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符号: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定价:46.00元
售价:33.6元,便宜12.4元,折扣73
作者:董青 洪艳
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022814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传播理论研究的语境势必随同文化研究的总体趋势,由现象描述转向深层结构的研究。符号学研究是一种实用而典型的深层结构研究方法,体育传播研究中导入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紧贴当代社会实践,可以实现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化,这种学术转向追随了新的学术研究趋势。
内容提要
本书研究分析了体育与全球化、体育与政治、体育与世界和平、体育媒介仪式、体育媒介事件、体育媒介事件烟花的动力学与可视化、体育与跨文化交流、体育明星的符号时代、体育与国家形象构建、体育媒介接触与中国文化认同等问题,从符号学等角度对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与阐释,对体育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录
章 体育与全球化1
节 全球化进程1
第二节 全球化与当代体育3
第三节 当代体育的全球传播6
第四节 当代体育与国家认同9
第二章 体育与政治13
节 体育与政治的渊源13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话语20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22
第三章 体育与世界和平35
节 体育的预防与代替作用36
第二节 体育的协助与桥梁作用39
第四章 体育媒介仪式42
节 体育、媒介与仪式42
第二节 体育媒介仪式的演进49
第三节 体育媒介仪式的现代特征53
第四节 体育媒介仪式的当代价值55
本章参考文献58
第五章 体育媒介时间61
节 传播仪式观概述61
第二节 体育媒介事件的仪式化传播64
第三节 体育媒介事件的传播特点68
第四节 体育媒介事件仪式化传播的价值和意义70
本章参考文献73
第六章 体育媒介事件演化的动力学与可视化74
节 新媒体、媒介事件与体育传播75
第二节 体育媒介事件演化的研究过程78
第三节 体育媒介事件的分类和判断方法84
第四节 体育媒介事件的牛顿力学分析87
第五节 体育媒介事件的混沌动力学分析90
第六节 体育媒介事件演化模型构建95
第七节 体育媒介事件的演化前景100
第七章 体育与跨文化交流102
节 新媒体与全球化102
第二节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105
第三节 体育外交107
第四节 体育跨文化交流的核心要素109
第五节 中国体育文化的海外传播114
第八章 体育明星的符号时代117
节 体育明星与体育品牌营销118
第二节 泰格·伍兹的“绯闻”奇观126
第三节 “中国符号”:李娜140
第四节 体育明星的幕后团队147
第九章 体育与国家形象构建158
节 国家形象158
第二节 大型体育赛事的新媒体传播与文化认同162
第三节 大型体育赛事与中国国家形象164
第十章 体育媒介接触与中国文化认同168
节 媒介体育、文化认同与社会构建169
第二节 样本的选择与变量的界定176
第三节 媒介体育接触与中国文化认同分析179
第四节 媒体对文化认同的消解与建构184
参考资料 205
作者介绍
董青,男,生于1972年,汉族,硕士、副教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育学硕士学位,*体育指导员,*足球裁判员,现就职于浙江工业大学。主要从事体育传播学、社会学的研究。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科研项目《媒体奇观对竞技体育之影响研究》《体育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文化导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多篇文章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洪艳,女,生于1975年,满族,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广播电视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艺学博士学位,先就职于浙江财经大学,担任人文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研究所所长,传播学学科负责人。主持完成了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著有《影视存在的伦理批评》《文化传播之道》,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体育大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比拼,更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它能够超越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引发共鸣。这本书的题目——《体育符号: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立刻勾起了我对这个话题的兴趣。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是如何界定“体育符号”的?是单纯的徽标、吉祥物,还是更广泛的,比如运动员的肢体语言、赛场的布置、甚至是观众的呐喊声?这些元素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而“国家形象建构”这个概念,在体育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往往会成为国际社会衡量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当一个国家在体育赛场上取得辉煌成就时,这种荣耀是如何通过媒体的报道、公众的讨论,最终转化为国民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的。同时,我也想知道,当一个国家面临体育方面的挑战时,又会如何影响其国际形象,书中是否有相关的分析和案例?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理解体育在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微妙角色。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所探讨的“国家形象建构”这一概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文化和形象的塑造也变得日益重要。而体育,作为一种跨越国界、吸引眼球的活动,无疑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体育符号”与“国家形象”这两个概念进行连接的。例如,一个国家的体育代表队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如何会影响到公众对其国家的印象?又或者,某个国家的体育文化,例如其独特的运动项目、体育明星,如何能够成为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名片”?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传播机制和形象建构过程。我想了解,这些体育符号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被选择、被加工,并最终被赋予象征意义的。这本书听起来不像是一本纯粹的体育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交叉领域的读物,这让我觉得非常吸引人。
评分说实话,我本身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体育迷,但我也能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强大感染力,尤其是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期间。这本书的题目,让我产生了一种好奇,那就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育元素,究竟是如何被“符号化”的,以及这些符号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对一个国家认知的。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具体的符号,例如奥运五环的含义,或者某个国家特有的体育项目所代表的文化特质。这些符号是如何通过媒体传播,被赋予特定含义,并最终被公众接收和解读的?“国家形象建构”这个词,听起来就非常宏大,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体育这个相对具体的领域,与如此宏大的国家形象联系起来的。有没有可能,通过对体育符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甚至是政治立场?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有趣的见解,让我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观察体育,去理解它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更深层次的角色,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和认同的建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颇为吸引人,那种简约又不失力量感的线条,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各种体育赛事中充满张力的瞬间。封面的色调也很有意思,深邃的蓝色搭配跳跃的红色,仿佛诉说着竞技场上的激情与冷静。拿到书的那一刻,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值得细细品读的厚重感。我一直对体育赛事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体育符号是如何被解读和传播的,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对一个国家的整体认知,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解读空间。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国际盛事,它们是如何通过视觉符号、口号、甚至是吉祥物来塑造和传达一个国家的形象的。这种“形象建构”的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深度,又贴近我们的生活,毕竟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体育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不仅仅是关于比赛本身。我想,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体育元素,发现它们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评分我一直对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很感兴趣,而体育,在我看来,远不止是体育本身。它承载着太多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体育符号: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触及了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体育如何成为一种“传播”的媒介,并进而“建构”一个国家的形象?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体育符号”的,它们是具体的标志,还是抽象的理念?而这些符号,又是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媒体报道、社交网络、甚至是民间交流,被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受众?更重要的是,这些传播过程,是如何影响人们对一个国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国家形象”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国家如何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提升国际声誉,或者某个国家的体育明星如何成为其国家软实力的代表。这种从微观的符号传播到宏观的国家形象建构的分析,让我觉得这本书有着很强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