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载体驱动陀螺
:99.00元
售价:74.3元,便宜24.7元,折扣75
作者:张福学,张伟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18101898
字数:4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载体驱动微机械陀螺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其*大特点是能同时敏感旋转体横向角速度和滚动角速度,即具有两个陀螺的功能,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历经10多年的研制,载体驱动微机械陀螺在我国研制成功并用于旋转体。载体驱动微机械陀螺及其应用,获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发明29项,获计算机软件*作权4项,以及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9篇。张福学、张伟*的《载体驱动陀螺》较详细地介绍了该陀螺及其应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这本报告文学作品,读起来更像是史诗般的悲剧,而不是枯燥的科学统计。作者花了数年时间,跟随科考队深入北极圈和南极大陆,他用极其克制但充满力量的文字,记录了冰川消融的每一个瞬间,以及那些依赖冰雪生存的物种(比如某种罕见的深海鱼类和北极狐)正在面临的绝境。最触动我的是他对于“时间尺度”的描绘——人类几代人的变化,对于这些古老生态系统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瞬间的崩溃。书中的人像描绘也极为深刻,那些常年与严寒为伴的科学家和原住民,他们的坚韧、困惑与无力感,被作者捕捉得淋漓尽致。这本书没有采用过度的煽情手法,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地球家园的深切忧虑,比任何激烈的口号都更具穿透力。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窗外的每一场降雨,都多了一层对自然平衡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当代神经科学领域的一股清流,它避开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甚至有些幽默的方式,解释了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记忆重构”的那一章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几个精彩的实验案例,生动地揭示了我们自认为牢不可破的过去是如何被每一次回忆都悄无声息地修改和“美化”的。那种“原来我一直活在自己构建的幻象中”的震撼感是无法言喻的。书中对视觉皮层处理信息的流程描述得极为直观,作者擅长使用类比,比如将神经网络比作一个不断进化的城市交通系统,这样的描述方法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对于那些希望了解“我是谁”、“我如何感知世界”这些哲学命题背后生物学基础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把绝佳的钥匙,它让你在惊叹于大脑复杂性的同时,也能对自己时常出现的“小迷糊”现象释怀不少。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关于十九世纪俄国白银时代的文学评论集,简直是为所有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老饕”们量身定做的盛宴。评论家对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困境把握得极其精准,那种在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之间摇摆的挣扎,被他用近乎诗歌的语言描绘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他尤其擅长分析人物性格中那些隐秘的、矛盾的驱动力,比如对“地下室人的绝望”的剖析,简直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反思自己内心深处那些不愿触碰的阴影。这本书的排版和选用的引文也颇为考究,每一段引文都像是为论点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注脚,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虽然其中涉及一些当时特有的历史背景知识,但作者的解释足够详尽,使得即使不太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总而言之,这是一次对“灵魂的重量”的深刻体察,非常值得推荐给那些对人性和社会病理学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手工艺爱好者,我最近淘到的这本关于传统木工榫卯结构的图解指南,简直是我的“案头宝典”。与其他市面上那些只罗列图纸和尺寸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详尽地记录了每一道工序背后的“匠人智慧”。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如何连接”,更是在阐述“为什么必须这样连接”。他对木材的湿度变化、不同树种的收缩率,以及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证结构稳定性的考量,都体现了一种对材料近乎虔诚的尊重。书中的插图极其精美,线条干净利落,每一个角度的剖面图都仿佛触手可及,让人清晰地理解了凹凸之间的微妙平衡。我甚至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对照书中的步骤,在脑海里预演一遍制作过程。对于那些厌倦了快消品,渴望回归动手乐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对“慢工出细活”精神的重新拾起。
评分这本关于古希腊哲学的经典著作,真是一次思想的深度漫游。作者以极其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剖析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的核心差异与互补之处。我特别欣赏他对“理念世界”和“实践理性”的论述,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让人仿佛身处雅典的学园之中,与先哲们一同探讨宇宙的本源和人类的福祉。书中对逻辑学基础的梳理也相当扎实,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借助作者清晰的范例和生动的比喻,逐步掌握复杂的论证过程。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将这些古代思想束之高阁,而是巧妙地将其与当代社会面临的伦理困境和知识论挑战联系起来,使得整部著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实的关切。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着书页沉思良久,那种被深刻的思想撞击的感觉,实在令人着迷。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份指引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现代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