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宋词三百首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 上彊村民;高高 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6386586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文学的
名社佳作,千年传承
优美的文字与韵律的结合,与唐诗同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本版《宋词三百首》以古本为底本,共收入宋词二百八十三首,涉及词人八十三家。编者还对词中的生僻字进行注音,对词的内容、典故加以详细注解,每首词的作者均加以小传,介绍其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词作的风格与特色,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鉴赏宋词的魅力。
内容提要
宋代是词的时代。宋词既有文学的深远意蕴,又有音乐的优美节奏,为历代华人喜爱,经数百年而不衰。《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桂冠,它与唐诗争芳,与元曲斗妍,总结并代表了一代文学盛世。文人以宋词寄情遣怀,或婉约,或豪迈,将离愁别绪、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直到今日,诵读宋词仍可陶冶情操,并为读者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宋词三百首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符三年(1100)即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赵佶传位其子赵桓(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赵佶与宋钦宗一并被金人俘虏北去,终客死他乡。赵佶在政治上任用奸佞,昏庸无能,生活上穷奢极侈,艺术上多才多艺。他曾于崇宁四年(1105)建立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命周邦彦、万俟咏、田为等词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创制新曲,对北宋后期词章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赵佶工于书画,诗、文、词皆佳,其词早期风格艳丽,晚期则多凄凉。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1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3。新样靓妆4,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6!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7。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8。
【注解】
1北行:指宋徽宗被俘至北方。2冰绡:轻薄洁白的绢,此处比喻杏花花瓣轻薄洁白如绢。3燕脂:即胭脂。匀注:均匀涂抹。4靓(jìng)妆:粉黛妆饰。5蕊珠宫:道家指天上宫阙。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6者:同“这”。会:领会,懂得。7知:不知;“知”当“不知”讲,古诗词中有此用法,如佚名诗“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8和:连。和梦也:就连这样的梦。新来:近来。
钱惟演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弘俶之十四子,978年,从俶归宋,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曾参与编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文辞清丽,与杨亿、刘筠齐名,并称“江东三虎”,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有《金坡遗事》、《玉堂逢辰录》等。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1,城下烟波春拍岸2。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3,鸾镜朱颜惊暗换4,昔年多病厌芳尊5,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解】
1莺语乱:黄莺婉转鸣叫此起彼伏。2烟波:指浩淼湖面。春拍岸:春水拍打堤岸。3衰晚:衰弱不堪的老人。4鸾镜:传说汉朝西域罽宾王获得一只鸾鸟,三年不曾鸣叫。听说此鸟见同类才鸣,于是悬镜于前,鸾鸟见影,哀鸣不已而亡。后诗词中多以“鸾镜”借喻临镜生悲。5芳尊:盛着美酒的酒杯。“尊”同“樽”。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为邰(今属陕西)人,后徙至吴县(今江苏苏州)。少时家贫,刻苦力学。宋真宗朝(1015)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行新政,遭到保守派反对,未能实现。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病逝于赴颍州途中,卒谥文正。范仲淹不仅是北宋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极为出众。文章诗词,皆有名篇传世,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词风豪迈,气势恢弘。
……
序言
我一直认为,好的古籍整理本,应当是连接古今读者的桥梁,而不是一道高墙。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一些艰涩的古语词汇和典故的注释,做得既精准又贴合现代读者的语境。举例来说,它可能不会用过于晦涩的古文来解释一个词,而是用一个现代人也能立刻领会的生活场景或情感描述来辅助理解,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同时,对于那些韵脚和声调上的细微提示,也做得非常到位,这对于想要尝试朗读或背诵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帮助。它让你感觉,那些遥远的宋人情怀,并不是被尘封在历史的角落,而是鲜活地、可以直接触碰的,这种亲近感,才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那种需要慢慢品味的阅读体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慢阅读”的期待。它不是那种追求速度和信息量的快餐读物,而是鼓励你停下来,去揣摩每一个字眼背后的意境和情感。比如,读到某些描写季节更替或离别愁绪的词作时,我甚至会放下书本,走到窗边,去寻找那种与词人同步的心境。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似乎也考虑到了读者的这种“沉浸式”需求,它可能在篇章之间留有恰到好处的空白或注释的引导,让你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不至于被过多的干扰打断思绪。这种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精神的漫游,跟随词人的笔触,穿梭于宋代的烟雨江湖与闺阁深处,那种饱满而悠长的回味,是现代生活中难得可贵的精神滋养。
评分这本书的选篇策略非常精妙,它平衡了“经典性”与“可读性”。我们都知道,宋词浩如烟海,要从中选出“三百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它必然涉及取舍。我发现,这个版本收录的篇目,不仅涵盖了那些被反复吟诵的大家名篇,更穿插了一些风格独特、气质鲜明的“遗珠”。这些相对冷门的佳作,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们或许在格调上不那么雍容华贵,但却在某种特定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极致的真挚与纯粹。这种不拘一格、既有大雅之堂的恢弘,又不失市井烟火气的选材思路,让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充满了层次感和探索的乐趣,仿佛寻宝一般,不断发现新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一种沉淀下来的古典韵味。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摸上去温润而有厚度,不像有些版本那样轻飘飘的,让人觉得不够郑重。封面设计也别具匠心,或许是采用了某种仿古的纹理,或者印着一幅意境悠远的宋代山水小品,即便是静静地放在书架上,也像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内页的排版更是体现了匠人的用心,字体选用得体,疏密有致,使得阅读体验极其舒适。即便是面对那些篇幅稍长、格律严谨的作品,也能因为清晰的布局而感到轻松。装帧的精良,无疑为品读这些千古绝唱增添了一种仪式感,让人在翻阅的每一次触感中,都能体会到编者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珍视,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是真正爱书之人才能体会到的愉悦。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尤其欣赏那些能提供深度背景资料的整理本。这本书在处理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时,处理得非常老道。它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说教感,而是以一种近乎闲谈的方式,将词人的生平侧写、创作的时代背景,甚至是某一个特定意象(比如“杨柳岸”、“小楼听雨”)的文化内涵,巧妙地融入到辅助性的文字中。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宋词的读者,也能迅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认知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渗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深度,它不仅让你读到了词,更让你理解了词背后的那个鲜活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