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精编:山海经 易经 尚书 晏子春秋
定价:66.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5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全部囊括!
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
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全部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内容提要
目录
山海经
导读
山经柬释卷一
南山经
易经
导读
系辞
序卦
阴阳书
导读
叙禄命
叙葬书
寄园寄所寄
导读
灭烛寄
鬼
怪
尚书
导读
盘庚中
盘庚下
洪范
康诰
大诰
召诰
无逸
管子
导读
君臣上
君臣下
水地
四时
内业
晏子春秋
导读
集释卷
内篇谏上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黹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
景公将伐宋瞢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固人晏子谏第二十五
集释卷第八
外篇第八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
仲尼见景公景公日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第五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第七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
庄公图莒国人扰绐以晏子在乃止第十五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
慎子
导读
威德篇
因循篇
民杂篇
知忠篇
君人篇
君臣篇
佚文
……
申子
商君书
韩非子
贾长沙集
政论
申鉴
作者介绍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就其实用价值而言,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对于任何一位致力于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读者来说,它都是一个极其高效的工具。它不仅是一份知识的储备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场。通过对比不同篇章中关于治理、道德、命运的论述,读者能够自然而然地训练出一种辩证的、多维度的思考习惯。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为重要,它教会我们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智慧。我期待着在未来不同的人生阶段,重新翻开这本书的任意一卷,每次都会有全新的感悟和收获,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所应具备的生命力。
评分阅读体验上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或编者的“气场”。我在这套书中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久经世事沉淀后的洞察力。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人世间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读到某些段落时,那种强烈的共鸣感会涌上心头,仿佛作者在千年前就已经看穿了今日的种种迷惘与挣扎。这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感,是阅读任何一本平庸之作都无法给予的。书中的某些论断,犀利而精准,如同手术刀般剖开现象的表皮,直指本质,让人在拍案叫绝的同时,不得不反思自己一贯的认知模式。这种思想的穿透力,是这部书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我就被其宏大的视野和精心的编排所折服。这套书的选材之广博,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几大核心板块,从充满神话色彩的地理志到探讨治国安邦之道的经典论述,体系性极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非简单的文本堆砌,而是能感受到编者在遴选和组织材料时所下的苦心。这种编排方式,使得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思想能够相互映照、彼此对话,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演变脉络。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让初学者可以系统地入门,而资深研究者也能从中发现新的交叉点和值得深思的比较角度。整体来看,这套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一种高度的学术自觉性。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文化气息。封面采用了仿古的纹理,配上典雅的字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快餐读物。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纸张不仅护眼,更增添了一种阅读的庄重感,摸上去有一种细腻的质感,翻页时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能将人瞬间带回古代的竹简书房。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献的敬畏之心。装帧的坚固程度也让人放心,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脊会轻易损坏,完全是值得收藏的一件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相传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外有分量。
评分我通常对“精编”这个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生怕过多的人为干预会损害原典的原始风貌。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精编”处理得非常高明,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了恰到好处的梳理和导读。文字的注释部分做得极为精妙,并非是那种繁琐的、打断阅读节奏的脚注,而是以一种流畅自然的方式嵌入文本旁侧,既解释了晦涩的古代词汇和典故,又避免了过度阐释带来的思维局限。这种平衡感把握得极好,既尊重了古籍的庄重,又极大地降低了现代读者的理解门槛。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在关键节点轻轻点拨,引导我们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而不是生硬地灌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