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學與生活(6版,中文版)
定價:88.00元
作者:(美)理查德.格裏格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1151113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1.280kg
編輯推薦
更新版重磅來襲:心理學與生活(9版)點擊進入>>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心理學入門經典 世界心理學傢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原心理學係)18位教授聯袂翻譯《心理學與生活》6版上市以來纍計重印70餘次,持續熱銷70萬冊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 方方教授清華大學心理學係主任 彭凱平教授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周曉林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張侃教授《*強大腦》節目嘉賓Dr. 魏 魏坤琳教授傾力推薦選擇《心理學與生活》(6版)的七大理由:1.心理學基礎教材典範之作。《心理學與生活》首版於20世紀30年代,在全世界許多國傢的心理學界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是斯坦福大學等美國700多所院校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北京大學從1990年開始就將《心理學與生活》作為普通心理學的課程教材。2. 經典理論與科學研究的結閤。《心理學與生活》不僅介紹心理學的經典理論知識,而且緻力於利用堅實的科學研究來與心理學中的錯誤觀念作戰。《心理學與生活》的宗旨是: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3. 享有盛譽的、絕搭的作者團隊。開創《心理學與生活》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當代社會心理學傢,因其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而聞名於世,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被公認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麵孔”。“認知革命”無疑是當代心理學的主流,而擅長認知心理學的理查德·格裏格的加入則是對津巴多社會心理學專長的重要補充。4.的譯者團隊。《心理學與生活》的翻譯工作由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完成,是“北大心理學係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5.學術機構推薦。《心理學與生活》被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首推為普通心理學的引進版教材,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數百所高校將《心理學與生活》作為普通心理學課程的專用教材或參考讀物。6.貼近生活與實踐。《心理學與生活》生動流暢,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將心理學理論和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係起來,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麵提升自身素質的極好讀物。7.讀者好評如潮。2003年《心理學與生活》6版在齣版中譯本,十餘年來纍計發行70餘萬冊。《心理學與生活》在豆瓣上的近萬條評價中一半以上為五星,還有著近韆條書評和書摘,深受讀者喜愛。在三大網店中有著一萬多條的評論。
內容提要
《心理學與生活》是一部心理學經典教科書,心理學導論類教材的典範之作,在美國及許多國傢的心理學界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美國ETS 將《心理學與生活》推薦為GRE 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開創這本書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傢,曾因其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而聞名世界,更因撰寫《心理學與生活》和主持電視係列片《探索心理學》而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麵孔”。
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在用本書英文版作為教學用書。懷著對我國心理學基礎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每人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取一部分,精心翻譯。正如王壘教授所言:“這部教材的翻譯是北大心理學係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心理學與生活》6 版中譯本在齣版的十餘年來,纍計發行70餘萬冊,贏得瞭廣大心理學師生及普通讀者的喜愛和認可。她不僅伴隨著很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走上瞭心理學的學習和職業發展之路,而且也幫助眾多普通讀者獲得瞭寶貴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與生活》首版於20 世紀30年代,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斷與時俱進,力圖反映心理學新近的研究進展,同時保持其一貫的宗旨,即“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可謂曆久彌堅,曆久彌新。作為一本包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獨特教學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學與生活》原書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餘條詞匯及解釋組成的“專業術語錶”,極具價值的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的“人名和主題索引”等等,對於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是十分寶貴的,因此,在中譯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譯和保留瞭下來。另外,與心理學與生活教學配套使用的還有一係列豐富、獨特的教學輔助資料和工具,人民郵電齣版社新麯綫公司和培生教育齣版公司閤作,為使用本教材的教師免費提供主要課件。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本書貼近生活、深入實踐的獨特風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麵提升自身素質的推薦讀物。
作者形象地將學習《心理學與生活》的過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選擇她,相信你不虛此行。祝您好運!
目錄
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第2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3章 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第4章 感覺
第5章 知覺
第6章 心理、意識和其他狀態
第7章 學習與行為分析
第8章 記憶
第9章 認知過程
0章 智力與智力測驗
1章 人的畢生發展
2章 動機
3章 情緒、壓力和健康
4章 理解人類人格
5章 心理障礙
6章 心理治療
7章 社會過程與關係
8章 社會心理學、社會和文化
專業術語錶
參考文獻
人名和主題索引
作者介紹
理查德·格裏格,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
譯者簡介:
本書的翻譯工作由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原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完成,部分譯者介紹如下:
王壘教授: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1月就職於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995.9—1996.8 英國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6.6—2003.12 北京大學心理學係主任。Clifton 領導科學講座教授(ChairProfessor)(2002—)。慕尼黑大學人類研究中心研究員(2002—)。2005.1—2005.5 伯剋利加州大學Freeman訪問教授。伯剋利加州大學Research Professor (2006.10—)。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指導專傢成員。國傢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工作壓力、職業枯竭示範研究主持人。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創新群體成員(PI)。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2001—2013)。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應用心理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
周曉林教授:現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
文摘
序言
對於《心理學與生活(6版,中文版)》,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敘事風格。這本書不像一些純理論的書籍那樣讓人望而卻步,它總是能找到最恰當的切入點,把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場景裏。我最近在讀關於“人格”的部分,書中對不同人格理論的介紹,比如特質論、精神分析論等,都輔以瞭大量的經典研究和生動案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依戀理論”的講解印象深刻,它解釋瞭我們童年時期的經曆如何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這讓我對自己的感情模式有瞭更深的理解。此外,“發展心理學”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細緻地描繪瞭人從齣生到衰老各個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讓我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齡段的人。我正著重研究關於“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內容,因為我身邊有很多年輕的朋友,瞭解他們的心理變化,有助於我更好地與他們溝通和相處。這本書真的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讓我對人類的內心世界有瞭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評分我最近正在啃《心理學與生活(6版,中文版)》,感覺這書簡直是一座寶藏!雖然之前也零星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普及文章,但總覺得碎片化,不夠係統。《心理學與生活》的係統性就非常強,它不像一些專業教材那樣枯燥難懂,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化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心理學理論講得明明白白。比如,書裏講到“社會心理學”的時候,我簡直驚呆瞭,原來我們很多看似不經意的行為,背後都有深刻的心理學原理在驅動。像“從眾效應”啊,“暈輪效應”啊,這些概念我以前隻聽說過,現在通過書裏的案例分析,纔真正理解瞭它的運作機製。我正在特彆仔細地看關於“社會認知”的部分,比如人們是如何形成對彆人的印象的?為什麼會有刻闆印象?這些內容對我理解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睏惑非常有幫助。我還想特彆提一下書裏關於“動機與情緒”的討論,感覺裏麵有很多關於如何激發自身潛能,以及如何處理負麵情緒的寶貴建議。我希望讀完之後,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行為背後的驅動力,也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讓生活變得更加積極和充實。
評分《心理學與生活(6版,中文版)》這本書,真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生活指南”。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學習與記憶”的章節,它不僅解釋瞭記憶的形成機製,比如短時記憶、長時記憶,還提供瞭很多科學的學習方法。我一直以為自己記東西慢,讀瞭這本書之後,纔明白原來是學習方法不對。書中提到的“間隔重復”、“主動迴憶”等技巧,我都嘗試著運用到我的學習和工作中,感覺效率真的提升瞭不少!而且,書中對“問題解決與創造力”的探討也讓我眼前一亮,它分析瞭不同思維模式的優劣,並提齣瞭一些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策略。這對我這個經常需要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現在正在深入學習關於“決策心理學”的內容,我想知道我們做齣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心理過程?是否存在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做齣更明智決策的心理學原理?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有機會深入審視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並從中找到改進的空間。
評分這本《心理學與生活(6版,中文版)》我早就聽說過,一直想找個時間好好研讀一番,終於入手瞭!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厚實的體量和精美的排版吸引瞭。翻開目錄,裏麵的章節設置涵蓋瞭心理學研究的方方麵麵,從最基礎的心理學導論,到認知、情緒、人格、社會心理學,再到發展心理學和異常心理學,幾乎囊括瞭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心理現象。我最期待的是關於“認知”的部分,因為我一直對記憶、學習、思維這些大腦運作的奧秘感到好奇。書中是如何解釋我們如何學習新知識的?為什麼有時候會遺忘?還有,我們是如何做決策的?是不是存在一些普遍的思維誤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研究案例和生活實例,來揭示這些問題的答案。另外,我也很關注“情緒”這一章節,情緒的産生、調節以及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都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現代社會壓力很大,學會管理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對於保持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呢?我非常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獲得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以及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的啓發。
評分這本書《心理學與生活(6版,中文版)》,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體驗最好的一本。它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在介紹枯燥的心理學理論,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比如,在講到“感覺與知覺”的時候,它會讓你思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真的是世界的真實樣子嗎?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對這些感官信息進行加工和解讀的?我最近對“意識與睡眠”的部分特彆著迷,書裏對不同睡眠階段的描述,以及夢境的心理學解釋,都讓我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通過閱讀,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為何會有時感到精力充沛,有時又疲憊不堪,以及睡眠對我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此外,書中關於“壓力與健康”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解釋瞭壓力的來源和影響,還提供瞭一些有效的應對策略。我打算在讀完這部分內容後,更加積極地去實踐這些方法,從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本書讓我感覺,心理學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學科,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也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