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
定價:26.00元
作者: 劉歆
齣版社:內濛古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204094004
字數:
頁碼:34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作為現存古老的圖書之一,它以其圖文相輔而行、相互印證的獨特敘事風格,開中國古老編書傳統之先河。它像一座知識的礦藏,儲藏著曆史、地理、文學、醫學、宗教、民俗、繪畫藝術、神話傳說、奇聞佚事、雜論等多方麵的寶貴知識。我們應該避免那些以偏概全的定性思維,從多視角、多學科、多領域、全方位去開發先民留下的這座富礦。追索其來龍去脈,探討其敘事風格,比較其古今異同,揭示其遺風遺韻,闡發其文化底蘊,從而進一步理解《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博大精深的意蘊,使它多方麵的價值得以全麵研究、開發與利用。
內容提要
《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是我國流傳至今的部地理書籍,盡管是地理書,但它充滿瞭神話與傳說,錶現齣瞭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其中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更是婦孺皆知。《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成書於西漢以後,共十八捲,它對瞭解我國春鞦至西漢以後的地理、曆史、民族、神話、宗教、動植物等有重要的價值,書中記事多荒誕不經,不僅使自古及今的學者研讀不衰,更給一般的讀者帶來神秘奇幻的藝術享受。
目錄
山經
捲 南山經
第二捲 西山經
第三捲 北山經
第四捲 東山經
第五捲 中山經
海經
捲 海外南經
第二捲 海外西經
第三捲 海外北經
第四捲 海外東經
第五捲 海內南經
第六捲 海內西經
第七捲 海內北經
第八捲 海內東經
第九捲 大荒東經
第十捲 大荒南經
第十一捲 大荒西經
第十二捲 大荒北經
第十三捲 海內經
作者介紹
劉歆,字子駿,西漢後期的學者。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目錄校勘學、天文曆法學、史學、詩等劉歆方麵都堪稱大傢。
文摘
捲 南山經
(昔隹)山招搖山
【原文】
《南山經》之首日部山。其首日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在蜀伏山。山南之西頭,濱西海也),多桂(桂葉似枇杷,長二尺餘,廣數寸,味辛,白花,叢生山峰,鼕夏常青,間無雜木。《呂氏春鞦》日招搖之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璨日韭,音九。《爾雅》雲:霍山亦多之)。而青花,其名日祝餘(或作桂荼),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榖,楮也,皮作紙,璨曰榖。亦名構。名榖者,以其實如榖也),其花四照(言有光焰也。若木華赤,其光照地,亦此類也。見《離騷經》),其名日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今江南山中多有。說者不瞭此物,名禺作牛字,圖亦作牛形,或作猴,皆失之也。禺字音遇)。伏行人走,其名日狴牲,食之善走(狴狌,禺獸,狀如猿。伏行交足,亦此類也。見《京房易》)。麗之水齣焉(唐音作幾),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未詳),佩之無瘕疾(瘕,蟲病也)。
【譯文】
南山大山脈叫(昔隹)山。第二大山脈叫招搖山。它瀕臨西海上端。山上生長的樹種多為桂樹,並且蘊含有大量的金礦和玉石。山中生長有一種草,形狀很像韭菜,開著一種青色的小花。這種草名叫祝餘,人吃瞭這種草就沒有飢餓感瞭。山上生長有一種樹木,形狀很像山坑一樣,木紋是黑色的,它開齣的花葉光芒四照。這種樹林名叫迷榖。人將這種花葉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上還有一種野獸,長相很像彌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它時而爬行,時而像人一樣站立行走。這種野獸名叫狌狌。人若吃瞭這種野獸就會變得非常健走。山下的一條麗水嚮西流海。麗水盛産一種名叫育沛的東西。若將這種貝殼佩帶在身上可以防止腹脹病。
序言
我通常習慣於碎片化閱讀,很少能靜下心來完成一本厚重的經典。但這本書的章節劃分似乎特彆考慮到現代人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每一個單元的篇幅適中,主題明確,讀完一個小節,總能獲得一個清晰的知識點或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這種即時的滿足感極大地激勵瞭我繼續翻閱下一頁的欲望。有幾次我本來隻是打算睡前翻幾頁,結果一不留神就讀到瞭淩晨,這種“上頭”的感覺在閱讀嚴肅書籍時是很難得的。它成功地將嚴肅的學術內容轉化成瞭一種具有高度可讀性的“故事”或“思考路徑”,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不是被動的灌輸。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深度優化,足以讓那些對傳統文化心存敬畏卻又害怕“啃硬骨頭”的讀者,鼓起勇氣開始他們的探索之旅。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這本讀物帶來的知識海洋裏,感受最深的就是它那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作者顯然對相關領域的曆史背景、文化脈絡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每一個論點都有充分的考據支撐,絕非空泛之談。尤其是在處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概念時,譯者或注釋者的功力就體現齣來瞭,他們沒有簡單地用現代白話去生硬替換,而是巧妙地結閤瞭時代語境進行闡釋,既保留瞭原著的古樸風貌,又確保瞭當代讀者能夠理解其精髓。對於我這種對傳統文獻略有涉獵但又渴望係統性學習的人來說,這種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它既能滿足老饕的挑剔,也能引導新手的入門。讀完其中某個章節後,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在腦海中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那種被清晰的邏輯鏈條牽引著前行的感覺,實在太過癮瞭。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這類“文化經典”的閱讀體驗會比較枯燥,充滿瞭拗口的文言文和大量的注釋需要頻繁翻閱,會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編排思路卻齣乎意料地靈活。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溝通古今的橋梁,而不是簡單地堆砌史料。在某些關鍵段落,編者會適當地穿插一些現代學者對該段落的解讀或對比分析,這種“對話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此外,全書的注釋係統做得非常精妙,它們被巧妙地放置在不影響主體閱讀流程的位置,需要時抬眼即見,不需要時也不會形成視覺乾擾。這種對讀者閱讀節奏的尊重,使得閱讀過程變得流暢且富有探索性,仿佛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而是有經驗豐富的嚮導陪伴左右,隨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讓人感覺學習的樂趣油然而生,而不是負擔。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古典的韻味。封麵選用的材質和燙金工藝都透著一股精緻感,不是那種流水綫批量生産的廉價感。我特彆喜歡它對傳統元素的運用,既沒有顯得過於老舊,又恰到好處地錶達瞭“古典”的內涵。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用心,摸上去有一定的厚度和質感,閱讀起來眼睛很舒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排版上,字體的選擇和行距的把握都非常到位,看起來疏朗有緻,給人一種閱讀的愉悅感。整體而言,這本書的製作水平完全對得起它“必讀書係”的名頭,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足以提升整個空間的文化氛圍。我甚至覺得,如果作為禮物送給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會是非常有麵子的選擇,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體現瞭齣版方對經典作品的敬畏之心。
評分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無疑是物超所值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能沉澱下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知識載體越來越少。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它更像是一份對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度梳理和緻敬。我欣賞它所展現齣的那種對傳統文化應有態度的堅持——既要保持其核心的神秘感和曆史厚重感,又要以現代的、易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我已經開始計劃將這套書作為我個人書房裏的“鎮館之寶”之一,每當有朋友來訪,我都會特意將它展示齣來。它所蘊含的文化能量,是那些膚淺的暢銷書所無法比擬的,它提供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一種可以反復咀嚼、常讀常新的智慧源泉,真正擔得起“必讀”二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