得隔着一块屏幕少了一份沉浸感。翻开这本书,墨香与纸张的质感,能让人完全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棋局氛围中。虽然是清代的残局集,但里面蕴含的对弈精神,跨越了时空,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那些“弃子求胜”的局面时的论述,那种大局观的体现,简直是大师级别的展现。它教会我,在象棋中,有时候“舍”比“得”更为重要,如何恰到好处地牺牲子力来换取最终的胜利,这本书给出了最经典的示范。对于希望提高自己残局处理能力和战略眼光的棋手来说,这无疑是一本案头必备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