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張文炳宗師傳授(叁)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附DVD)
定價:27.00元
作者:蔣林,張漢文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09432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張文炳宗師傳授3)》介紹的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是蔣林、張漢文先生的恩師張文炳(字虎臣)先生所傳。小快式是楊式太極拳體係中的高級功法,為實用拳架,世傳稀少,可謂是楊式太極拳中的珍品,多年來未曾泄世,知其全貌者更少。蔣林、漢文先生將所學原原本本地奉獻給讀者。
內容提要
目錄
一、一代宗師張文炳先生與楊式內傳太極拳
二、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風格特點
(一)小快式與正路子和傢手拳架的共性
(二)小快式拳架的個性
三、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體勢要求
四、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步型步法
五、楊式內傳太極拳基本功法
(一)太極揉球功
(二)步法練習
(三)纏手功
(四)揉身功
六、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拳譜名稱
七、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套路圖解
八、楊式內傳太極拳技擊
(一)技擊原則
(二)技擊竅要
(三)內外相應法
(四)勁法的應用
(五)楊式內傳太極拳訣
作者介紹
蔣林,1945年生於天津武清縣。齣生武術世傢,7歲從傢叔始學通背拳,14歲入選北京市業餘體校從王茂林老師學中國式摔跤,後正式拜摔跤健將硃友山為師,繼續學練中國式摔跤,曾入選北京市通州區代錶隊,多次取得市級比賽的成績。1964年作者師從張文炳(字虎臣)先生習楊式內傳太極拳械,至1970年正式成為張文炳先生的登堂入室弟子,是楊式內傳太極拳第五代主要傳人。1982年應北京市通州區體委之邀,任區太極拳培訓班教練,培養齣太極拳輔導員近百人,並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太極拳輔導員。1995年應聘任北京騰龍武術學校教練,培養齣多名武術人纔,在市級武術比賽中取得前六名的成績,其中盧占國、王非在全國和北京市武術比賽中,取得拳術、器械、對練的名。現任北京市武術協會楊式太極拳研究會委員、北京市武協團結湖培訓中心副主任、澳大利亞少林禪武學會總會顧問。張漢文,1940年生,曾任北京市武術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市武術協會三皇炮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澳大利亞少林禪武學會總會顧問。中國武術七段。作者自幼習武,1954年拜“京都會友鏢局”武術傢“大槍董英俊”先生為師,習練三皇炮捶拳械,是此拳種的第七代主要傳人。1957年拜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名傢崔立誌(字毅士)先生為師,習楊式大架太極拳;此後有緣又拜在楊式內傳太極拳第四代宗師張文炳(字虎臣)先生門下,深研楊式內傳太極拳之奧妙,成為楊式內傳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此外,曾得授武術傢吳斌樓,查拳大師常振芳,三皇炮捶大師袁敬泉、段庶卿、張慶雲和中醫、武術大師歐锡九等諸位老師的指導和教誨,功底頗深。
文摘
序言
拿到《張文炳宗師傳授(叁)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附DVD)》這本書,我 immediate就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醇厚武學氣息。書名中的“張文炳宗師”,本身就是一個響亮的名號,代錶著在太極拳領域中的至高造詣和深厚的積澱。“內傳”二字,更是讓我意識到,這並非一本普通的普及讀物,而可能是一份珍貴的、傾囊相授的武學秘籍,其中或許蘊含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技擊要訣和勁力修煉的獨門心得。我一直對太極拳的“以柔剋剛”和“四兩撥韆斤”的原理深感好奇,而“小快式”的提法,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似乎暗示著一種在保持太極拳精髓的同時,更加注重速度和效率的練法,這對於那些希望將太極拳應用於實戰,或者在快節奏生活中進行高效鍛煉的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析如何在高頻率的動作轉換中保持身體的鬆沉、尾閭的正直,以及如何通過微小的身法變化來引導對手的重心。附帶的DVD光盤,更是為我提供瞭完美的學習平颱,將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直觀的影像,我相信這會極大地提升我的學習效率和對招式的理解深度。
評分這次有幸接觸到《張文炳宗師傳授(叁)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附DVD)》,我懷著一種探索古代智慧的激動心情。雖然我還未深入研究書中的具體內容,但從它所傳遞齣的信息來看,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拳術的指導書,更像是一扇通往傳統武學精神殿堂的大門。張文炳宗師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傳奇。能夠傳承他的內傳太極拳小快式,其意義非凡。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太極拳,不僅僅是外在動作的模仿,更在於內在勁力的培養和精神的修煉。“內傳”二字,讓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嚴謹的師承和不輕易外傳的珍貴經驗,這其中可能包含著很多口傳心授的要訣,是書本上難以詳盡描述的。而“小快式”的特點,又讓我對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充滿瞭期待。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顛覆一些人對太極拳“慢”、“柔”的刻闆印象,展示齣一種更為精悍、敏捷的太極風貌。如果能藉此機會,深入瞭解張文炳宗師的拳學理念,以及他對於楊式太極小快式的獨特見解,對我個人的太極修習定會是一次重要的提升。我非常期待,在書中找到那些能夠點醒迷津的啓示,讓我的太極之路更加明晰而富有成效。
評分這本《張文炳宗師傳授(叁)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附DVD)》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達齣的那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一直認為,太極拳不僅僅是一套健身操,更是一種蘊含著深刻哲學思想和人體運動規律的學問。“張文炳宗師傳授”錶明瞭其知識來源的權威性,而“內傳”則預示著其中包含的非公開、深層次的技法要領,這對於渴望深入理解太極精髓的習練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我對於“小快式”的太極拳尤為感興趣,它打破瞭人們對太極拳“慢”的刻闆印象,暗示著一種更為高效、靈動的練法,這在追求實效的當下,顯得尤為寶貴。我猜想,書中會對楊式太極在小幅度內的勁力轉換、速度變化以及如何運用身體的整體協調來達到發力的效果進行詳細的闡釋。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將太極拳的內勁運用得更加精妙,如何在動作變化中保持身體的鬆沉與貫通。附帶的DVD,更是為我的學習提供瞭極大的便利,理論與影像相結閤,相信能夠幫助我更準確地把握動作的細節和內在的勁力走嚮。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太極拳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偏愛那種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的楊式太極。在尋覓能夠係統深入地瞭解楊式太極精髓的書籍時,偶然間看到瞭這本《張文炳宗師傳授(叁)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附DVD)》。雖然還未翻閱,但單看書名,便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功底和傳承的嚴謹。張文炳宗師的名號,本身就代錶著一段輝煌的曆史和高超的武學造詣,能夠得到他親自傳授,並且是“內傳”的小快式,這無疑是無數太極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寶藏。我一直覺得,太極拳的精髓往往藏在那些不為大眾所熟知的細節之中,而“內傳”二字恰恰暗示瞭這種深度的挖掘和真實的技法傳授。小快式,顧名思義,是一種在速度上更貼近實戰需求,同時又不失太極核心要義的套路。我非常好奇,在這樣的框架下,張文炳宗師會如何解讀和傳授楊式太極的勁力運用、身法變化以及氣息的配閤,這些都是決定太極拳是否能夠真正發力、真正有效的關鍵。附帶的DVD光盤更是錦上添花,理論結閤實踐,無疑能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準確性。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揭示楊式太極拳不為人知的另一麵,讓我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其內在的奧秘,將這份寶貴的武學遺産融入我的修行之中。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武術抱有深深敬意的愛好者,看到《張文炳宗師傳授(叁)楊式內傳太極拳小快式(附DVD)》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吸引。書名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專業的學術氣息。“張文炳宗師傳授”這幾個字,足以證明其內容的權威性和珍貴性。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武術精髓往往在於那些經過時間沉澱、代代相傳的技藝,而“內傳”則更進一步地強調瞭其精深和不公開的特點。這讓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深層次的勁力運用、身法轉換以及意念的配閤産生瞭極大的好奇。小快式,在我看來,是太極拳在適應現代生活節奏和技擊需求下的一種發展,它在保持太極核心理念的同時,更加注重效率和實用性。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小快式的步法和身法,達到四兩撥韆斤的太極效果。附帶的DVD光盤,更是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我相信它將成為我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模仿書中的每一個動作要領。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與大師對話的機會,一次對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深度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