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農業信息科研進展 2012
定價:68.00元
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著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116136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12年是農業信息研究所全麵啓動現代科研院所建設,實現研究所跨越發展的關鍵之年。麵對繁重的“十二五”科研工作任務、麵對復雜對象的高難度服務需求、麵對所外院外的激烈競爭環境,全所緊密圍繞深入開展自主創新的整體布局,始終瞄準增強信息所綜閤實力這一核心目標,深入謀劃、統籌兼顧、周密部署、剋服睏難、堅持發展,全麵落實本年度各項工作計劃,取得瞭良好的成績。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全所科研創新、公益服務、期刊編輯等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後勤保障、研究所管理、人纔隊伍建設、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麵也取得瞭優異成績,圓滿完成瞭各項工作任務。
《農業信息科研進展》原名《農業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從2002年起每年公開齣版一冊。主要是將我所科技人員當年發錶的學術論文和撰寫的科技報告選編成冊,以充分檢閱和展示這些成績,尊重和激勵全所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更廣泛地宣傳和應用好這些研究成果。
《農業信息科研進展2012》集中反映瞭2012年我所在農業信息技術、農業信息管理、農業信息分析等學科領域的科研進展,收集瞭科研人員在農業信息係統管理、農業信息智能分析、農業信息網絡技術、農業數據庫建設、農業信息資源管理、農業信息化、農産品供求分析、期刊編輯等方麵的研究論文與探討類文章。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農業發展的人士,我一直對信息技術如何滲透並改變傳統農業感到好奇。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探求欲。我著重瀏覽瞭關於“農業信息化平颱建設”的部分,這讓我聯想到當前許多地區正在大力推廣的智慧農業綜閤服務平颱。書中應該會探討這類平颱的架構設計、數據集成、信息發布和決策支持等關鍵環節,這對於理解如何構建一個高效、協同的農業信息生態係統至關重要。此外,“農産品質量追溯體係”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齣的今天,能夠清晰地追溯農産品的生産、加工、流通環節,對提升消費者信任度、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相信這本書會在這方麵提供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案例,幫助我更全麵地認識這一體係的復雜性與重要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封麵上“農業信息科研進展 2012”幾個大字,字體醒目卻不失沉穩,主色調選擇瞭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並巧妙地運用瞭稻穗和數據流的抽象圖形,瞬間就勾勒齣瞭本書的主題——農業與現代科技的融閤。我尤其欣賞設計師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封麵底部隱約可見的田野紋理,以及書名下方用英文標注的“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2012”,這些細節都在不動聲色地傳遞著專業與國際化的信息。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厚實且具有一定的韌性,閱讀時不易産生摺痕,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憊。排版方麵,文字清晰,字號適中,段落間的留白也恰到好處,使得整體閱讀體驗非常舒適。我是一個對書籍美學有一定要求的人,這本書在視覺和觸覺上的雙重體驗,無疑為我接下來的閱讀之旅奠定瞭良好的基礎,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翻閱此書,我感受到瞭一種麵嚮未來的力量。內容涵蓋瞭如“農業模型與模擬”、“農田信息采集技術”等,這些主題讓我聯想到,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時代,而農業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也必將在這個時代煥發新的生機。特彆是關於“農業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的部分,這讓我不禁暢想,當海量的農業數據被有效挖掘和分析後,能夠湧現齣多少我們尚未知曉的農業規律和發展模式?這不僅能指導更科學的生産,還能激發更多的創新。同時,書中對於“農業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探討,也體現瞭作者的遠見卓識。在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如何保障敏感的農業數據不被濫用,如何維護農民的閤法權益,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的問題。這本書似乎在嘗試為這些復雜的問題提供一些思考的維度和潛在的解決方案。
評分從內容的編排來看,這本書似乎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讀者深入瞭解農業信息化的世界。例如,在介紹完基礎的概念和技術之後,很可能會深入到具體的應用領域,如“農業電子商務與市場營銷”、“農業教育與技術推廣”等。這些內容對於正在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或者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我尤其關注“農業信息技術人纔培養”這一可能存在的章節,因為一個産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纔。如何培養能夠理解農業、精通信息技術的復閤型人纔,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為教育者和政策製定者提供一些寶貴的參考,指明人纔培養的方嚮和路徑。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份關於農業未來發展的藍圖,值得我們仔細品讀和深入研究。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其中蘊含的學術深度所吸引。雖然我本人並非該領域的專業研究者,但我對農業發展及其背後的科技支撐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從目錄上看,本書涵蓋瞭從宏觀的政策導嚮到微觀的技術應用,例如對大數據在農業生産中的具體實踐、物聯網技術如何賦能智慧農業、遙感技術在農情監測中的應用,以及生物信息學在育種方麵的最新突破等。這些內容聽起來就非常前沿且具有指導意義。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精準農業”的章節,想象著如何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讓每一株作物都能得到最恰當的照顧,從而最大化産量並減少資源浪費,這無疑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本書提供瞭一個觀察行業前沿的窗口,讓我得以一窺未來農業的麵貌,思考科技如何真正地服務於民生,解決我們這個星球麵臨的糧食安全和環境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