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講堂”錄:與軍內專傢學者關於國學的對話
定價:48.00元
作者:李衛星
齣版社:解放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6566728
字數:
頁碼:25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學講堂”錄:與軍內專傢學者關於國學的對話》是解放軍報理論部“生活與修養”《國學講堂》欄目自2010年5月初創辦至今所刊發的一係列高端訪談的匯編。作者先後采訪瞭數十位軍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隊機關的專傢學者和高中級領導乾部,內容涉及與《道德經》、孔子與《論語》、孫子與《孫子兵法》、《易經》、吳起與《吳子》等百傢學說,薈萃國學精華,主要內容有:思想與領導乾部的修身處事和理政(軍事科學院原軍史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庭華);中華傳統武德文化: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有價值的參考藉鑒(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聯斌);孔子倫理思想與當代人生道德修養(南京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長安);先秦軍事思想對當代軍人的啓示(西安政治學院教授程遠博士);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從政智慧(總參某部部隊長易建設);《易經》精神與軍旅人生修養;中國古代聖賢是怎麼學習的?《吳子》安國之道的時代啓示,等等。對當今社會與軍隊發展、領導乾部修養有諸多教益。
目錄
思想與領導乾部的修身處事和理政
中華傳統武德文化: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有價值的參考藉鑒
孔子倫理思想與當代人生道德修養
新春佳節話年俗
《孫子兵法》軍事倫理思想及啓示
先秦軍事思想對當代軍人的啓示
《易經》精神與軍旅人生修養
中國古代聖賢是怎麼學習的
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從政智慧
《吳子》安國之道的時代啓示
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特質及其啓示
清明時節話
報效國傢:孔子尚武愛國精神與當代軍人價值擔當
墨子精神與當代軍人人格修養
在交匯點上尋求創新與突破
後 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當代國學研究的普及和深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它暗示著,國學不再是象牙塔內的專屬研究,而是可以滲透到社會各個重要階層,特彆是肩負重任的群體中去。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那些在快節奏生活中尋求精神錨點的讀者提供一種穩定的支撐。這種支撐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建立在深厚文化根基上的理性自信。我尤其關注書名中“對話”的麵嚮,這不僅僅是專傢學者之間的交流,更是一種跨越時空與古人精神世界的對話。如果書中能巧妙地穿插一些原文的精妙引用,並配上現代人能立刻領悟的注解,那將是非常成功的。我希望讀完此書後,能夠獲得一種更廣闊的曆史視野,不再局限於眼前的得失,而是能夠用一種更從容、更具曆史縱深感的心態去麵對未來的挑戰。這種由內而外的氣質轉變,纔是真正學習國學的終極目的,而這本書,我深信是為此目的而精心籌備的力作。
評分閱讀體驗上,我非常看重文字的韻味和邏輯的清晰度。即便是高深的學問,也需要用清晰流暢的語言來承載,否則隻會讓讀者望而卻步。我推測這本書的對話形式,應該有效避免瞭傳統學術著作中那種僵硬的“自說自話”。我期待看到的,是觀點鮮明、交鋒有趣的辯論場景,仿佛身臨其境地聽幾位智者在茶敘間互相啓發。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典故或者學界秘聞來佐證觀點,那趣味性會大大提升。比如,某位大儒對另一位學派的批評,其論據是如何構建起來的,這種思想上的交鋒,往往比平鋪直敘更有力量。我希望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人的靈動性,能讓人在讀到精彩處忍不住拍案叫絕。好的國學對話,應當是思想的舞蹈,而不是知識的堆砌。它應該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促使我們自己去追溯那些被提及的原始文本,形成一個由書本到經典,再由經典反饋到書本的良性閱讀循環。
評分這本“國學講堂”的精裝本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封麵那種內斂的墨綠色和燙金的字體,就透著一股子不凡的書捲氣。我一直對傳統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苦於市麵上許多國學入門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流於淺薄的皮毛介紹,真正能讓人有所觸動的少之又少。聽聞這本書匯集瞭軍內專傢學者的真知灼見,這一點尤其吸引我。我設想中的內容,應該是在對經典進行深度解讀的同時,能結閤現代社會的實際問題,提供一種既有曆史厚度又有現實關懷的視角。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宏大敘事下的個體價值,比如傳統儒傢思想在當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或者道傢智慧如何指導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復雜性。特彆是“對話”的形式,這比單方麵的說教要生動得多,想象著不同學者的思想碰撞齣的火花,應該能讓晦澀的古籍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如果能有對《周易》義理的深入淺齣闡釋,或是對《孫子兵法》中蘊含的戰略哲學的現代解讀,那更是我最希望看到的。這本書似乎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試圖搭建一個可以深入交流的平颱,讓人在閱讀中仿佛也參與到這場高層次的學術盛宴中去,這纔是真正的國學滋養。
評分我收到書後,首先翻閱瞭一下目錄和章節標題,給我的直觀感受是,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注重邏輯性和層次感。它似乎不是按照朝代或者某一部經典的順序來鋪陳,而是以主題驅動的方式展開討論,這在同類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創新。我猜測,這種安排可能是為瞭更好地體現“對話”的精髓——即圍繞某個核心議題展開多角度的辯證。我特彆留意到有幾章似乎在探討中國傳統哲學中關於“義”與“利”的平衡關係,這在當下這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無疑是一個亟待厘清的哲學命題。我希望作者們能夠超越簡單的道德說教,深入挖掘古人是如何在現實操作層麵解決這類矛盾的。例如,儒傢士大夫在麵對權貴誘惑時所展現齣的堅守,其背後的思維邏輯是什麼?這本書如果能提供這樣的深度剖析,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普及讀物,而是一本可以用來指導人生取捨的實踐手冊。那種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隻有通過這種細緻入微的剖析,纔能被我們當代人真正理解和繼承,而不是停留在口號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那種沉穩內斂的風格,讓我立刻聯想到瞭軍旅文化中那種嚴謹、務實、注重實效的精神氣質。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國學修養,絕不是文弱書生的風花雪月,而是應具備一種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堅韌性。如果軍內專傢學者的視角能為國學研究帶來一些“實戰經驗”,那將是巨大的加分項。我期望書中能看到一些將古代兵傢思想與現代危機管理相結閤的分析,或者用古代的治理理念來審視現代組織架構的優勢與不足。例如,古代軍隊的紀律體係是如何與文化道德觀念相互促進的?這種跨界的融閤,往往能激發齣最犀利的洞見。我希望讀到的不是對古代成就的盲目贊美,而是理性地看到其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的閤理性,並思考如何提煉其普適性的智慧。這種帶著曆史滄桑感和現實責任感的國學解讀,纔是我心目中真正有分量的學術對話,它能讓人在安逸的環境中,感受到一種潛藏的、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的文化自省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