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验简介
定价:29.00元
作者:林崇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0303014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简要介绍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系列标准化测查工具的内容、适用范围、特点、技术指标、计分和结果解释等主要信息。该系列标准化测查工具包括中国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测验简介、中国儿童青少年语文学业成就测验简介、中国儿童青少年数学学业成就测验简介、中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简介、中国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问卷简介共五套。每套测查工具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本书可方便相关学科研究者、教育和临床医学工作者了解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查工具的信息,帮助读者恰当选用有关测验。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章 中国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测验简介
1.1 测验内容
1.1.1 注意能力测验
1.1.2 记忆能力测验
1.1.3 视知觉-空间能力测验
1.1.4 推理能力测验
1.2 测验对象及方式
1.3 常模的建立
1.3.1 认知能力测验常模的制定
1.3.2认知能力测验中各领域常模的制定
1.4 认知能力测验的技术指标
1.4.1 认知能力测验的信度
1.4.2 认知能力测验的效度
1.4.3认知能力测验特殊群体研究的效度依据
第2章 中国儿童青少年语文学业成就测验简介
2.1 测验编制依据
2.2 测验内容与结构
2.2.1 测验内容
2.2.2 测验结构
2.3 测验特点
2.4 测验的计分
2.5 常模的建立
2.5.1 常模样本的确定
2.5.2 常模分数的转换
2.5.3 常模版本
2.6 测验的技术指标
2.6.1 分数转换与技术指标概要
2.6.2 测验的难度和区分度
2.6.3 测验的信度
2.6.4 测验的效度
第3章 中国儿童青少年数学学业成就测验简介
3.1 测验编制依据
3.2 测验内容与结构
3.2.1 测验内容
3.2.2 测验结构
3.3 测验特点
3.4 测验评分
3.5 常模的建立
3.5.1 常模样本的确立
3.5.2 常模分数的转换
3.5.3 常模版本
3.6 测验的技术指标
3.6.1 分数转换与技术指标概要
3.6.2 测验的难度和区分度
3.6.3 测验的信度
3.6.4 测验的效度
第4章 中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简介
4.1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概论
4.1.1 量表编制的背景与目的
4.1.2 量表的编制与修订过程
4.1.3 量表的取样
4.1.4 常模的建立
4.2 社会适应具体量表简介
4.2.1 儿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4.2.2 儿童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
4.2.3 儿童青少年孤独感量表
4.2.4 儿童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
4.2.5 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
4.2.6 校园欺负量表
4.2.7 网络成瘾量表
4.2.8 儿童青少年自我认识量表
4.2.9 儿童青少年自尊量表
4.2.10 儿童青少年自信量表
4.2.11 儿童青少年自制力问卷
4.2.12 儿童青少年价值观量表
4.2.13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第5章 中国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问卷简介
5.1 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问卷概论
5.1.1成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意义
5.1.2成长环境测查工具编制的目的与框架
5.1.3成长环境测查工具编制的流程
5.1.4 成长环境测查工具的取样
5.2 成长环境具体量表简介
5.2.1 家庭功能量表
5.2.2 父母亲密量表
5.2.3 父母冲突量表
5.2.4 亲子关系量表
5.2.5 亲子沟通量表
5.2.6 亲子信任量表
5.2.7 父母监控量表
5.2.8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5.2.9 心理控制量表
5.2.10 校园氛围量表
5.2.11 班级环境量表
5.2.12 师生关系量表
5.2.13 学校态度与学习态度量表
5.2.14 生活事件量表
5.2.15 社会心理处境分化量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我拿到这本书的契机并非直接与心理学专业相关,但我一直深信,了解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这些身处社会各个角落,或多或少都会与下一代产生交集的人来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各样的测验,这些测验或许能帮助家长、老师,甚至孩子自己,更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和独特的优势。我不期待它是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希望它能以一种相对易懂、生动的方式,呈现那些构成儿童青少年心理世界的复杂拼图。例如,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经典心理学理论在儿童发展中的具体应用?那些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评估工具,它们是如何设计的?又是如何解读结果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测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被运用,如何真正地帮助到那些需要引导和支持的孩子们。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应对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建议,那就更好了,毕竟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落地到实践,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期的标准化测验列表,而是对我内心触动颇深的一系列关于儿童成长环境与心理健康的探讨。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我思考“为什么”。它通过宏观的视角,阐述了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氛围乃至同伴交往等多种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轨迹。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环境塑造”的部分所吸引,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成长背景下的孩子,在情绪管理、社交能力、自我认知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差异。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孩子成长的某些片面认知,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发展并非一条单一的直线,而是受到无数复杂变量的影响。这种“溯源式”的解读,让我对“标准化”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标准化或许不是为了抹杀个体差异,而是为了提供一个更普适性的参照,让我们能在这个参照下,更精准地捕捉到个体可能偏离的信号,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评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我惊喜地发现,书中探讨的很多心理发展规律,都与我们在课堂上遇到的学生问题息息相关。例如,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注意力发展、动机激发、挫折应对等方面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心理学原理融入我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教学策略,来帮助那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情绪不稳,或者社交障碍的学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引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层维度,那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世界,帮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能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个体。
评分我原本抱着一种比较实用主义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希望从中获得一套立竿见影的“育儿手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更多地提供了一种“视角”而非“方法”。它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揭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仿佛看到一个微观世界的构建过程,从最初的感知、认知,到情感的萌发、社交的探索,再到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价值体系的建立。书中似乎描绘了一个个隐秘的“成长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标志着孩子在心理层面的一次飞跃。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孩子会有看似“不合理”的行为,那可能只是他们在尝试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过度的干预和功利性的期待,反而可能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它鼓励我以一种更耐心、更具观察力的态度去陪伴孩子,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评判和纠正。
评分我是一位对心理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平日里喜欢通过阅读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验简介》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对“标准化”这个概念在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感到好奇,也对中国本土化的儿童心理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向我介绍一些中国学者在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猜想书中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测验工具,比如评估儿童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社交技能、人格特质等方面的测验。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到这些测验的理论基础、测量维度、以及它们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正确解读这些测验结果的指导,以及这些测验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临床心理咨询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