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代名诗 名词 名句(精编)
定价:95.80元
作者:孔庆东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8114847
字数:
页码:8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成就。孔庆东主编的《古代名诗名词名句(精编上中下)/品读经典》精选中国古代诗词名家名作,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诗词流派,他们的作品或豪放飘逸,或沉郁顿挫,或柔婉清丽,或质朴天然,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吸取知识,获得美的享受。
目录
李白名诗名句
韵里江山
早发白帝城/四
望天门山/五
望庐山瀑布/六
夜宿山寺/六
望庐山五老峰/七
秋下荆门/八
登金陵凤凰台/九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九
登太白峰/一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一
登锦城散花楼/一二
夜下征虏亭/一三
东鲁门泛舟/一四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五
秋登宣城谢跳北楼/一六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一七
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舍人至游洞庭(其二)/一七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八
别匡山/二〇
题宛溪馆/二一
登瓦官阁/二二
游泰山六首(其三)/二四
人清溪行山中/二五
登高丘而望远海/二六
行路维艰
蜀道难/二八
将进酒/三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三二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三四
夜泊牛渚怀古/三六
登高望四海(古风其三十九)/三七
行路难(其一)/三八
行路难(其三)/三九
上三峡/四一
忆东山二首(其一)/四三
古朗月行/四三
奔亡道中五首(其三)/四五
临路歌/四五
燕昭延郭隗(古风其十五)/四六
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四八
赠从弟冽/四九
桃花开东园(古风其四十七)/五二
玉壶吟/五三
友情深挚
送孟浩然之广陵/五五
杜甫名诗名句
苏东坡名诗名句
辛弃疾名词名句
柳永名词名句
李清照名词名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封面设计得相当雅致,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里面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这个“古代名诗 名词 名句(精编)”的标题,就足以让人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产生一种敬畏之情。我猜想,编者在选材上一定是费尽了心思,毕竟“精编”二字,意味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精神、最能触动人心的篇章和词句。这种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我特别期待看到不同朝代诗歌风格的对比,比如初唐的清新、盛唐的雄浑、中唐的沉郁,到晚唐的婉约,这些精髓是如何被提炼出来的。孔庆东先生这个名字在学界也是颇有名气的,他的视角想必会带着一种独特的学术深度和人文关怀,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窥见一些不为人知的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时代背景。光是想象着那些千古绝唱被重新梳理、系统呈现的样子,就让人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泡上一壶清茶,沉浸其中,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张通往古代精神世界的地图。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对经典文学的执念,那种对古人智慧的膜拜,是现代快餐文化无法给予的宁静与满足。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的“精编”程度是否真的达到了“化繁为简,提炼精华”的境界。很多选本往往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了质量,或者用力过猛,把一些过于晦涩难懂、脱离大众理解的篇章也生搬硬套进来,反而失去了阅读的乐趣。我希望这本“精编”能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匠人,将粗糙的矿石打磨成璀璨的宝石,让那些原本需要深厚古典文学功底才能理解的句子,能够以一种更亲近、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好奇“名词”这个部分是如何与“诗句”结合起来的。古代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专有概念、典故、地名、人名,如果能对这些“名词”进行精准的注释和背景介绍,那这本书的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它将不再是简单的文本堆砌,而是一部带有深度解读的文化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洁有力,直指核心——“名诗”、“名词”、“名句”,这种结构上的清晰性本身就给人一种可靠感。我个人对“名句”部分的期待值最高,因为那些被反复传颂的句子,往往是古代文人情感和哲思的极致凝练。我希望看到的不是简单罗列,而是对这些名句的“精选”和“精讲”,比如,某一句话在不同历史时期被不同的人引用时,其侧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微妙变化。这种动态的视角,远比静态的文本解读来得生动有趣。而且,孔庆东教授的学术背景,或许会带来一些不同于传统注释书的视角,比如从社会学、历史哲学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些诗句的价值和影响力。总之,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建立了一种高质量的预期,它承诺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度回溯和重新发现之旅。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我最大的痛点在于知识的碎片化,很多优秀的诗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典故半懂不懂。我寄希望于这本“精编”能够搭建起一座知识的桥梁,将那些零散的记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我猜想,孔先生的版本可能会在对诗句的“释义”上做出创新,不满足于简单的字面翻译,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隐喻和时代情绪。例如,某一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描摹,更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英雄主义的赞颂,或者对和平的渴望。如果这本书能够提炼出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张力,那么对于提升普通读者的文学鉴赏力将是莫大的帮助。我非常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过去忽略的、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
评分最近几年,大家似乎都更热衷于追求新潮和热点,但越是如此,我越发觉得回归经典是一种力量,它能稳固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当我看到孔庆东的署名时,我就知道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肯定不会是那种人云亦云的俗套组合。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编排逻辑,或许是按照情感主题划分,或许是按照意境层次递进。比如,关于“孤独”的诗句,是如何从李白的放浪形骸过渡到柳永的缠绵悱恻,再到苏轼的旷达超然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往往能让人对诗歌的演变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我希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内页的字体选择、纸张的触感,乃至排版上的留白,都能体现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毕竟,阅读古代诗词本身就是一种慢生活,书籍的物理形态也应该与之匹配,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仪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