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第2卷)
定价:72.00元
作者:任海,拉马丁·达科斯塔,安娜·米拉加娅,赵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4421724
字数:
页码:2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北京体育大学和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的奥林匹克学者们多年来密切合作,于2009年编纂出版了《奥林匹克研究读本》一卷的英文和中文版的电子书。今天,他们又做出新的巨大努力,于是我们有了第二卷。该卷聚焦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发展,这也是国际奥委会近期发布《奥林匹克议程2020》后,人们所期待的。
2016年版由两部分组成。导论部分讨论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第二部分讨论过去120年问确立奥运会建构的传统主题。总体而言,《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编辑和作者们探究的核心主题是,创造未来,保持传统。
目录
《奥林匹克议程2020》跟进研究
未来大型体育赛事承办城市的奥运遗产
《奥林匹克2020议程》: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新的平衡
传统研究
奥林匹克设计中“国家”和“后国家”的发展动态——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例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体育
东伦敦大学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残奥会及其遗产的关系研究
1932年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挑战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历史研究法
颂歌、交响曲和奥运会理想
2016年里约奥运会计划中的奥林匹克教育:理论和方法论
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遴选、候选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国际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来读到的最令人振奋的学术著作之一!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奥林匹克运动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这样一本深度剖析的读物,而《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第2卷)》恰恰满足了我的期待。作者在梳理奥林匹克发展历程的同时,更着重于挖掘其背后深层的社会、文化、政治乃至经济意义。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个精心打磨的切面,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奥林匹克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所带来的复杂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之间张力的探讨,它没有回避那些争议和挑战,而是以一种客观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引导读者去思考奥林匹克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持续地演变和适应。无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追溯,还是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挑战(如商业化、政治干预、兴奋剂问题等)的深入分析,都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视野。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书中的观点,并将其与我过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照。这种深度阅读的体验,让我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引人入胜的奥林匹克思想之旅。
评分第一次翻阅《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第2卷)》,就被其厚重的学术分量和前瞻性的研究视野所吸引。这本书所汇集的文章,无一不体现了作者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它不像一般的体育历史书籍那样,仅仅停留在赛事回顾和明星介绍的层面,而是将奥林匹克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其发展轨迹和深远影响。书中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演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解读,提供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奥林匹克在国家认同构建、民族文化传播以及国际关系中所扮演角色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体育赛事超越其竞技本身的力量。同时,本书也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例如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以及日益增长的商业化压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著作,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和深刻。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为所有对奥林匹克运动抱有深切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深度探索平台。相较于市面上许多浅尝辄止的介绍,《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第2卷)》以其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多元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奥林匹克运动更为丰富和复杂的面向。书中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从历史溯源到现实挑战,从文化象征到政治博弈,无不体现了作者们对奥林匹克现象的全面把握。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如何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分析所吸引,它探讨了奥运会如何促进跨国界的交流与理解,同时也可能加剧某些区域间的张力。此外,书中对奥林匹克运动中性别、种族、阶级等社会议题的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批判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全球性盛事。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书中提出的观点与我过往的认知产生碰撞,但正是这种碰撞,激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也让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的佳作,它帮助我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欣赏奥林匹克。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第2卷)》的,起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随后的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本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框架和多角度的分析,成功地将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知从一个相对表面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层次。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演变的梳理,以及对奥运会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变迁的论述,都令人印象深刻。作者们并没有停留在对赛事本身的比拼和荣耀的描绘,而是着眼于奥林匹克背后更宏大的叙事,例如民族主义的兴起、国际关系的变迁、以及体育如何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舞台。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的研究所吸引,它揭示了奥运会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仪式和符号,来构建其全球性的吸引力和话语权。同时,书中也毫不避讳地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中遇到的诸多伦理困境和现实挑战,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立体和真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回顾了奥林匹克的历史,更像是参与了一场关于体育、文化与社会之间复杂互动的大型讨论。
评分作为一名对体育史和文化研究略有涉猎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系统性、前沿性研究成果的学术读物,而《奥林匹克研究读本(第2卷)》无疑是近期的重大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奥林匹克这一全球性文化现象的立体化、多维度审视。它不仅仅是罗列史实,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深入的学术分析和理论框架,帮助读者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产生、发展并演变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反思性”考察,它引导我们去质疑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并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出发,剖析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影响。例如,书中关于奥运会申办过程中的政治博弈、经济效益与社会成本的权衡、以及女性和少数族裔在奥林匹克舞台上的地位变迁等议题的探讨,都非常具有启发性。阅读过程让我不断地思考,一个以“和平与团结”为口号的全球性体育盛事,如何在现实世界中承载如此多的复杂议题和矛盾。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议题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