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
定价:59.00元
作者:郑姗姗,蒋林树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16312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包含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等主要内容,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本书主要包含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等主要内容,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本书主要包含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等主要内容,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1牛饲料配制相关技术
1��1一种肉牛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1��2一种肉牛用茶皂素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1��3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1��4一种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1��5一种奶牛用茶皂素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1��6茶皂素在提高奶牛产奶性能中的用途
1��7茶皂素在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中的用途
1��8茶皂素在提高奶牛免疫力中的用途
2牛精准饲喂与养殖设备相关技术
2��1一种一体化可移动犊牛饲喂装置
2��2一种半开放式犊牛饲喂装置
2��3一种组装式奶犊牛饲喂装置
2��4一种奶犊牛卧床
2��5一种奶牛颈夹
2��6一种牛胃瘘管
3猪信息感知与精准饲喂相关技术
3��1一种防结拱定量下料装置
3��2一种防结拱饲喂装置
3��3一种防锈蚀支脚
3��4一种猪场粪便自动清理装置
3��5一种监测装置及系统
3��6一种母猪固定饲喂栏
3��7一种妊娠母猪饲喂站
3��8一种哺乳母猪产床
3��9一种哺乳母猪产床防滑地板
3��10一种母猪产床笼
3��11一种哺乳母猪福利产床
3��12一种哺乳母猪保育栏漏粪地板
3��13一种仔猪下料装置
3��14一种仔猪辅助饲喂托盘
4其他畜禽养殖设备技术
4��1一种可称重蛋鸡饲喂装置
4��2一种拼拆式家畜围栏
4��3一种简易畜栏门
4��4一种饲喂栏
作者介绍
蒋林树,浙江富阳人,浙江大学本科、硕士毕业,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系畜牧专业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市首批“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人员,中国奶业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创新团队专家。现任北京农学院科学技术处副处长,中国奶业协会理事,中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G)终审专家等。2013年7月~9月在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Lethbridge研究中心开展3个月的合作研究。
文摘
序言
对未来畜牧业发展方向的畅想 《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这本书,在我看来,是窥探未来畜牧业发展脉络的一扇窗口。它所描绘的技术图景,似乎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养殖新时代。我设想,在未来的养殖场,可能不再是凭经验来配制饲料,而是依靠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通过遍布养殖场的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动物的生长数据(如体重、体温)、甚至是个体的行为模式(如采食量、活动度)。这些海量的信息将被汇集起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精确地描绘出每一头(或每一只)畜禽的营养需求画像。基于这张“画像”,饲料配制将不再是固定的配方,而是动态调整的、高度个性化的方案。精准饲喂也意味着,喂食将不再是简单的“把饲料倒进槽”,而是根据动物的实时需求,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适宜的量,投喂最符合其营养需求的饲料。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无疑将极大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饲料转化率的损耗,同时提升畜禽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最终实现可持续的、绿色的畜牧业发展。这本书,或许就为我们揭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关键技术路径,它所包含的“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理念,必将是推动畜牧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来关于这一前沿领域的深刻洞见。
评分初读《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 一直对现代畜牧业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效率充满好奇,当看到《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这本书时,便被深深吸引。虽然我并非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但从书名中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究竟是如何通过“信息感知”来优化“饲料配制”的,以及“精准饲喂”又将如何具体落地。在脑海中,我设想了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各种传感器技术,比如那些能够实时监测饲料成分、适口性甚至是动物生理状态的智能设备。同时,“配制”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复杂的算法和数据库,它们如何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最优化的饲料配方,从而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的畜禽的营养需求。更重要的是,“精准饲喂”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是机械化的精准投喂,还是通过行为分析来调整饲喂策略?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最大化生产效益?我尤其好奇,当这些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实际的养殖环境中,会带来怎样的变革。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践的?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数据处理、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在我心中萦绕,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究书中的奥秘,去了解这个充满科技感的现代畜牧世界。
评分对技术应用挑战的思考 尽管《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的书名听起来充满希望,但作为一名对技术落地有现实顾虑的读者,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先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信息感知》听起来很美好,但真正要实现“感知”,需要怎样的设备?成本是否高昂?维护是否复杂?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何保障?尤其是在复杂的养殖环境中,传感器是否容易受到灰尘、潮湿、甚至是动物的干扰而失灵?而“精准饲喂”的实施,也并非易事。一旦数据出现偏差,或者饲喂系统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可靠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如何培训养殖场的操作人员,让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和维护这些高科技设备?此外,我还在思考,这些技术对于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其适应性和普适性如何?对于一些中小型养殖户来说,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初期投入?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分阶段、可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案?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更能深入分析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并提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技术的真正落地至关重要。只有克服了这些实际的挑战,这些美好的技术才能真正造福于广大养殖生产者。
评分一位养殖场主的视角解读 作为一个常年在一线与畜禽打交道的养殖场主,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常年累积的经验让我深知,饲料是成本的大头,也是影响畜禽生长健康的关键。传统的饲料配制往往依赖于经验和大致的标准,但我们清楚,每批次的原料都有差异,每只动物的状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这个书名,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本书能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实现“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易于操作、成本可控的信息采集设备,能够让我们准确了解当前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我们饲养的畜禽的实际需求?“精准饲喂”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按时按量喂食,更希望是根据个体甚至群体状况,实时调整饲料的种类、配比和投喂量,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并降低发病率。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饲料的调整?有没有一些实操性的指南,能够帮助我们这些基层养殖户理解和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这本书是否会提到如何处理不同批次饲料原料的营养差异?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哪些普遍性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拿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而提升养殖效益,让辛苦的付出得到更好的回报。
评分一本关于“智慧养殖”的启蒙读物 从《畜禽饲料配制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研究》这个书名,我联想到的是一幅更加智能、更具前瞻性的养殖画卷。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饲料配制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关于“智慧养殖”的启蒙读物。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将“信息感知”技术融入到饲料配制的全过程。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实时了解每一批次原料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甚至是潜在的有害物质?然后,再利用这些精准的信息,通过科学的配比,生产出最符合畜禽健康需求的饲料。而“精准饲喂”则更是将这种精细化管理推向了极致。我设想,书中会阐述如何通过对畜禽行为、生理指标、生长速度等多维度数据的分析,来确定最佳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比如,当动物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行为时,系统就会自动调整投喂量,或者切换到另一种营养配比的饲料。这种“按需供给”的模式,不仅能够最大化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还能显著提升畜禽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从而降低发病率和用药量。我相信,这本书将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养殖场景,它所探讨的“信息感知”和“精准饲喂”技术,必将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它所蕴含的智慧,将引领我们走向更高效、更环保、更人道的养殖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