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国作品
  梦幻
  少女的祈祷
  致春天
  d小调幻想曲
  春之歌
  圆舞曲Op.64 ***
  序曲
  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四首
  思乡
  花之歌
  夜莺在歌唱
  海洋之波
  第五夜曲
  爱情的故事主题
  喷泉
  土耳其进行曲
  六月——船歌
  夜曲
  天鹅
  十一月——在马车上
  荷花国
  如歌的行板
  爱之梦第三首
  月光
  云雀
中国作品
  花鼓
  摇篮曲
  春风竹笛
  《庙会》选曲
    笙舞、社戏
  《滨海抒情》选曲
    戏水、海恋
  粤曲“旱天雷”
  广东小调“卖杂货”
  晓风之舞
  筝箫吟
  金蛇狂舞
  阳关三叠
  樱花
  快乐的啰嗦
作为一名资深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我对钢琴曲目的“新发现”总是充满期待,尤其是那些能带来耳目一新听觉体验的改编作品。我一直很希望找到一些改编自二十世纪中期电影配乐大师(比如马勒或者伯恩斯坦早期的一些作品)的钢琴独奏版本,那种宏大叙事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的结合,是极其迷人的。当我翻阅《中外通俗钢琴曲集(2)》时,我注意到它的内容似乎更偏向于民族志和地域特色,收录了大量我从未在主流音乐会曲目中见过的西亚或北欧地区的传统曲调。这些曲子无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们的旋律线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充满了不规则的音程和独特的节奏型,这对于开拓视野绝对有益。但坦白说,它们的“通俗性”在我看来略显不足,很多曲子听起来更像是“民歌的钢琴语汇”,缺乏那种能直接触动人心的、经过高度提炼的旋律美感。我期待的是那种能让人“一听倾心”的普遍性旋律,而不是需要经过大量背景知识铺垫才能欣赏的地域性音乐样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古典雅致,米黄色的纸张带着一种旧时光的质感,中央印着烫金的繁体字“中外通俗钢琴曲集(2)”,旁边配着一幅手绘的欧洲花园小景,让人一拿到手里就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悠扬的年代。我满怀期待地翻开了目录,希望能找到一些熟悉的、能立刻勾起我童年回忆的曲子。比如,我一直很想找一些巴赫的简易改编版,或者肖邦那些脍炙人口的小品,用来作为日常练习的调剂。然而,当我仔细浏览内页时,却发现这本选集似乎更侧重于一些非常小众的、或者说更偏向于特定区域的民谣改编。曲目的选择范围非常广,涵盖了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但其中许多曲目我别说听过,连名字都是第一次见。这让我有些困惑,毕竟“通俗”这个词通常意味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唱的旋律。我原本设想的是能看到大量在各类钢琴考级或基础教程中常见的曲目,但这里似乎更像是一本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资料集,充满了异域风情,却少了些许熟悉的亲切感。不过,从曲谱的排版来看,印刷质量无疑是顶级的,五线谱清晰工整,指法提示标注得非常细致,这对于那些愿意深入探索新曲目的深度学习者来说,绝对是一份宝藏。
评分我拿到这本乐谱的时候,正好是我准备给我的学生们挑选一些练习曲目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那些在节奏型上变化丰富,能有效训练手指独立性和清晰度的作品。我期望看到一些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的简化版,或者一些巴拉基列夫式的技巧挑战。然而,这本书的难度分布非常不均衡。有些片段的难度几乎是初级水平,旋律极其简单,几乎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巧;而紧接着的下一首曲子,可能突然就跃升到了中高级的力度和速度要求,大量的连奏和复杂的跨度突然出现,让人措手不及。这种突兀的难度跳跃,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很难被系统地纳入一个渐进式的教学计划中。我甚至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听起来非常像某种管弦乐配器的改编,钢琴的部分显得过于“拥挤”,很多声部交织在一起,使得清晰地分辨出主旋律和伴奏变得异常困难。看来,这本书的编辑似乎更看重的是对原曲丰富性的“忠实再现”,而非将其转化为更适合钢琴演奏的精炼版本。
评分这本书的开本和设计给我一种非常老派的感觉,仿佛是从某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音乐出版社里直接印出来的。我原本是希望找一些能让我放松身心、稍微玩味一下和弦色彩的现代印象派小品,比如德彪西或拉威尔那些带有些许朦胧感的作品的简化版,用来在傍晚时分调剂一下枯燥的音阶练习。然而,这本《中外通俗钢琴曲集(2)》中的曲目,从和声语言上来看,几乎全部扎根于传统的调性体系,极少有半音化或模糊不清的和弦进行。它的结构非常清晰,旋律线条感极强,节奏也多是规整的二拍或四拍子。这使得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扎实”且“可靠”,但同时也缺少了一份惊喜和变化。它就像是一本严谨的教科书,教你如何清晰地表达每一个音符和节奏,却不怎么鼓励你去探索音响的“模糊地带”。对于那些追求结构严谨和技法训练的演奏者来说,这或许是优点,但对我这种更倾向于在音乐中寻找情绪流动和色彩变化的爱好者而言,它显得有些过于“直白”和“缺乏诗意”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用纸绝对是收藏级别的,厚实的铜版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墨色浓郁,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本来是希望用它来作为我周末放松时弹奏的材料,想找一些可以边喝咖啡边随意哼唱的轻松小品。我个人的偏好是偏向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爵士风格或者一些经典的法国香颂改编,那种略带慵懒和即兴感的旋律最能抚慰人心。可翻阅这本《中外通俗钢琴曲集(2)》,我发现它收录的曲目在风格上显得异常的严肃和统一,似乎更倾向于某种学院派对“世界通俗音乐”的系统梳理,而不是一个随意挑选的流行金曲集锦。里面的很多篇章似乎都围绕着某种特定的民族调式进行展开,技巧上的要求也比我想象中要高出不少,很多地方的对位和和声处理得相当复杂,需要高度集中的精力去处理。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通俗”可能仅仅是指它们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普及性,而非在国际上普遍流行的易上手性。它更像是一部为那些对世界音乐有深入研究愿望的演奏者准备的“工具书”,而不是为我这种寻求片刻宁静的业余爱好者准备的“消遣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