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ltium Designer 16从入门到精通
定价:89元
作者:胡仁喜, 郑青阳, 赵铭姝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18
ISBN:9787111546610
字数:
页码:5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以Protel的新版本AltiumDesigner16为平台,介绍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AltiumDesigner16概述、设计电路原理图、层次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的后续处理、印制电路板设计、电路板的后期处理、信号完整性分析、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电路仿真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以及各种综合实例等知识。本书的介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在介绍的过程中,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教学心得,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以帮助读者快捷地掌握相关知识。全书内容讲解翔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随书光盘包含全书所有实例的源文件和操作过程录屏讲解动画,总时长达300分钟。为了开阔读者的视野,促进读者的学习,光盘中还免费赠送时长达200分钟的Protel和AltiumDesigner设计实例操作过程学习录屏讲解动画教程以及相应的实例源文件。本书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电路设计及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超出了基础操作的范畴,它触及到了工程文档输出和项目管理的层面。很多入门书籍在完成PCB设计后就戛然而止,留下我们对着一堆复杂的Gerber文件发懵。然而,这本《入门到精通》花了相当的篇幅来讲解如何生成规范的制造文件包,包括钻孔文件(Excellon)、光绘文件(Gerber X2),以及如何创建物料清单(BOM)的模板,确保它能与后续的采购和装配流程无缝对接。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如何利用Altium 16进行版本控制和协同设计的基础设置。对于一个团队协作的项目来说,确保每个人都在最新的设计版本上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设计包管理器和简单的版本控制策略,这对于提升个人在项目中的专业度,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体现了作者对真实工程环境的深刻理解。
评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它没有采用那种“知识点A,知识点B,知识点C”的平铺直叙方式,而是围绕着一个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贯穿始终。从最初的元件选型、原理图绘制,到多层板的规划、关键信号的布线,再到最后的装配图生成,每一步的学习都是基于前一步的成果累积起来的。这种案例驱动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连贯性和实用性。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想法如何一步步转化为可制造的物理产品,其中涉及的设计取舍和权衡也得以充分展现。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于一个想要从“绘图员”成长为“系统设计工程师”的读者来说,是无价的学习财富。它不仅仅是教会了我们如何使用软件的命令,更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像一个PCB设计师那样思考”。
评分对于那些追求设计效率的工程师而言,这本书的“精通”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技巧和捷径,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日常工作效率。我指的不是那些人尽皆知的快捷键,而是那些隐藏在深层菜单里的效率工具。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和使用设计模板,这使得我们每次启动新项目时,都能快速加载预设好的层叠结构、设计规则和常用的输出设置,省去了大量重复配置的时间。另外,关于3D可视化和机械约束的集成部分,也做得相当出色。通过将PCB模型导入到机械CAD软件(例如SolidWorks)中进行初步的结构干涉检查,极大地减少了PCB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的往返确认时间。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很多同类教材中是被忽略的。作者通过清晰的截图和步骤,教会我们如何利用Altium 16的强大功能,将设计验证工作前置化,这对于加快产品上市周期具有直接的帮助。
评分这本《Altium Designer 16从入门到精通》确实是为我们这些初涉PCB设计领域的工程师们准备的一剂良方。我记得刚开始接触Altium Designer 16时,面对那个界面,感觉就像面对一盘复杂的棋局,每一步都摸不着头脑。幸运的是,这本书的编排思路非常贴合新手的心路历程。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高深的电磁兼容性(EMC)或者高速设计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元件库的建立和管理开始讲起,那种细致入微,简直可以说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庞大的元件库中找到“家”。我尤其欣赏它对原理图编辑模块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点这里画线”,更深入地解释了设计规则检查(DRC)在原理图阶段的重要性,让我们这些新手也能意识到,设计错误在早期阶段被发现并修正,远比后期在PCB布局时发现要节省数倍的时间和精力。书中对于如何设置分层结构、如何有效地管理设计变更,都有详尽的步骤说明,读起来毫无晦涩感,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旁边随时指导,让你在实践中快速建立起对整个设计流程的信心和结构化的认知。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到PCB布局的那一部分时,我原本的期待值是会看到一堆枯燥的规则堆砌,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化繁为简”。它没有止步于简单的走线操作,而是着重强调了设计意图的实现。例如,在处理电源和地线时,书中不仅仅是演示了如何铺铜,还非常清晰地阐述了不同地线(如信号地、模拟地、数字地)之间进行隔离和连接的最佳实践,这对于后期的电路性能至关重要。对于差分对的布线讲解更是细致入微,涉及到阻抗匹配的理论基础和如何在Altium 16中精确设置线的宽度和间距,这些内容对于需要处理USB、以太网等高速接口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一步操作时,都会附带一个“为什么这么做”的解释,这使得我们不仅仅是在模仿操作,而是在理解背后的设计哲学。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原本觉得高不可攀的PCB布局艺术变得触手可及,真正体现了“精通”二字的铺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