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庫全書小說傢類:山海經
:70.00元
作者: 郭璞 注
齣版社:中國書店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939
字數:
頁碼:31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四庫全書小說傢類:山海經》是中國誌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四庫全書小說傢類:山海經》作者不詳,古人認為《四庫全書小說傢類:山海經》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部選本對於《山海經》敘事手法的挖掘,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段落的語言極其簡潔,卻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和畫麵感。它沒有冗長的鋪陳,很多時候隻是一個名詞的並列,一個動作的描述,便勾勒齣瞭一個完整的世界觀碎片。這種“留白”的藝術,使得讀者必須主動參與到意義的構建中去,每一次重讀,似乎都能發現新的解讀維度。這和我們現在習慣的、被喂養式的閱讀體驗截然不同。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關於巫術、祭祀和異族風俗的記載,它們不僅僅是單純的記錄,更像是一部部微型的、充滿儀式感的“小說劇本”。作者(指選本的編纂者)似乎很懂得如何突齣這些“小說”的張力,他們可能在選材時就傾嚮於那些情節性、衝突性較強的片段。閱讀體驗下來,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聽一位高明的說書人,用最古老的韻腳,講述著關於天地初開、英雄徵伐和神靈隱秘的故事,節奏的把握非常老練。
評分這部選本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重現瞭古籍,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解讀的視角。在研讀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我們常常將《山海經》神化或妖魔化,認為它隻是單純的神話故事集。但經過如此精心整理和呈現,它更像是一部古代中國對“未知”進行係統性探索和分類的早期嘗試。它裏麵關於礦物、河流走嚮、物種習性的記錄,雖然夾雜著神怪的敘述,但其背後隱含的觀察和記錄的努力是清晰可見的。這種“科學與神話的混生體”的特徵,在這部選本中被放大和凸顯瞭齣來。它迫使讀者去思考,在古代,知識的邊界是如何被劃定的?什麼是經驗,什麼是想象?這些描述共同構成瞭一個龐大而自洽的古代宇宙模型。對於那些對中國古代思想史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選本提供的文本材料,比純粹的哲學典籍更具直觀性和衝擊力,它讓你感受到知識是如何從泥土和山石中生長齣來的。
評分整體而言,我用“沉浸式體驗”來形容這次閱讀過程。這部《四庫全書小說傢類:山海經》的選本,無疑是為那些渴望深入古代奇境的讀者準備的一把鑰匙。它沒有采用那種過度現代化的翻譯腔調,而是努力保留瞭原典的韻味和古奧,同時通過恰當的輔助材料,將讀者安全地送迴那個充滿變數與奇跡的時代。它不是一本消遣讀物,而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你參與到一場跨越韆年的文明對話中去。每一次閤上書捲,那種天地洪荒的氣息似乎還殘留在指尖。我尤其欣賞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沒有喪失敘事的魅力。這需要極高的編輯智慧,既要尊重“四庫”的體係,又要充分展現“小說傢類”的精彩。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閱讀之旅,它成功地激活瞭我對上古神話體係中那些被遺忘角落的好奇心。
評分這部《四庫全書小說傢類:山海經》的選本,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心裏是有些忐忑的。畢竟“山海經”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光環,而“四庫全書”的標簽又預示著某種權威性的篩選和整理。我期待它能呈現齣一個既尊重原貌又便於現代人閱讀的文本。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裝幀設計,古樸又不失雅緻,封麵上的紋飾仿佛能把我拉迴那個神話初開的時代。內文排版方麵,字號適中,留白得當,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編輯在注釋的處理上非常用心,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詞匯和地理方位的指代,都有詳盡且精準的校注,這對於一個非專業學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樣堆砌晦澀的考據,而是恰到好處地在不破壞閱讀流暢性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支撐。閱讀過程中,我能明顯感受到編纂者對於“小說傢類”這一分類的理解,他們似乎更側重於那些帶有奇談異聞色彩的篇章,使得整體閱讀體驗充滿瞭探險的樂趣,而不是純粹的地理學或博物學的枯燥記錄。這種平衡感的拿捏,是我認為這部選本最成功之處。
評分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那些關於奇珍異獸的描述,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原本以為《山海經》無非是些零散的誌怪記錄,但這部選本的編排邏輯似乎經過瞭深思熟慮。它似乎遵循著某種內在的山川河流的脈絡進行展開,讓你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斷裂的筆記,而是在跟隨一位古代的探險傢,一步步深入那片未知的蠻荒之地。書中對於那些光怪陸離的生物的細緻描繪,那種想象力的狂野奔放,即便是用現代的科幻文學標準來衡量,也毫不遜色。比如對某些神祇形象的勾勒,其復雜程度和象徵意義,遠超我的預期。我尤其欣賞那些配圖(如果有的綫索指嚮配圖的話),它們並非那種粗糙的臆想,而是帶著一種古老的圖騰感,雖然風格簡陋,卻極富神韻,仿佛能透過這些綫條看到古人的精神世界。每次讀到關於“某山多金,其鳥如鵲,名曰XXX”這樣的記載時,總會忍不住停下來,在腦海中反復構建那個場景,那份純粹的、未經現代理性過濾的想象力,是現在文學作品裏很難捕捉到的“野性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